根据老宦官提供的具体方位,裴昭明立刻调动了京兆府及麾下最可靠的力量,对外宣称是巡查治安、整饬消防,对宫墙外对应的那片民坊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秘密排查。
那片区域房屋低矮密集,巷道狭窄如肠,鱼龙混杂,遍布着各种迎来送往的商铺、货物堆积的仓库、炊烟袅袅的民居以及一些荒草丛生、无人问津的废弃院落,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复杂的气味。
排查的重点,集中在近几个月内是否有陌生面孔频繁出入、是否有异常货物(尤其是药材类)转运、夜间是否有可疑动静、以及是否有符合那“三长一短鹧鸪叫声”暗号特征的住户或据点。
差役们扮作货郎、更夫甚至乞丐,渗透到街巷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日缜密而紧张的排查,一个地点如同水落石出般,引起了调查人员的高度注意——位于深巷尽头、几乎被遗忘的一所废弃大宅。
这所宅院据说属于二十多年前一位姓杜的京城药商,杜家当年也曾显赫一时,门庭若市,但后来不知何故,仿佛一夜之间迅速败落,举家迁离,不知所踪,这偌大的宅子便一直荒废至今,朱漆大门上的铜环早已锈迹斑斑,门前石阶裂缝中长满了枯草,平时只有一些顽童或无处栖身的流浪汉偶尔出入,更添几分阴森。
然而,据周边几位老住户闪烁其词地反映,近半年来,似乎偶尔能在夜深人静时,看到有模糊的黑影悄然出入那所废宅,行踪诡秘,速度极快,不像寻常窃贼。
更关键的是,有一位负责此片区域、经验丰富的老更夫在反复询问下,终于迟疑地提及,他曾有好几次在子时过后,万籁俱寂之时,听到那废宅方向传来几声类似鹧鸪的鸟叫声,声音短促而规律,当时他还觉得奇怪,嘀咕着城里怎么会有鹧鸪,而且叫声还这般死板,如今想来,确实蹊跷。
所有线索,似乎都如同被磁石吸引般,指向了这所笼罩在神秘氛围中的杜家药商废邸!
“杜姓药商……二十多年前败落……”
裴昭雪看着卷宗上简略的记录,心中一动,立刻让人调阅二十多年前,京城所有药商的相关档案,尤其是与“黄河”、“赈灾”可能相关的部分,她隐约感觉到,一条埋藏已久的线即将被扯出。
很快,一份尘封的、纸张已然泛黄发脆的旧案卷宗被小心翼翼地找了出来。
景和元年,黄河赈灾期间,朝廷曾大规模采购药材以控制疫情。
当时京城确有一杜姓大药商,凭借其规模和信誉,承接了部分官方的药材供应订单。
但后来,有巡案御史风闻其事,弹劾其利欲熏心,以次充好,甚至用霉变药材滥竽充数,导致灾区疫情非但未能控制,反而扩大蔓延,死伤枕藉。
杜家药铺因此被官府雷霆查封,家主下狱,严刑拷打,不久便传出其病死在狱中的消息,家产抄没,族人四散逃亡。
此案当年也曾轰动一时,但很快便被更大的、牵扯中枢官员的赈灾贪腐案所掩盖,渐渐湮没在故纸堆中。
杜家!竟然是当年因黄河赈灾药材案而家破人亡的药商!顾长生与杜家废宅的秘密联系……杜家的覆灭与黄河赈灾贪腐案的关联……凶手选择的规律……一切线索,在此刻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指向一个令人心惊的答案!
“难道顾长生是在为杜家复仇?”
裴昭明震惊道,这个推论让他感到一阵寒意,“可他一个河北道籍贯、父母早亡的孤儿,与京城杜家有何渊源?是旧仆?是远亲?还是……受了杜家什么天大的恩惠,不惜潜伏宫中多年,以此等方式报仇雪恨?”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杜家败落时,顾长生尚且年幼,这其中的关联,必然曲折复杂。”
裴昭雪压下心中的激动和诸多疑问,保持着冷静,“但这座废宅,必定藏着至关重要的秘密!很可能就是顾长生在宫外的据点,是他配置那诡异毒素的工坊,储存稀有物资的老巢,甚至可能是他与外界联络的中枢!”
事不宜迟,夜长梦多。
裴昭雪与裴昭明略作商议,立刻调集大理寺和御史台最精锐、最可靠的人手,决定当夜便突袭搜查这座充满了谜团和危险的杜家废宅。
这一次,他们绝不能再让近在咫尺的线索和真相从指尖溜走。
夜色再次如期降临,带着凛冽的寒意。废弃的杜家宅院在惨淡的月光下,如同一头沉默的、伤痕累累的巨兽,潜伏在黑暗幽深的巷道尽头,斑驳的墙体投下扭曲的阴影。
它静静地等待着探索者的到来,那洞开的、如同巨口般的门扉内,隐藏着揭开所有谜团的最终答案,也可能隐藏着未知的、致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