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隐藏于旧木箱底、仅容一人通过的漆黑洞口,如同巨兽微张的口,散发着阴冷潮湿的气息。
裴昭雪没有丝毫犹豫,接过差役递来的、已然点燃的明亮火把,一手按在腰间的短剑剑柄上,对裴昭明和白砚舟道:“我先下去探路,你们在上面接应,若有异动,听我信号。”
“我与你同去!”
白砚舟立刻上前一步,语气坚决,“下面情况不明,多一人照应总是好的。苏九精通药理,或许能辨识某些特殊物品,也一同下去。”
他不由分说地也拿起一支火把。
裴昭雪看了他一眼,见他目光坚定,知道拗不过他,便点了点头:“好,跟紧我。苏九,小心脚下。”
裴昭明则留在上面指挥,命人将僧寮团团围住,弓箭手就位,严防任何意外。
裴昭雪率先弯腰,钻入那狭窄的洞口。一股混合着陈年尘土、霉烂木头以及一种奇异腥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洞口下方是一段陡峭粗糙的土阶,仅容一人侧身而下。
她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火把的光芒驱散了身周几步的黑暗,但更深处依旧是一片令人心悸的幽邃。
下了约莫一丈深,脚下终于踏及实地。
眼前是一个不大、却明显经过人工修整的地下密室,四壁用木头加固,顶上亦用粗木支撑,虽然简陋,却足够稳固。
密室中央有一张粗糙的石台,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样东西。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卷用明黄色锦缎小心翼翼包裹着的卷轴。
那锦缎虽已因岁月而褪色发暗,但其上隐约可见的龙纹云饰,昭示着它不凡的来历。
裴昭雪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轻轻解开锦缎系带,将卷轴缓缓展开。
火光照耀下,卷轴上的内容呈现出来——并非文字,而是一幅极其繁复、精密的乐谱图谱!
图谱由无数细密的符号、线条和标注构成,其核心部分的符号样式,与他们在钟楼巨钟内壁拓印下的“天籁纹”几乎同出一源,只是更为完整、更为系统!
图谱旁边,还有大量用朱砂和小楷撰写的注释,详细阐释了不同符号组合所对应的声波频率、共振节点以及激发方式!
“这是……《天乐赞》的全本?或者至少是其中关于‘声波运用’的核心部分!”
白砚舟凑近细看,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难怪净尘能掌握如此精妙的杀人手段!他竟拥有这般前朝皇室秘传的乐谱珍本!”
苏九则注意到石台另一侧放着几个小巧的瓷瓶和玉盒。
她打开其中一个玉盒,里面是色泽纯正、细腻如沙的朱砂;另一个瓷瓶里,则装着他们之前发现的、掺有磁性铁屑的混合物原粉。
还有几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颜色的矿物粉末,想必是用于调配那“隐形墨水”和特殊香药的材料。
“这里简直就是他制造‘索命梵音’的工坊和资料库。”苏九低声道。
裴昭雪的目光则被乐谱图谱边缘一行细小的、不同于其他注释的娟秀字迹所吸引:“……声之所往,魂之所依;天乐既成,幽冥可通……鸢尾印记,血脉之证,复国望兴,在此一举……”
这字迹,与净尘僧那沉稳甚至略带笨拙的笔迹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女性特有的柔美与……一种隐忍的决绝。
“鸢尾印记?血脉之证?复国望兴?”裴昭雪喃喃念着这几个词,心中疑云大起。
这似乎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复仇,还牵扯到了前朝复辟的野心?这乐谱,这注释,究竟是谁留下的?
她小心翼翼地将乐谱卷轴重新卷好,目光扫过密室,确认再无其他明显物品后,沉声道:“将所有物品原封不动带上去,仔细封存。尤其是这卷乐谱,是核心证据。”
三人带着重大的发现,依次攀上地面。当那卷明黄锦缎包裹的乐谱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触碰到的,可能远不止一桩连环命案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