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御史台内,裴昭明也并未闲着。
庆功宴上裴昭雪那意味深长的一瞥,以及他自己心中日益加深的疑虑,都促使他必须尽快弄清自己玉佩符号的来源。
他利用御史的身份和权限,以核查古籍、研究前朝礼制为名,频繁出入宫中藏书阁、翰林院书库,甚至通过私人关系,拜访了几位精通金石考古、年事已高的退隐老学士。
这一日,他带着精心摹画的玉佩纹样,来到了一位以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前朝宫廷器物着称的孟老学士府上。
孟老年近古稀,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
他戴着老花镜,在灯下仔细端详着裴昭明带来的图样,手指沿着那些繁复的纹路缓缓移动,眉头越皱越紧。
“裴御史,”孟老抬起眼,神色凝重,“你这玉佩纹样,老朽瞧着……确实非同一般啊。”
“请老先生明示。”裴昭明心中一紧,恭敬道。
“你看这里,”孟老指着玉佩边缘一处回旋的云纹,“这种勾连回转的方式,以及其间嵌入的这几个细小雷纹,其风格,并非我朝主流,甚至与前朝中后期也大相径庭。倒更像是……前朝初期,甚至更早一些,某种用于宗庙祭祀或皇室重要信物上的‘古仪纹’。”
“古仪纹?”裴昭明追问。
“不错。”孟老颔首,“据一些极其冷僻的杂记记载,前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曾命人制定一套专用于皇室核心成员及重大仪轨的符号体系,兼具装饰与隐秘标识之用,被称为‘古仪纹’。其设计融合了古老的星象、巫祝元素,结构严谨,寓意深远,非寻常工匠所能理解与雕刻。随着时间推移,这套体系逐渐简化、流变,至前朝中后期已鲜少使用,近乎失传。”
他顿了顿,看着图样上那几个与密文符号神似的隔断符号,声音压得更低:“尤其这几个小符号……老朽年轻时,曾在一卷关于前朝废太子……嗯,就是二十年前那位……的东宫旧物残图中,见过极其相似的标记。当时只以为是某种特殊装饰,未加深究。如今看来……”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裴昭明的玉佩纹样,极可能源自前朝皇室核心使用的“古仪纹”,甚至可能与废太子有关!
裴昭明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握着玉佩的手心沁出冷汗。
河东裴氏,怎会有前朝皇室核心的纹饰传承?这玉佩若真是“信物”,那它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究竟是谁?
“老先生,可知这‘古仪纹’,如今还有何人能识得?或者,当年负责雕刻此类玉器的,是哪些匠人?”
裴昭明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追问道。
孟老摇了摇头:“年代久远,知晓内情的人恐怕早已作古。即便还有传人,也必定隐匿极深。不过……”
他沉吟片刻,“你若真想追查,或可留意与‘玉工’相关的古老家族,尤其是那些可能侍奉过前朝宫廷的。或许,能从技艺传承中找到一丝线索。”
裴昭明执着认真地追索符号来源,得到的答案却让他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与震惊之中。
前朝皇室、古仪纹、废太子……这些词汇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知道,自己触碰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秘密边缘。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必须继续查下去,直到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