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秀气藏匠心,温柔润非遗
省少儿图书馆的 “非遗进校园” 活动筹备会上,林晓雨摊开刚设计好的少儿剪纸教案,纸上满是细腻灵动的纹样 ——“小松鼠捧松果”“小兔子采蘑菇”,每一个形象都线条柔和、神态可爱,没有多余的装饰,却透着一股让人眼前一亮的 “秀气”。
“晓雨,你这设计也太适合小朋友了!” 图书馆的张老师拿起教案,忍不住称赞,“之前找过其他非遗传承人做少儿课程,纹样要么太复杂,要么太硬朗,小朋友们总说‘不好看’,你这‘秀气’的风格,一看就讨孩子喜欢,这个评价真是太贴切了!”
林晓雨脸颊微红,指尖轻轻拂过教案上的纹样:“其实我设计的时候,特意把线条改得更圆润,颜色也选了浅粉、淡蓝这些柔和的色调,就是想让小朋友觉得非遗不是‘老气’的东西,而是像身边的小玩具一样亲切。而且李奶奶说过,剪纸的‘秀气’不是单薄,是把匠心藏在细节里,哪怕是简单的图案,也要剪得有灵气。”
正说着,李奶奶提着一篮红纸走进来,看到教案上的纹样,眼睛一亮:“俺就说你这丫头有悟性!你看这小兔子的耳朵,线条不粗不细,弧度刚好,这就是‘秀气’;还有松果的纹路,一点一点剪得均匀,这就是匠心。小朋友学的时候,既能感受到好看的图案,又能慢慢体会到剪子里的耐心,这才是最好的非遗启蒙。”
活动启动当天,澜城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坐满了好奇的小朋友。林晓雨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小巧的儿童安全剪刀,笑着问:“大家看,这只小兔子可爱吗?咱们今天就来剪一只属于自己的小兔子,剪的时候要轻轻的,像给小兔子梳毛一样,好不好?”
“好!” 小朋友们齐声回答,眼里满是期待。林晓雨手把手地教他们握剪刀的姿势,耐心地纠正每一个线条的弧度:“慢慢来,不要急,小兔子的耳朵要剪得‘秀气’一点,太长太粗就不可爱啦。”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剪到小兔子的眼睛时,不小心剪大了一点,急得快要哭了:“老师,我的小兔子不好看了……”
林晓雨蹲下身,温柔地帮她擦掉眼泪,拿起剪刀在眼睛旁边补了两笔,变成了一颗小小的爱心:“你看,这样是不是更可爱了?‘秀气’不是要一模一样,是要剪出自己的心意,哪怕有小失误,也能变成特别的设计呀。”
小女孩看着修改后的小兔子,破涕为笑,用力点头:“嗯!我的小兔子有爱心眼睛,是最特别的!”
课堂上,这样的温馨瞬间还有很多 —— 有的小朋友给小兔子加上了绣着碎花的小裙子,有的给小松鼠的尾巴剪上了渐变的纹路,每一幅作品都透着童真,也藏着林晓雨教给他们的 “秀气” 与匠心。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都舍不得把剪纸带回家,拉着林晓雨的手问:“老师,我们下次还能学剪其他小动物吗?”
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林晓雨心里满是温暖。她想起自己第一次跟着李奶奶学剪纸时,也是这样小心翼翼地剪着简单的图案,如今却能把这份 “秀气” 的匠心传递给更多孩子,让非遗以更温柔的方式走进童心。
活动结束后,张老师拿着小朋友们的剪纸作品,对林晓雨说:“你知道吗?刚才有个小朋友跟我说,‘原来剪纸不是奶奶才会的东西,我也能剪出这么好看的图案’。你这‘秀气’的风格,不仅让小朋友喜欢上了非遗,更让他们觉得非遗离自己很近,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林溪和周老师也特意赶来,看到满墙的少儿剪纸作品,笑着说:“之前大家说‘秀气’很贴切,现在看来,这不仅是对你个人气质的形容,更是对你非遗设计风格的最好概括 —— 把复杂的匠心藏在简单的纹样里,用温柔的方式传递非遗的温度,这才是最难得的。”
林晓雨看着满墙的剪纸,又看了看身边的团队成员,突然明白 ——“秀气” 从来不是单薄的形容词,它背后是对细节的打磨,是对受众的尊重,是对非遗初心的坚守。就像李奶奶剪了一辈子的剪纸,从来不用华丽的装饰,却能让每一幅作品都透着 “秀气” 与灵气,因为那里面藏着最纯粹的匠心与热爱。
夕阳下,林晓雨和团队成员们带着小朋友们的剪纸作品,走在回体验店的路上。晚风拂过,剪纸的边角轻轻晃动,像一群展翅的小蝴蝶。她知道,未来她会继续带着这份 “秀气” 的匠心,设计更多适合不同人群的非遗作品,让非遗以更温柔、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让匠心的光芒,在 “秀气” 的纹样里,绽放出更持久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