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视,会议室中。
陈启召开了他入主丽视后的第二次高层会议,所有人都表情严肃。
总经理黄希照拿着一份报表,汇报道:
“老板,最近一个月来,我们丽视的平均收视率和tVb相比,差不多是二比八开。”
“今年的广告费,想尽了办法也才弄到了194万港币,这里面,还有不少是靠着业务人员的人情关系才勉强留下的。”
顿了顿,黄希照继续道,“目前丽视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
“老板上个月给员工统一加薪后,公司的账面就更加捉襟见肘了,现在的流动资金,恐怕连下个月的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陈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直接道:
“钱的问题好解决,我马上就让梦工厂给丽视注资一个亿港币,先用着。直接说下一项吧。”
整个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难以置信的看着陈启。
解决目前这点难题,有个两三千万港币就顶天了,可陈启一开口就是一个亿!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电视台未来一两年内,都不需要再为钱的事情发愁了!
陈启其实心中也早有盘算。
他上次对澳洲那两个财团的股东提出收购价格后,两个白人隔三岔五就来电话拉扯。
陈启将价格提到了7000万后,不过两个鬼佬很明显不满,到现在也没有妥协的迹象。
不过陈启也不着急,慢慢拖就是。
还有十来天,那边就要发表联合声明了,到了那时,港岛的股市又将迎来一次大缩水。
现在向丽视注资,正是稀释那两个财团股份的最佳时机。
梦工厂的财务经理梁文斌早就替他算好了,只要这一个亿港币注入,梦工厂加上陈启的股份加起来后就会达到74.5%。
到时候,两个澳洲财团的股份将被大幅度稀释。
将来再来这么一两次,他们的股份就能掉进个位数,就算收不回来,也无足轻重。
对于陈启的心思,丽视的一众高层多少能猜到一些。
但这可是实打实的给电视台注资,大家只会觉得这位新老板财大气粗,豪气干云!
刚刚还死气沉沉的会议室,瞬间变得热火朝天。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之前因资金问题而低落的士气一扫而空。
黄希照笑着提议道:“既然老板注资一亿港币,那我们是不是该想想怎么花这笔钱了?”
“我提议更新设备!我们丽视的设备早就该换了,很多都是用了十几年的老古董,我听说日岛有一种最新的二合一betacam摄录机,可以直接录在磁带上,不用再费钱买胶片了!”
“我提议重开丽视艺员培训班!tVb那边每年都能源源不断地出新人,我们丽视也应该增加自己的造血能力了!”
“服装!台内的服装也该换换了,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套,观众早就看腻了!”
“我建议重新装修几个录影棚,现在的背景太老旧了,观众一看就知道是几年前的老布景。”
说起花钱,自然是一个人人高兴的话题,好像所有人都能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一般。
光就讨论怎么花钱,这帮人就讨论了半个多小时。
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黄希照才将大家的意见整理成一份清单,递给陈启。
陈启接过清单,只扫了两眼,便在“设备更新”和“服装购置”上打了两个勾,随后头也没抬地说道:
“我的梦工厂也开了培训班,现在丽视再招人重开一个,是嫌钱多没地方花吗?”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刚刚还火热的气氛,瞬间冷却了下来。
提出重开培训班建议的主管,脸上的热情顿时凝固,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老板,电视台拍电视剧、节目都需要大量的人员,现在台里的明星储备很少。”
“梦工厂那些都是电影明星,身价太高,我们请不起啊!”
“电影明星贵,培训班出来的新人又不贵。”陈启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这样吧,台里原有的培训老师和还没毕业的学员,全部转移到梦工厂培训班去,以后统一管理。”
众人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就听懂了陈启的潜台词。
这是要用电视台的资源,去培养梦工厂的明星啊!
这对梦工厂的学员来说好不好?这简直是一步登天的美事啊。
就像tVb的艺人,电视剧拍火了,就能去邵氏拍电影,名气自然跟着上涨,就算离开了邵氏他们的片酬也不低。
不过梦工厂和邵氏区别就在于,邵一夫抠门,邵氏已经快倒闭了,大量的人才流失。
而陈启大方,这些学员将来在电视台有名气了,直接就能在梦工厂拍电影。
等将来这些明星红了,想离开梦工厂又能去到哪里?
梦工厂的待遇本来就是全港顶尖,跑去其他公司除非是当一哥,否则那不是自固牢笼吗?
而这一切,对丽的电视台来说,无异于是将自己的“造血核心”拱手让人。
以后电视台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明星,名义上就不再属于自己了。
陈启这么做,摆明了就是不想把明星资源留在电视台。
长此以往,电视台的艺人经理部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看样子,现在台里的明星艺人,加入梦工厂也只是迟早的事。
陈启扫视了一圈众人各异的表情,今天的这一步也只是试探,也是在明确地告诉所有人他的态度。
等到将来推行制播分离时,也算是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