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敏心里琢磨着生财之道,一边开口,“妈,我帮你吧。”
“不用,不用,你个小孩子家家的不会。”
这说到了文敏的痛点了,她动手能力太差了,她确实不擅长干这种细致活,她帮忙的话,只会帮倒忙,说不定这块绣布就废了,公社还得让她们赔绣布的钱。
崔文敏想了想自己擅长的,那莫过于读书了,她前世读书就好,现在有前世知识积累,不用费多少力气便会事半功倍。
她一直都知道读书是投入低,投资回报高的一项投资,更何况是大学生急缺的80年代!可是小姑娘没有考上高中,没学可上啊。不对,现在的高三收复读生的,只要能考过了学校的分数线,不用说高一了,就是高三都能直接上的。
她得好好想想了。
说服老爷子和老太太让她继续念书,崔文敏用脚指头想想就不大可能,不是说她爷奶偏心,光想想她之前的学习成绩,老两口就不会同意的,他们肯定觉着自己去念书是浪费钱。还有她去念书了,老二家的文美会不会攀比,心里不平衡呢,这些都是老两口会考虑的问题。
这些都不提,她跟文秀是不一样的,文秀是县一中老师拍板了的,说她去复读一年极大可能会考上大学的,而她呢,初中学习成绩白瞎,要不然不会连高中都考不上。
这个年代,考不上高中的女孩子有去百货商城上班了,走去工厂做工的。她倒是也想啊,只是家里没有关系。百货商场售货员学历门槛低,活不累还体面。这么好的工作得有关系才能去的,去工厂上工的,硬性要求是城市户口的,而她不是,去不了。
还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靠谱啊,要读书就得挣学费,就算分家出来了,也得挣学费才能上学。分家后即便是老爷子能分几亩薄地给他们家,那他们的日子也只够温饱了,家里压根没有余钱供给她读书。
靠着地里庄稼的收成?靠着她妈绣花,能挣多少?现在亩产低,除去交公粮的,剩下的勉强果腹就不错了,这从老宅一家子的吃用情况就能推断出来。
现在张芳不用下地,那是因为老宅男人多,等分家另过了,估计张芳绣活也做不了了,地里的活计崔志可能忙不上去,她也得下地。
地里刨食只能挣个温饱,想要过上好日子,必须要另辟蹊径。她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作为一个先知者,她是知道这个年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的,只要抓住了机遇,她们家一定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崛起的。
不管在什么年代,在农村挣钱都太难了,农村交通闭塞、信息滞后,农村娃子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可是现在她现在没有读书的条件,所以她要创造条件。目前首要任务是搞钱,当然了,这需要在分家之后搞,否则她现在挣多少,就会崔扒皮扒多少去。没分家之前,她从来没想过背着崔老爷子和崔老太太搞钱,一大家子住在一个院子里,人多眼杂的,即便有人放个屁,别人都能猜测出他偷吃了啥。
她现在搞钱,图啥?老爷子和老太太看到她搞钱的天分,他们只怕是更难分家出去了!其他人也会眼红,会想方设法的搞破坏或者从她手里抠钱!她从来不考验人性,人性是最让人失望的东西。
临近收庄稼这几天,每天早晨一大早崔老爷子都要早早的起来,是为了跟村里的几个老头碰碰头,他们都是伺候地伺候了一辈子的老农民,在庄稼快成熟的时候,几人会自主的碰头。几位老农根据土壤的湿度、空气的湿度以及天气情况一致认为最近怕是要下大雨。下雨了,地里的庄稼收不上来,可能就会在地里发霉长芽了,影响产量,所以要尽快将地里的庄稼收回来。
从这天开始,整个崔家村都忙起来了,大家都忙着收地里的庄稼。崔文敏在家里呆不住,她头不疼了,身上也有力气了,一直窝在家里是想不出赚钱的方法,所以便跟张芳说了一声,出去了。
农村没没别的地方耍,孩子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田间地头。地里到处都是割麦子的人,有些家户人口小的,全家男女老少都出动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就是这个时代提出来的口号,地里很多妇女蒙着各种颜色的头巾,弓着腰拿着镰刀割麦子,头巾是冬天用的,包住头包住脸就可以取暖了,现在是夏天,整个头包起来肯定是热的,可是割麦子实在是太刺挠人了,不包头巾的话,整个脸都得被麦芒划伤。
“小敏,小敏,”春花和春艳两姐妹看见她了,冲她招手。春花和春艳是姐妹,春花是姐姐,春艳是妹妹,她们的母亲跟张芳是同村子的闺女-张家寨子的,先后嫁到了西河村,在娘家的时候,张芳就跟张英就认识,嫁过来之后,俩人更要好了,连带着各自闺女相处的都很好。
姐妹两个是出来挖野菜的,农家的孩子,也没有闲着的时候,从小时候开始就要帮家里干活了,挖野菜、打猪草这些力所能及的活一般都是家里的孩子做的。
崔文敏看着姐妹俩人篮子里脆嫩的野菜,口水泛滥了,她们挖的是荠菜,这个崔文敏认识,在现代的时候她也经常吃,想到荠菜饺子的美味,她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春艳看着小敏头上鼓起的大包,犹豫了片刻还是问道,“小敏,你头还疼吗?”
春花瞪了妹妹一眼,让她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崔文敏的事在村子里不是啥秘密,崔老太太是个大嗓门,说话的动静能从村头传到村尾,而大房也不希望压着这件丑事,只因为她们心里知道,原先顾大勇看上的是崔文敏,虽然崔文秀长的好,但是崔文敏的颜色比她还要俊上三分的,他们宣扬出来是为了先声夺人,让崔文敏和顾大勇彻底断了死灰复燃的可能。
“我好了,以后不会做傻事了,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好找,况且我现在年纪还小,暂时不考虑这些了。”崔文敏笑眯眯的道。
春花比文敏还大两岁呢,看待文敏就像看待自家妹子一个样的,听文敏这样说,再看看她脸上的表情,知道文敏不是在说谎,便舒心的笑了。
姐妹三人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我跟我大姐挖野菜的时候看见文秀姐和文美姐了,野菜都是文美姐在挖,文秀姐只在地头摘花,不愿意下地.......”春艳小声的跟文敏嘀咕,春艳比文敏小一岁,三个女孩子年龄相仿,很能说到一处的。
看来文秀还真当自己是城里人了,现在都不愿意下地挖野菜了。本来就是个农村丫头,只不过比别的孩子多念了几年书,户口还是农村的,泥腿子都没洗干净呢,就鼻子里插大葱了?她是把文美当丫鬟来对待了吧,文美这个缺心眼的,还喜滋滋的替人家忙活呢。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文美愿意巴结文秀,将她当个祖宗供着,文敏并没有意见,只要她们别把坏主意打到她头上,跟她没利益牵扯的事情,她懒得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