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内颇为宽敞,一楼原本摆放布匹的货架已清空,显得有些空旷,但地面整洁,木质柜台和栏杆擦拭得光可鉴人,透着一股老店特有的沉稳气息。阳光从临街的雕花木窗棂透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殿下,”账房先生姓吴,是魏擎渊安排过来的老人,精明干练且绝对可靠,“这铺子位置极好,前后通透,后面连着个小院,可用于存货和伙计居住。二楼原本是招待女客、展示精品的地方,视野开阔,也更为清静。”
江淮随着吴账房的引导,沿着内侧的木楼梯走上二楼。二楼果然比一楼更为雅致,用屏风隔出了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窗明几净,推开窗户,便能俯瞰大半条南街的景色,远处巍峨的镇北关城墙也清晰可见。
“此处甚好。”江淮满意地点点头。这铺面的条件和位置,远超他的预期。他心中已然有了规划:一楼用于售卖那些来自异界的“奇货”,如水晶、闹钟、文具等新奇实用之物,吸引大众客源;二楼则布置得更为雅致,用于展示和交易那些更具价值、需要一定门槛的货品,比如精致的工艺品,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更高级别的物品,甚至可以作为与城中权贵、富商接洽的场所。
“吴先生,尽快安排人手,将店内彻底清扫整理。招牌也需更换,新的匾额就题‘奇货居’三字,字体要大气醒目些。店内陈设布置,我稍后会给你图纸。”江淮吩咐道。
“是,殿下,老朽明白。”吴账房躬身应下。
“护卫和人手,外公可安排妥当了?”江淮又问。
“大帅已从亲兵中挑选了四名身手好、机警可靠的儿郎,充作店内护卫和伙计,明日便可到位。此外,还调拨了两名曾在城中店铺做过事的老人,协助打理日常。”
“很好。”江淮心中感念外公行事之周密。有了这可靠的班底,店铺的基本框架就算搭起来了。
实地查看完毕,心中有了底,江淮接下来的重心,便转向了街道,开始了买买灵。
第一站,他去了城中规模最大的“彩云坊”绣庄。 他没有去找那些耗时数年、价格惊人的大师级绣品,而是直接找到了绣庄的管事。
“我需要一批做工精致、图案新颖的绣品,手帕、扇套、香囊、小幅挂屏皆可。”江淮开门见山,“但针脚要细密,配色要雅致,用料要扎实。关键是,贵坊能否长期、稳定地提供这个品质的货?”
管事见江淮气度不凡,护卫精悍,不敢怠慢,连忙引他去看了一批供应给城中富裕人家的精品绣活。这些绣品虽非孤品,但蝶恋花、缠枝莲等传统图案绣得栩栩如生,一些融合了塞外风情的骏马、雄鹰图案也颇具特色,针法熟练,品相上乘。
“这类货品,只要客人需要,我们坊里的绣娘每月都能产出不少。”管事保证道。
江淮仔细查看了绣品的细节,满意地点点头。“好,这类品质的,先给我准备一百方手帕、一百个扇套、一百个香囊,以及十幅尺幅适中的挂屏。往后每月,持续供应,具体我会派人来接洽。”他定下了第一批绣品订单,建立了一条稳定的刺绣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