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姒与姬昌对视了几眼,心照不宣——急得众位有莘宗妇们更加焦躁了。
“殿下,你们倒是拿个主意啊!?”
“要我说不如就来场祭祀如何?”太姒终于开口了。
“祭祀?”宗妇们面面相觑。“这……祭祀有何用?”
“我打算用凶奴的尸体和那几个凶奴俘虏来场血祭。”太姒郑重地说道。
“血祭?”宗妇吓了一跳。“姒儿,你说得是殷商杀俘的血祭吗?”
“不错!”
“不行!这怎么能行?”姜夫人断然拒绝道:“血祭,从未在我有莘用过。而且,一旦用俘虏血祭,无异于对凶奴宣战。更何况这些凶奴和那些蛮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惹怒了那些蛮族,后果不堪设想啊!”
“凶奴大军来犯,本就已经是宣战了。”太姒激动地解释道:“如今人都杀了那么多,难道还要瞻前顾后吗?”
“这……”姜夫人不知如何说好,只能将目光投向肃夫人。
听闻两人的争辩,肃夫人终于开口了。她的语气充满了长辈的关切与不赞同:“姒儿,你说得没错。既然人家先宣战了,我们有莘自然不能任人宰割的。但是你的安危重于泰山!伊家堡毕竟刚经历战火,血腥未散,实在不是举行夏祭这等庄严庆典的吉地。万一有余孽潜伏,或是冲撞了鬼神,这可如何是好?老身以为,还是在王城宗庙最为稳妥。”
燕夫人立刻附和:“是啊公主!您千金之躯,岂能再履险地?那些蛮夷凶残,想起来我现在还后怕呢!还是在王城里,我们这些做婶娘的才能放心啊!”她说着,还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姞夫人也柔声劝道:“姒儿,祭祀在心诚,不在地方偏远。你此番受惊,正当好生休养,何必奔波劳碌?”
太姒耐心听完婶婶们的担忧,她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将目光转向身旁的姬昌,眼神交汇间,传递着无需言语的默契——该你上场了。
姬昌心领神会,微微颔首,随即面向诸位宗妇,姿态谦恭却语气沉稳地开口:“诸位夫人爱惜公主殿下之心,昌感同身受。正因如此,此次夏祭于伊家堡举行,方显意义非凡。”他顿了顿,见众人目光被吸引,才继续道:
“其一,砺剑明耻,以警后人。”他声音清晰,“伊家堡乃御敌第一线,将士们在那里浴血奋战。在此地祭祀,正是要让所有有莘守军、乃至国人亲眼目睹战争痕迹,知耻而后勇,明白守护家园之责,绝非王城安逸所能比拟。此乃固本之策。”
太姒适时接话,声音清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昌世子所言极是。婶婶们,有莘承平日久,有些兵士怕是忘了兵刃之利。不让他们亲眼看看战争的伤痕,如何能激起他们的男儿血性?难道要等凶奴下次兵临王城之下,才知悔悟吗?所以,伊家堡正适合血祭。”她的话带着一丝凌厉,让几位夫人神色一凛。”至于冲撞鬼神——就是因为在那里有数千,甚至上万凶奴的尸体,才是最适合血祭神明的地方。试想,我们在哪里去找那么多血祭的祭品呢?”
“这个……”几位夫人相互看了几眼。
”能血祭,自然是好的!这比燔柴祭强上百倍。”肃夫人点了点头,觉得有理。“只是夏祭虽说是大祭,但也没必要这么隆重吧?这数千人的祭品确是太多了。”
“祭品还怕多啊!?”燕夫人接口道。
姬昌见太姒成功引出了“危机感”,便顺势抛出第二点,他语调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其二,宣威于外,安定民心。”他解释道,“于战胜之地举行大祭,正是向四方昭示:有莘得天神庇佑,能御灾扞患,大胜之后更行庄严祭祀,正合天人之道。此消息传出,足以威震那些心怀叵测的蛮夷部落,亦可安定国内惶惶人心。此乃扬威之举。”
太姒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与姬昌一唱一和:“不错!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有莘不可轻侮!伊家堡能守住一次,就能守住无数次!在那里祭祀,就是告诉所有人,有莘的守护神,就在边关,就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身边!”
这时,太姒说出了她最深层的意图,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远:“其三,立信铸魂,凝聚国魄。”她目光扫过诸位宗妇,“在伊家堡,将士们用勇气扞卫了有莘。我欲借此夏祭,拔高伊家堡地位,使其不再仅仅是边陲堡垒,更要成为有莘人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征,成为我邦信仰凝聚之地!让国人心中,都有一座‘伊家堡’,尤其是先贤伊尹的形象!”说完,太姒特意看了姬昌一眼,似乎在说:我是不是很聪明?
几位宗妇面面相觑,太姒与姬昌层层递进的分析,将一场看似冒险的祭祀,提升到了固本、扬威、铸魂的国家战略高度,让她们一时难以反驳,但脸上的担忧仍未尽去。
姜夫人忍不住再次强调:“道理虽是如此,可殿下的安全……”
“夫人的担忧,昌铭记于心。”姬昌立刻接过话头,语气郑重,给出了最实际的保证,“为确保万无一失,西岐愿调派一队精锐武士,协同有莘守军,提前清剿伊家堡周边,肃清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胁。祭祀当日,我亦会亲自率人护卫在公主殿下左右,寸步不离。昌以性命及西岐声誉为担保,必护公主殿下周全!”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既展现了西岐的诚意,也给出了最具体的安保方案,彻底堵住了宗妇们最后的疑虑。
太姒看着姬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随即对宗妇们展露笑颜,语气缓和下来,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好啦,我的好婶婶们,昌世子都如此保证了,你们还不放心吗?此事于我邦国意义重大,还请诸位婶婶成全姒儿这番苦心。”
宗伯夫人看着眼前这对年轻人——一个心思细腻,谋定后动;一个思虑周全,沉稳可靠。他们一唱一和,竟将一件看似任性之举,说得如此在情在理,无懈可击。她与其他两位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终于缓缓点头,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公主与世子殿下思虑周全,老妇等再无异议。只是……一切务必以安全为上!”
太姒与姬昌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是计划成功的默契,亦是彼此信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