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塔玛克绿洲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玉龙喀什河的潺潺水声和偶尔的犬吠打破宁静。汪臧海小队悄然离开了老苏图的车马店,如同融入夜色的影子,没有惊动任何人。
在绿洲外围一处约定的胡杨林下,他们见到了向导艾山。这是一个精瘦矮小、皮肤黝黑如炭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袍子,头上缠着防沙的头巾,只露出一双异常明亮、仿佛能看透风沙的眼睛。他牵着一头看起来同样精干、驮着清水和少量物资的双峰骆驼,沉默地向小队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跟着我,保持安静,踩着我的脚印走。”艾山的声音低沉沙哑,言简意赅。他没有多余的问题,也没有好奇的打量,仿佛带领陌生人进入沙漠边缘是他日常的工作。
小队跟随着艾山,离开了绿洲的庇护,一头扎进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无垠沙海。与昆仑山中的险峻不同,沙漠的威胁是另一种形式——无处不在的细沙、灼人的烈日、变幻莫测的地形,以及那吞噬一切声音和痕迹的死寂。
艾山果然不愧是“沙漠之狐”。他行走的路线极其刁钻,时而沿着干涸的古河道,时而穿越起伏的沙丘,总能找到相对坚实、不易陷脚的下方土层。他通过观察沙纹的走向、天空中飞鸟的踪迹,甚至空气中细微的湿度变化,来修正前进的方向。
“看那里,”艾山指着远处一片在热浪中扭曲的、颜色略深于周围的地带,“那是‘黑戈壁’,下面有古老的河床,石头多,走过去省力些,但要注意蝎子和蛇。”
他不仅熟悉路径,更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灵。在一次休息时,沙赫拉兹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红柳根下的沙漠蝰蛇,正要示警,艾山却已经无声无息地用一根削尖的红柳枝,精准地刺中了蛇的七寸,动作快如闪电。
“沙漠里,活下来的,都是猎手,或者食物。”艾山将死蛇扔进随身的口袋,淡淡地说道。
连续两天的跋涉,眼前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就在众人开始怀疑是否找错了方向时,艾山在一处巨大的、风蚀形成的雅丹地貌群前停了下来。
“到了。”他指着前方那片如同迷宫般的、被风沙雕琢成千奇百怪形态的土黄色岩丘,“‘星陨之地’,就在这片‘魔鬼城’的深处。老一辈的寻玉人说,很久以前,有星星的碎片落在这里,所以这里的石头有时候会找到一些特别沉、特别亮的金属疙瘩。但也有人说,这里是古代‘天神’观察星星的地方,留下了诅咒,晚上能听到石头唱歌。”
小队跟随着艾山,小心翼翼地进入这片风蚀地貌。岩丘之间通道狭窄,光影斑驳,风声穿过奇形怪状的孔洞,确实发出各种呜咽怪响,如同艾山所言。汪臧海仔细观察着岩壁,发现上面有许多非自然形成的、光滑的凹面和棱角,仿佛被极高的温度瞬间熔融过。
“看这些岩石的形态……确实像是经历过瞬间的极端高温,可能是陨石撞击的溅射物或者冲击波熔蚀的痕迹。”汪臧海对纳斯尔低语道。这与“星陨之地”的传说吻合。
在艾山的带领下,他们穿行于这片巨大的天然迷宫中。终于,在第三天下午,他们抵达了这片区域的核心。眼前是一个相对开阔的盆地,盆地中央,赫然矗立着一座完全由黑色巨石垒砌而成的、阶梯状的高台!高台约有三四人高,呈四方形,顶端平整,虽然部分石块已经坍塌散落,但整体结构依然清晰可辨。其建筑风格,与昆仑山中的青铜遗迹和风哭峡谷的“沉睡之城”一样,充满了古朴、厚重的几何感,绝非佛教或伊斯兰建筑。
“就是这里!古代的观测台!”纳斯尔激动地就要冲上前去。
“慢着。”艾山突然伸手拦住他,脸色凝重地指着高台底部周围一片看似平坦的沙地,“那里,沙子颜色不对,下面可能是流沙坑,或者……古人挖的陷阱。以前有不信邪的寻玉人在这里失踪过。”
众人心中一凛,对艾山更加信服了几分。在艾山的指引下,他们绕开危险区域,从侧面接近了高台。
汪臧海抚摸着那冰冷的、表面异常光滑的黑色巨石,感受到一种与昆仑山青铜遗迹类似的、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感。他沿着坍塌形成的斜坡,小心翼翼地攀上高台顶端。
台顶十分开阔,地面由更加巨大的黑色石板铺就,打磨得极为平整。在平台中央,有一个明显的、直径约一丈的圆形凹陷区域,凹陷内刻着极其精密复杂的同心圆环和放射状线条,线条上标注着各种刻度,俨然是一幅巨大的、雕刻在地面上的星图仪!星图仪的某些关键节点上,还有着小小的、用来安置或固定某种仪器的青铜基座,虽然锈蚀严重,但形制与昆仑遗迹中所见类似。
“没错……这是一处极其专业的天文观测台!”汪臧海语气肯定,“古人在这里观测星辰,定位方位,或许……也与昆仑山深处的系统进行联动校准!”
纳斯尔在台顶四处搜寻,希望能找到文字记录或更多器物。他在一处石缝中,发现了几片已经石化严重的、类似兽皮的碎片,上面似乎有模糊的刻痕。而在星图仪边缘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发现了一个半埋在地下的、拳头大小的、通体黝黑、入手却异常沉重的金属球!这金属球的材质,与他们之前见过的任何金属都不同,表面有细微的气孔,仿佛是天外而来。
就在他们专注于研究这些发现时,负责在高处警戒的沙赫拉兹突然发出了信号——不是危险的信号,而是示意有情况。
众人立刻隐蔽到高台边缘。顺着沙赫拉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远处的一座风蚀岩丘顶上,隐约有一个反光点,似乎是一面镜子?或者是……望远镜?
“有人?在监视我们?”赵斥候立刻紧张起来,握紧了刀柄。
艾山眯着眼看了半晌,摇了摇头:“不像活人。那是‘镜子岩’,一块天然的石英石,特定时间会反光。老一辈说,那是古台‘守夜人’的眼睛。”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这片区域,除了我们,最近确实可能有别人来过。我在来的路上,看到过一些不属于本地骆驼的蹄印,很新。”
艾山的话让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绷紧。虽然没有追兵直接出现,但这片看似荒无人烟的“星陨之地”,似乎也并不完全与世隔绝。
汪臧海示意大家保持冷静。“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探查,并非与人冲突。既然找到了观测台,也有了新发现,目的已经达到。艾山,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条更隐蔽的路线返回?”
艾山点了点头:“有一条路,沿着古河道走,虽然绕远,但更隐蔽,水源点也多一些。”
小队不敢久留,仔细记录了观测台的细节,收集了那几片石化皮屑和那个沉重的金属球,然后在艾山的带领下,迅速而悄无声息地撤离了“星陨之地”。
回望那逐渐隐没在风沙中的黑色高台,汪臧海知道,他们在于阗找到了青铜树文明存在的又一有力证据。这个古老的文明,其触角远比想象中更广。而那个神秘的金属球,以及艾山提到的近期可能出现的其他人迹,都预示着围绕昆仑秘密的博弈,远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