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吐槽:叮!您的盟友谢安进入“拍脑袋改革”模式,张天师点亮“火药前置科技”,江东小霸王上演“舰桥惊魂”,而曹老板已准备好爆米花准备看戏…这混乱的世道,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河北,邺城。
袁绍\/谢安近来常做一梦。梦中不见仙神,亦无鬼魅,唯有无数纵横线条交织成网,覆盖山川城池,人流物流如光点般在其上飞速流转,秩序井然,效率非凡,堪比现代物流大数据平台可视化界面。(谢安oS:这梦好先进,就是醒来啥也记不住,气死!)醒后只觉心潮澎湃,却难忆其详,唯余一种“当如此理政”的强烈冲动。他将其归为天启,或是自己潜心思索所致(绝对不是因为昨晚吃撑了),遂不顾沮授、田丰等人“此策古未有之,恐难施行,主公三思啊!”的苦苦劝谏,强力推行一系列“看起来很美”的新政。
其一,“均输平准”。他臆想中,此策能“通天下财货,平四方物价”,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遂设“平准署”,命各郡设仓,贱收贵卖,调剂物资。然实际操作中,官吏贪渎(雁过拔毛)、豪强抵制(动了我的奶酪)、转运损耗(路上喂了老鼠)等问题频出,效果远不及梦中光景,反惹得怨声载道,府库为此耗费颇巨,账房先生们头发都愁白了几根。(平准署小吏:主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其二,“考成法”。他臆想此法能“激浊扬清,使能者上,庸者下”,打造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遂定标准,严考核,KpI直接拉满。然标准过于理想化,许多郡县难以达成(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叫邺城),反而催生虚报政绩之风(“亩产万斤”古代版),寒门虽有机会,却也陷入疯狂内卷(古代996),真正大才未必能显,倒是会写ppt的升得快。(某县令:主公,臣的奏报写得比实际情况好看多了,您看…?)
这些举措带着明显的臆想色彩,乃是谢安灵魂深处某些模糊概念(来自未来的碎片记忆)与此世现实碰撞的产物。成效有限,弊端已显,引得河北内部非议渐起,连带着文渊阁的一些研究,也被保守派私下讥为“大将军近日常发奇想,恐非吉兆,是不是该请个巫医看看?”(保守派:老祖宗的法子不好吗?折腾!)
这一日,袁绍\/谢安面对沮授、田丰关于新政弊端的汇报,眉头紧锁,正感烦闷(面子有点挂不住),忽有文渊阁博士兴奋来报,称按照蜀中张天师最新送来的“矿物慎燃警示”及处理建议(安全操作手册),经过N次“差点把实验室炸上天”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种较为安全的配方比例,制成之物,遇火能产生远超寻常的烟气(堪比雾霾)、巨响(吓死个人)和冲击(拆迁队福音),可轻易炸裂陶罐,碎木裂石!
袁绍\/谢安亲往试验场观看。一声闷响过后,目标陶罐应声碎裂,黑烟弥漫,颇有声势,围观博士皆面露喜色,仿佛看到了未来战场上的大杀器,纷纷拱手:“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得此利器,何愁天下不定!”
袁绍\/谢安却盯着那袅袅黑烟和满地碎陶,心中毫无喜悦,只有警惕,眉头皱得更紧了。(谢安oS:这玩意儿…怎么有点像低配版火药?梦里好像见过更厉害的,但带来的都是灾难啊…)此物威力虽增,但稳定性、可控性依旧堪忧(容易误伤友军),且制作繁琐危险(成本高昂)。
“此物……暂且称之为‘燃爆粉’吧。”他沉声道,给这危险品起了个朴素的名字,“其性暴烈,不可轻用。文渊阁继续研究,首要在于弄清其理,确保制作、存储安全,探索如何控制其威力与引爆时机。严禁外泄,更不可贸然用于实战!”(内心:这玩意儿就是个不定时炸弹,在自己未能完全掌控前,绝不可示于人前,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与此同时,蜀中鹤鸣山。
张道陵\/顾炎武确实送出了关于“硝、磺、炭等物混合,遇火易生剧变,需慎之又慎”的警示和初步隔离、少量试验的建议。这并非他主动研发(不想点科技树),而是在系统整理格物堂收集的各地矿物特性、以及回忆前世某些模糊知识(化学课记忆复苏?)时,意识到其潜在的危险与……或许可控的用途(比如开山修路?)。黑帝势力的阴影日渐迫近,蜀中不能仅靠天险与思想(光靠嘴炮不行),需有切实的自保之力。
然而,他本人对此态度极其审慎,甚至有点ptSd。那日,他召集格物堂所有弟子于早已封存、贴了封条还积了灰的丹房之外,指着那扇门,肃然道:“昔日丹鼎爆裂之景,尔等或亲见,或耳闻(差点把山头炸平)。金石之力,狂暴难驯,妄图以此求长生、获神通,无异于引火烧身!吾等格物,当以利国利民为本,农桑、水利、医药、器械(种地看病修水车),方是正道。此‘燃爆’之物,知之即可,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动,更不可沉迷于此等破坏之力!”(张道陵\/顾炎武:我们是文明人,不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他严令格物堂仅保留最低限度的原理研究和安全记录(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行),将主要精力重新投入到对地脉监测仪的改进(天气预报不能停)和新型畜力犁的研发上(还是种地实在)。(弟子们:师尊说得对,我们还是回去研究怎么让牛拉犁更省力吧…)
而在江东,马忠的“福将”属性再次大放异彩,效果拔群。
孙策饮用了数日“清心莲露”(周瑜特供安神茶),心绪渐平,没那么暴躁了。这日巡视水寨,登高望远,一时豪情勃发,感觉江山如此多娇,未留意脚下,竟被一截不知何时松脱的缆绳(后勤检查扣工资!)绊倒,眼看就要从数丈高的舰桥表演自由落体!周瑜、吕蒙救援不及,骇然失色,心跳都要停了!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侧后方手持令旗、正在认真当背景板的马忠,似乎被旁边一名慌张的传令兵撞了个满怀,脚下失衡,整个人如同脱缰的野狗向前扑去,手中令旗脱手飞出,那旗杆尖端“噗”地一声,竟恰好(或者说倒霉催地)插进了舰桥木板一处极细微的裂缝中,卡得死死!马忠自己也收势不住,一头撞在孙策后腰上!
这一撞力道不大,却让即将失去重心的孙策身子一歪,改变了摔倒的方向,变成了向后坐倒,正好砸在刚刚冲过来的吕蒙身上!两人滚作一团,成了滚地葫芦,虽狼狈不堪,衣衫凌乱,却堪堪避开了坠落的危险,保住了小命。
众人惊魂未定,看着摔得七荤八素、眼冒金星的吕蒙,一脸茫然坐在地上、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孙策,以及趴在地上、脑袋还晕乎乎、仿佛刚被驴踢了的马忠,还有那杆“立了头功”、还在微微晃动的令旗……场面寂静一瞬,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哄笑,连最严肃的周瑜都憋不住了。
孙策揉着摔疼的胳膊,看着眼前这混乱又滑稽的一幕,先是愣住,随即指着马忠,笑得前仰后合,差点背过气去:“马……马忠!哈哈哈哈!你这家伙……果然……果然是我的福将啊!哈哈哈哈!这样都能救驾…哈哈哈哈!”(孙策:虽然过程很丢人,但结果…真香!)
周瑜一边忍笑扶起孙策,一边看着马忠的眼神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这到底是运气还是…?)。经此一出“舰桥惊魂”,孙策心中因新政受阻、西进延缓的最后一丝郁气也烟消云散,只觉得人生际遇,有时真是奇妙无比,有马忠在,总能化险为夷(虽然方式比较清奇)。
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八卦传得最快)传回许都,曹操闻之,嗤笑道:“袁本初妄行臆政,内部不宁(自己作死);孙伯符巡船都能摔跤,幸得蠢福将救驾,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江东药丸)!此乃天助我也!传令刘勋、华歆,时机已到,可以举事了!再令夏侯惇,加大对汝南的压力,我看那大耳贼(刘备)还能撑多久!”(曹操:机会来了,搞起来!)
他决心趁此良机,双管齐下,一举打破僵局,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最后捡便宜的渔翁。
邺城的臆政遇阻(理想撞现实),格物的星火初燃(危险与机遇并存);蜀中的坚守与警惕(科学发展观的古代实践);江东的惊险与欢笑(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许都的狠辣与算计(永不缺席的曹老板)……各方势力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而一场更大的风暴,已悄然迫近。这天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混乱)了!
(第七十八章 完)
(作者吐槽:本章完!谢总改革遇挫,黑火药提前冒泡,孙策靠玄学保命,曹操摩拳擦掌…要素过多!所以,“燃爆粉”会不会改变战争形态?马忠的运气能维持多久?曹老板的双管齐下能成功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等等,我先笑会儿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