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襄阳城外,隆中。
青山绿水掩映间,几间茅庐错落,这便是诸葛亮躬耕隐居之所。这一日,草庐前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从河北游历归来的徐庶。
“孔明!别来无恙!”徐庶笑着推开篱笆门,只见诸葛亮正挽着袖子,在院中菜畦里浇水,那标志性的羽扇插在后腰,沾了几点泥星。
诸葛亮抬头,见是故友,也不惊讶,笑道:“元直兄云游归来,风采更胜往昔。且稍待,待我浇完这几株胡瓜,此物长势甚好,或可解暑。”
徐庶看着他这副田园做派,摇头失笑:“你呀你,空负满腹韬略,却在此侍弄瓜果。可知如今外面已是天翻地覆?”
两人进屋坐定,黄月英端上清茶。徐庶便将河北见闻,袁绍\/谢安设立招贤馆、文渊阁研究对抗邪术、邺城文会上袁熙作诗卡壳自己被迫救场等事娓娓道来,说到袁熙窘态时,连一旁安静倾听的黄月英都忍不住掩口轻笑。
诸葛亮摇着羽扇,听得仔细,尤其是关于“黑帝”与龙脉节点的部分,眼中精光闪动。
“河北那位‘大将军’,倒是颇有气度,手段也新。”诸葛亮点评道,“只是,北地虽稳,然中原曹操挟天子、得玉玺,江东孙策、周瑜锐意进取,皆非易与之辈。天下这盘棋,难下啊。”
徐庶凑近些,低声道:“孔明,以你之才,难道真愿老死隆中?河北求贤若渴,袁显思(袁谭)在青州亦颇有作为,不如……”
诸葛亮却摆了摆手,笑道:“元直莫急。亮乃闲散之人,还需静观。倒是你,此番归来,意欲何往?莫非真要应了那河北的招贤馆?”
徐庶叹了口气:“尚未想好。只是观河北气象,确与别处不同。或许……再看看吧。”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回来时,路过新野,听闻刘玄德近来广施仁政,收纳流民,颇得人心,其麾下关羽、张飞皆万人敌……”
诸葛亮闻言,羽扇微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色,却没有接话,只是淡淡道:“茶凉了,月英,续水。”
与此同时,江东,吴郡。
水军校场,旌旗招展,杀声震天。周瑜正在检阅新组建的、装备了部分改良舰船和弩机的水军。孙策也在一旁观摩,虽未披甲,但精神矍铄,显然恢复得不错。
“公瑾,有此强军,何愁荆州不破!”孙策看得心潮澎湃,忍不住大声赞道。
周瑜微微一笑,正要说话,忽见一艘走舸如离弦之箭般驶入校场港湾,船头立着一员小将,红衣银枪,正是孙尚香。她不等船停稳,便一个轻盈的腾跃落在岸上,跑到孙策和周瑜面前,兴奋地道:“大哥!公瑾哥哥!我也要组建一支女子水军!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枭姬营’!”
孙策闻言,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瞪大眼睛:“胡闹!女子岂能上阵!”
“怎么不能?”孙尚香柳眉倒竖,“大哥你瞧不起女子?我箭术不比寻常士卒差!再说了,侦查、传递消息、甚至近身护卫,女子亦有便利之处!”
周瑜看着这兄妹俩斗嘴,忍俊不禁,打圆场道:“伯符,尚香妹妹也是一片赤诚。不若这样,先允她招募些许自愿的女子,编为一队,负责港口巡哨、传递军情,由经验老到的嬷嬷统领,如何?也算全了她报效之心。”
孙策对这个妹妹向来没太多办法,见周瑜给了台阶,只好挥挥手:“罢了罢了,就依公瑾。不过一切需听从号令,不可擅自行动!”
“大哥最好啦!”孙尚香欢呼一声,得意地瞥了孙策一眼,又悄悄对周瑜眨了眨眼,表示感谢。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快步上前,低声禀报:“主公,都督,派往荆南的细作传回消息,武陵郡一带近日有蛮族部落异动,似有外部势力挑唆。另外……零陵郡守似乎私下与中原方面有所接触。”
孙策和周瑜对视一眼,神色都严肃起来。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安心消化江夏啊。”孙策冷哼一声,“公瑾,你怎么看?”
周瑜沉吟道:“蛮族异动,可能是‘黑帝’残余势力作祟,也可能是刘表或曹操的算计。零陵郡守……其心难测。伯符,荆南不稳,则江夏难安。我们或许该有所动作了。”
孙策眼中燃起战意:“正好!我这身子骨也该活动活动了!先拿那心怀二意的零陵郡守开刀,顺便看看是哪路牛鬼蛇神在背后搞小动作!”
而在河北邺城,文渊阁内,针对云梦泽带回的祭坛残骸的研究有了新发现。那些刻有符号的骨片上,除了已知的邪阵信息,还隐藏着一种极其隐晦的、用于远距离传递信息的“密文”。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破译,沮授疲惫却兴奋地向袁绍\/谢安汇报:
“大将军,我们可能截获了对方的部分通讯!虽然残缺,但提到了‘北地王气’、‘邺下’、‘钥石共鸣’等词!他们在邺城,或者附近,可能有重要据点或内应,并且在图谋与‘钥石’相关的事情!”
袁绍\/谢安目光一凝:“能定位吗?”
“很难,但大致方向……似乎指向城西。”田丰接口,“已命高览的‘暗刃’暗中排查。”
各方势力都在为自己的目标积极运作,才俊崭露头角,巾帼不让须眉,暗处的阴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天下这盘大棋,随着更多棋子的落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引人入胜。
(第五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