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母亲准备开口劝他的时候,他急忙做了个制止的手势,微笑着对母亲说:“妈,你就别多说了,大妹管理这么大个公司也不容易。我选择第一个方案,把报销款补上。这样做不仅能让公司更好地运转,也能让我们家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困扰。毕竟,我们是一家人,应该互相支持。”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眼神中却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在他心中,补上这笔报销款只是权宜之计,他早已盘算好如何在将来从公司获取更多利益,以弥补这次的损失。
他语气坚定,眼神中却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这光芒仿佛透露了他内心的盘算与决策的权衡,他以精明着称,这种计算利弊的习惯已深入骨髓。
他的精明就像一只在暗夜中窥视的狐狸,总能在关键时刻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路径。
母亲欲言又止,看到儿子的眼神,最终把话咽了回去。
这时,原本被乌云遮蔽的月亮仿佛挣脱了枷锁,悄悄探出云端,洒下皎洁月光,如银霜般洒在寂静的庭院里,树影婆娑,仿佛在低声细语。微风轻拂过脸庞,带来一丝凉意,给这个充满算计与暗流的夜晚平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仿佛大自然也在默默审视着人间的纷扰。
听到哥哥的表态,甘月娥紧绷的神经总算放松下来。这个结果既给了公司一个合理的交代,又保全了兄妹情分,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至此,她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避免了公司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维护了家庭关系的和谐。
此刻,她的感觉就像是一块压在心上的大石头被挪开,身体变得轻盈,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湖面,心中涌起一阵阵涟漪。
同时,她也对哥哥的决定感到一丝欣慰,毕竟在利益与亲情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也为今后的相处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那一刻,她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安心,心中暗自庆幸能够有这样的结局。
她深知,这样的选择对于哥哥来说也并不容易。想到哥哥平日里为了面子与利益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甘月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他的心疼,也有对兄妹情义的珍视。
她意识到,哥哥的性格中既有自私和贪婪的一面,也有在关键时刻为了家庭而妥协的柔软。这种理解让她对哥哥的性格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她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感到一丝忧虑,担心类似的事件会再次发生,影响公司的稳定和声誉。她仿佛看到了哥哥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所经历的内心挣扎,这让她对哥哥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事后,母亲私下拉着甘月富说:“月富啊,你攒这些钱多不容易,就这么全赔给公司了,妈看着都心疼。你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做事也有主见,可这次怎么就这么冲动呢?这一大笔钱,要是慢慢攒起来,以后能派上大用场呢。”
她满眼的关切和忧虑,心里也为儿子感到一丝无奈和惋惜。同时,她也在思考儿子这一决定的长远影响,担忧未来的经济状况是否会因此变得更加困难。
甘月富却露出深意的笑容:“妈,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公司虽然是她的,但钱还不都是咱们家的?上次我说要给小舅子买房,她不也二话不说就掏钱了吗?再说了,她现在一个人撑着这么大的公司,多累啊,咱们作为家人,理应多帮衬着点。”
说这话时,他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犹如一只盯上猎物的豺狼。在他心里,这次的让步不过是个缓兵之计,他早已盘算好如何在未来从公司中攫取更多利益。
他的笑容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多的算计和阴谋。
母亲恍然大悟,脸上堆满笑容:“可不是嘛!现在袁杰也离婚了,她的财产迟早都是咱们的。再说那个龙振邦,我看就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我早就跟月娥说过,要是真想跟他结婚,必须先做婚前财产公证,公司的钱他一分都别想动。”
想到这里,母亲心中不禁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财产尽入囊中的景象。她暗自思忖着,如何更巧妙地引导月娥,以确保计划顺利进行。
她幻想着在不久的将来,月娥会在她的影响下对龙振邦产生怀疑,最终听从她的安排进行婚前财产公证,而公司的每一分钱都会牢牢掌握在自家手中,绝不会被外人夺走。
她接着说道:“月娥那孩子就是太善良,容易被人利用。咱们可得替她多留个心眼,不能让她一时糊涂,把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家业拱手让人。咱们家可全指望她了。”母亲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似乎在为自己的精明算计而自豪。
在处理完甘月富报销招待费侵吞公款之事后,甘月娥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个刻骨铭心的场景。
那日,在母亲的家中,面对全家人的冷嘲热讽,袁杰始终沉默以对。
他的眼神深邃莫测,仿佛隐藏着无数未被说出口的故事和情感。透过那平静的眼神,甘月娥仿佛看到袁杰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那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无声告别。
而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提出离婚的那一刻,袁杰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毫不犹豫地在离婚协议上签下名字,随后从口袋中掏出一张银行卡,递到了她的手中。
那一刻,甘月娥的心中涌起一股说不清楚的复杂情绪,她的目光与袁杰短暂交汇,却读不懂他眼神中的深意,只感到一阵淡淡的失落和愧疚。
这张银行卡里,竟然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五年来她交给袁杰的所有家庭生活开销,以及每月五千元的零花钱。这意味着,每一笔用于日常采购、水电费、物管的支出,甚至是家庭聚会和意外开销的资金,袁杰都一丝不苟地存了下来,没有动用分毫。
袁杰性格中的严谨和责任感是他能够如此自律和忠诚地管理这些资金的关键。他向来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对家庭有着深沉的爱和承诺,正因如此,他将这些资金视为对家庭未来的保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轻易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