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的风轻柔地卷过,带着远处城市模糊的嗡鸣和阳光温暖干燥的气息。没有四面墙壁的束缚,没有那象征权力与层级的宽大办公桌,甚至连空气都仿佛比楼下那些充斥着空调和打印机油墨味的空间要自由许多。
林晓晓起初还带着一丝残留的拘谨,但随着谈话的深入,随着陆寒州始终保持着那专注而平和(至少表面如此)的倾听姿态,她紧绷的神经像是被这高处的风和阳光一点点熨帖开来。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微妙而巨大的。在这片开阔的、非正式的领域,她潜意识里对“总裁陆寒州”的敬畏和距离感,被悄悄地稀释了。
而相应的,她内心那道名为“谨言慎行”的堤坝,也开始悄然松动。那些平时在办公室里会被死死压制、只在内心翻滚的oS,开始不受控制地、更加活跃和真实地冒了出来,甚至带上了一点……小放肆。
当她描述到设想中用户完成一小部分“虚拟织锦”后,应该有一个充满成就感的视觉反馈时,她一边用手比划着一个“绽放”的动作,一边内心嘀咕:
【最好再来点‘biu Ling biu Ling’的小星星特效!虽然有点俗,但是爽啊!就像小时候游戏里通关那样!唔…不过跟非遗的调性是不是不太搭?算了算了,这个好像不能说出来……】
陆寒州端着助理刚刚送上来的、还冒着热气的咖啡(助理竟然把咖啡送到了天台?林晓晓内心又小小惊讶了一下),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面色如常地听着她的描述,仿佛没有听到任何异常,只是眼底深处,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乎无法捕捉的笑意。
又比如,当陆寒州问及不同非遗品类在“共创空间”中可能面临的体验差异时,林晓晓认真思考着,嘴里说着:“像捏陶这类塑形类的,交互会更直接,成就感也更强;而像刺绣这类更精细的,可能需要设计更巧妙的简化交互逻辑……”
同时,她内心却在疯狂吐槽:
【我的天,难道要让用户拿着虚拟针一线一线绣吗?那不得绣到地老天荒?用户体验直接负分!必须得简化,比如变成‘色彩填充’或者‘图案拼接’?可是这样会不会太没内味儿了?啊啊啊好难!老板干嘛问这么细!】
她表面上还在努力维持着专业和冷静,甚至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肯定自己的说法,殊不知内心早已上演了一场纠结的小剧场。
陆寒州不动声色地将她的表面回答与内心oS同时接收,清晰地把握住了她思考的核心矛盾与纠结所在。他没有点破,只是在她表面阐述的间隙,适时地引导了一句:“可以考虑将复杂工艺进行符号化、模块化转译,保留神韵而非完全模拟过程。”
这句话精准地命中了她内心纠结的核心,林晓晓眼睛一亮,立刻接话:“对对对!陆总您说得太对了!就是符号化和模块化!”
【哇!老板果然厉害!一句话就点醒我了!】她内心欢呼,看向陆寒州的眼神里不自觉地带上了点崇拜的小星星,之前的那些关于“他怎么知道”的疑虑,在这一刻被解决问题的畅快感暂时冲淡了。
随着话题的推进,林晓晓越来越放松。她甚至偶尔会因为想到一个有趣的画面而自己先笑起来,虽然很快会收敛,但那瞬间的生动,却清晰地落入了陆寒州的眼中。
她内心的oS也愈发活跃和大胆:
【咦?老板今天好像没那么冷了?是阳光的原因吗?】
【他衬衫袖子挽起来的样子……好像还挺好看的?手感应该不错……呸呸呸!林晓晓你在想什么!】
【啊!好想喝奶茶啊……这种天气,这种氛围,配一杯三分糖的芋泥波波简直完美!可惜对面是老板……】
这些杂乱无章、充满个人色彩甚至带点小花痴的念头,与她表面努力维持的专业论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奇妙的、只有陆寒州能“听”到的混响。
他依旧是那个冷静自持的陆寒州,大部分时间沉默聆听,偶尔精准提问或给出方向。但他“听”到的,却是她毫无防备的、鲜活灵动的、甚至有些可爱的内心世界。
这种独一无二的“窥探”,让他接触到她更真实的一面,远比她在办公室里那个谨小慎微、偶尔内心吐槽的“林助理”要丰富和有趣得多。
他发现,自己并不反感这些“超纲”的内心活动,反而……觉得愈发有趣。
就像在观察一颗原本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在适宜的阳光下,如何悄然舒展,露出内里柔软而充满生命力的嫩芽。
阳光渐渐西斜,给天台的景物拉出了长长的影子。
谈话接近尾声,林晓晓意犹未尽,感觉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开阔。她甚至有些遗憾时间过得这么快。
“今天先到这里。”陆寒州放下咖啡杯,站起身,“视觉风格和核心交互的初步方向我了解了,尽快产出可演示的原型。”
“好的,陆总!”林晓晓也连忙站起来,用力点头。
看着她因为兴奋和放松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以及那双比平时明亮许多的眼睛,陆寒州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比必要时间稍长的一瞬。
“回去吧。”他转身,率先走向天台出口,背影在夕阳下拉得修长。
林晓晓跟在他身后,脚步轻快,内心还残留着讨论的兴奋和环境的松弛感。
【今天感觉真好……】她默默地想,【要是每次谈话都能这样就好了……】
她不知道的是,走在前面的陆寒州,清晰地“听”到了她这句带着满足和些许贪心的感慨。
他唇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或许……以后可以多换换地方。
毕竟,接触到她更不设防的一面,于公于私,似乎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