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的小型战略会议室里,空气仿佛都带着不同的密度。
这里没有营销部例会时的喧哗,也没有管理层周报时的例行公事,只有一种沉静的、关乎未来的重量感。椭圆形会议桌旁,只坐了寥寥数人。
陆寒州,以及几位他最核心的、掌管着公司命脉的高管:cFo(首席财务官)、cto(首席技术官)、coo(首席运营官),以及战略发展部的负责人。
厚重的窗帘半掩着,将午后的阳光过滤成一道柔和的光带,落在光可鉴人的桌面上。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杯清水,没有咖啡,没有茶,象征着这将是一场需要绝对清醒头脑的会议。
陆寒州坐在主位,没有开场白,没有寒暄。
他直接打开了身后的激光投影,一张简洁却信息量巨大的战略图谱出现在幕布上。图谱的核心,是一个暂命名为“星辰”的符号,周围延伸出几条清晰的支线,分别指向“文旅融合”、“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文化Ip孵化”等关键词。
“今天召集各位,是讨论公司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的战略重心。”
陆寒州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每一位,“我认为,集团需要一次深刻的转型,从一个传统的、以硬件和渠道为核心竞争力的商业实体,转向一个以内容和体验驱动、拥有强大品牌心智和用户粘性的新型生态体。”
他稍作停顿,让这个宏大的概念在众人心中沉淀。
“这个转型的载体和突破口,我称之为——‘星辰文旅项目’。”
他操控激光笔,红色光点落在“星辰”符号上。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房地产项目,也不是一次性的营销活动。
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战略投入。”陆寒州开始阐述其核心构想,语气冷静而笃定,“我们将整合最前沿的AR\/VR、全息投影、实时渲染技术,”光点移向“科技赋能”,“与最具底蕴和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结合,”光点落在“文旅融合”上,“打造一系列线上线下联动的、高度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
“用户可以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游客,而是成为故事的参与者,文化的体验者。
他们可以亲手参与非遗技艺的数字化复原,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里,与历史人物对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他的描述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愿景般的感染力,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刀,牢牢锁定着商业逻辑。
“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以‘星辰’为核心的超级文化Ip。
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沉浸式体验和社群运营,形成强大的品牌壁垒和用户情感连接。这将为我们打开全新的收入渠道——不仅仅是门票和衍生品,更是基于Ip授权的跨界合作、内容付费、甚至是虚拟资产交易。”
他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庞大的商业蓝图,将高科技与文化底蕴、线上流量与线下体验、短期收益与长期品牌价值完美地编织在一起。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几位核心高管的表情都变得极其严肃,有人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有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陷入深思。
cFo率先开口,问题直指核心:“陆总,这个构想非常宏大。但初步的投入成本、回报周期、以及相关的财务风险模型,我们是否有过测算?”
cto紧接着提问:“您提到的技术整合,涉及多个前沿领域,某些技术可能尚不成熟。我们自身的研发力量,以及外部合作方的选择,都需要谨慎评估。”
coo则关注落地:“项目的选址、与地方政府及非遗传承人的合作模式、线下运营的复杂性,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
面对一连串尖锐而实际的问题,陆寒州没有丝毫意外或慌乱。他早有准备,条分缕析地逐一回应,用详实的数据、清晰的逻辑和前瞻性的判断,化解着众人的疑虑。他承认风险的存在,但更强调机遇的独一无二和战略的必然性。
“我知道,这条路充满挑战。”
陆寒州最后总结,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高管,“但这正是盛世集团跳出红海竞争,开创下一个增长曲线的关键一役。‘星辰项目’的成功,将重新定义我们是谁,我们将走向何处。它对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由“星辰”照亮的前方。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
当陆寒州宣布散会时,几位高管的脸上,凝重依旧,但眼神中已然燃起了被挑战激发的斗志,以及对那个宏大蓝图的好奇与渴望。
“星辰文旅项目”的初步构想,如同一颗被投入深水的战略核弹,虽然尚未引爆,但其带来的冲击波,已经开始在盛世集团的最顶层,悄然扩散。
陆寒州独自留在会议室,看着幕布上那个“星辰”符号,目光深远。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要将这个构想变为现实,他需要最顶尖的团队,最疯狂的创意,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