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很快便适应了典籍校对处的工作。他做事一丝不苟,效率极高,将那老执事吩咐的定额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赢得了对方难得的点头。剩余的时间,他便一头扎进了那些堆积如山的陈旧档案之中。
他并未急于去触碰那些敏感的人事或资源核心记录,那太过显眼。而是从最基础、最不起眼的日常记录查起——诸如“后山护栏维修记录”、“各峰低阶灵草补种清单”、“公共区域阵法节点日常维护报告”等等。
这些卷宗年代不一,记录琐碎,大多由底层执事弟子填写,字迹潦草,内容简略,平日根本无人细看。但凌云却看得极为仔细,他凭借前世执掌一方、对大局掌控的敏锐直觉,以及今生对阵法布局、资源流转的深刻理解,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寻找着不和谐的规律。
一连数日,他埋首于案牍之间。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纸墨清香与陈旧尘埃的气息在空气中交织,仿佛在时光的长河中,耐心打捞着可能沉没的真相。
终于,几条异常记录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
其一,是关于后山“黑风涧”区域的护栏维修。记录显示,近五年来,该处护栏竟报修了十七次!平均每年超过三次!而其他类似险要地段的护栏,报修频率至多一年一次。更奇怪的是,每次报修申领的“玄铁锭”、“固石符”等建材数量,远远超出了实际维修所需。
其二,是几份关于在“伏魔崖”外围区域“补种”特定灵草的清单。清单上罗列的“阴魂草”、“血线蕨”等,皆是性喜阴寒、蕴含微弱阴气,且是炼制某些偏门邪丹或布置阴属性阵法的辅料,绝非玄天宗提倡种植的灵植。
凌云不动声色,取出一张空白的宗门地域简图,将这几处异常记录对应的地点,逐一标注上去。
当最后一个点被标出,他的目光凝固了!
只见地图上,这些看似孤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点,若以特定的顺序和轨迹连接起来,赫然构成了一个残缺的、却指向性极其明确的诡异图案!而这个图案的核心,正正指向宗门禁地——伏魔崖!
“这是……‘小九幽引灵阵’?!” 凌云心中剧震,眼中迸发出骇人的精光!“虽是简化残缺版,布阵手法也极其粗糙隐蔽,但若长年累月、以维修、种植为掩护,暗中布设下这些节点,其汇聚的阴煞之气,足以如同水滴石穿,缓慢地侵蚀、削弱伏魔崖的封印力量!好隐蔽!好耐心的手段!”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迅速将相关卷宗记录复制留存。
当晚,他便以“请教一处古籍中关于灵草习性记载,可能与丹方相关”为由,将这一惊人发现,告知了前来“探望”的苏瑶。
苏瑶听完凌云的叙述,看着那张标注清晰的地图,秀眉紧蹙,沉吟片刻。忽然,她眼眸一亮,仿佛想起了什么:
“伏魔崖……我记得曾在一本前辈游记中看到过零星记载,说伏魔崖下千丈深处,并非完全实心,而是有一处极其隐秘的‘地火灵脉’分支,因其属性狂暴,被历代祖师以阵法封印镇压。”她看向凌云,语气带着一丝兴奋与凝重,“若以此‘小九幽引灵阵’为引,汇聚阴煞之力,并非为了直接破封,而是为了……巧妙地撬动那处地火灵脉的封印节点!阴阳相激,或许就能在特定时刻,短暂地开启一条直通崖底封印核心的缝隙!”
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发现重大秘密的兴奋。若推断为真,那么敌人的核心目标,已然呼之欲出——并非从外部强攻,而是要从内部,利用宗门自身的力量布局,巧妙地“打开”伏魔崖这处至关重要的禁地!
苏瑶看着凌云案头堆积如山的卷宗,忍不住打趣道:“师兄如今可是‘案牍劳形’,这般抽丝剥茧,可比挥剑练拳辛苦多了吧?”
凌云从沉思中回过神,抬头,淡淡瞥了她一眼,语气平缓却带着一丝难得的回击:“总比某人,整日对着丹炉‘烟熏火燎’,计较那几分几厘的火候,要清静些。”
苏瑶先是一愣,随即噗嗤笑出声来,眼波流转,横了他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