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内的气氛愈发紧张,如同暴风雨前压抑的宁静。高层似乎在进行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清查,偶尔有弟子被执事堂悄然唤去问话,虽然大多很快返回,但回来后都讳莫如深。种种迹象,都让潜伏的暗流更加汹涌。
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氛围下,凌云和苏瑶彻底回归了“普通弟子”的生活轨迹,甚至比以往更加低调。他们严格遵守着门规,专注于各自的修炼,仿佛两滴融入大海的水珠,不起丝毫涟漪。彼此之间,更是刻意减少了任何形式的接触,即便在传功坪或膳堂远远望见,也仅是目光平淡地掠过,如同陌路。
然而,有一种默契,无需言语,甚至无需眼神。
这一夜,月华如水,清冷的光辉洒落在玄天宗后山。白日里的喧嚣尽数散去,只余虫鸣窸窣,微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那方熟悉的寒潭,在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静谧而幽深。
凌云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潭边。他寻了那块常坐的**青石**,拂去并不存在的尘埃,盘膝坐下,闭目调息。剑横于膝上,气息与周围的夜色、水声、虫鸣融为一体,沉静如渊。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另一道纤细的身影,踏着月光,悄然来到了寒潭附近。苏瑶没有靠近凌云所在的青石,而是在不远处一丛茂盛的**紫竹**下,寻了块干净的石块坐下。她抱着膝盖,望着寒潭中那轮随波光晃动的月影,怔怔出神。
她没有看向凌云,凌云也始终未曾睁眼。
但就在苏瑶踏入这片区域的那一刻,凌云那如同古井般沉寂的神识,微微波动了一下。他感知到了她的到来,那熟悉的气息,如同夜风中一缕淡淡的兰香。心中那根因外界压力而始终紧绷的弦,几不可查地松弛了一分。
**“她在那里,安然无恙,便好。”** 凌云心中一片宁静。他知道,她同他一样,需要这片远离是非的宁静,来平复心绪,积蓄力量。整个过程中,他未发一言,也未看她一眼,但一种难以言喻的安稳感,却悄然弥漫心间。**“此刻无声,远胜千言万语的交流。”**
苏瑶同样能感受到不远处那个沉静如山岳的身影。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寻找机会凑过去说几句话,或是用眼神传递信息。她就这么安静地坐着,任由清冷的月华洒满周身,听着耳畔的水声与风声。知道他在不远处,和她看着同一片月色,守着同一个惊天的秘密,共同承受着无形的压力,便觉得心中那份孤军奋战的惶然与疲惫,被悄然驱散了许多。
**“就这样,就好。”** 苏瑶将下巴搁在膝盖上,唇角微微弯起一抹极淡的、安心的弧度。**“他知道我在,我知道他在。无需确认,无需靠近,这份默契,便是我们之间最坚固的桥梁。”**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映照在潭边,虽相隔一段距离,却仿佛被同一片清辉温柔地连接着。
一炷香后,凌云缓缓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再无半分波澜。他起身,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身后的黑暗,离去。
片刻之后,苏瑶也轻轻站起身,最后望了一眼那潭中月影,转身,裙裾拂过沾着夜露的草叶,悄然消失在紫竹林的另一头。
自始至终,两人没有任何形式的交流,没有一句对话,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对视。
但这一次月夜寒潭边的“相遇”,却完成了一次最深层的、灵魂层面的默契“对话”。它洗去了连日来的紧张与疲惫,加固了彼此内心的防线,也让那份在生死与共、智谋交锋中逐渐沉淀的情感,变得更加沉静而坚韧。
静水深流,心照不宣。
经此一夜,两人心态愈发沉稳,如同真正潜入了深水的鱼,收敛了所有的鳞光,将气息与周围环境完美同化,只剩下无比的耐心,等待着那不知何时会响起、却必将石破天惊的雷音。而宗门高层的秘密调查,在瑶光长老的主持下,网,正在悄然收紧,逐步逼近那隐藏在最深处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