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小会上的交锋,让凌云心中的警惕更甚。赵明那套嫁接扭曲的理论,绝非其个人所能凭空捏造,必然有其思想源头。他怀疑,对手的渗透,恐怕早已不限于人力和资源,更延伸到了思想层面,甚至可能对宗门传承的典籍本身动了手脚。
是夜,月黑风高。
凌云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再次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藏书阁高层,那片存放着古老、冷僻甚至部分禁书典籍的区域。与上次有明确目标不同,他此次的行动更为系统,也更为大胆。他要进行一场筛查,寻找近期可能被篡改或添加了隐蔽注释的典籍。
这里尘埃更厚,书卷的气息更为古老。凌云没有点燃灯火,双目在黑暗中泛着微光,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梳子,细致地扫过一排排书架。他凭借的是前世寂灭剑尊对正道功法精髓与魔道理念本质的深刻理解,任何一丝不和谐的、试图扭曲或误导的“杂音”,都难以逃过他的感知。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他翻看了许多关于魔道源流、功法辨析的典籍,并未发现明显的篡改痕迹。显然,对方也很狡猾,并未在那些容易被重点关注的地方下手。
就在他准备转向另一个区域时,目光落在了一排关于玄天宗早期历史、人物传记、风物杂记的书架上。这些典籍记载零散,多为野史趣闻,研究价值不高,平日极少有弟子问津。
凌云心中一动,走了过去。他随手抽出一本纸张泛黄、封面破损的《玄溟子游记》。玄溟子,乃是玄天宗开山祖师的三弟子,以博闻强记、游历广泛着称。翻阅数页,皆是寻常游记。然而,当他的手指拂过扉页内侧一处看似无字的空白角落时,指尖感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非纸张本身的能量残留。
他心中微凛,将书页移至从窗户缝隙透入的、一缕极其稀薄的月光下,调整着角度。片刻后,一行用特殊隐形药水书写、字迹细小如蚁足的批注,缓缓显现出来:
“玄溟子迂腐!见北地血晶矿脉而不取,空谈什么‘有伤天和’,若当时取之,我宗何止今日规模?妇人之仁,贻误宗门!”
这行批注,扭曲了玄溟子当年因发现那血晶矿脉蕴含极重血煞戾气,开采必遭反噬、祸及苍生而主动放弃的事实,反而将其污蔑为“迂腐”、“妇人之仁”,其观点与白日里赵明那套“弱肉强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论调,如出一辙!
“果然如此!” 凌云眼中寒光一闪,“他们不仅在现实中渗透,更在思想源头上篡改历史,诋毁先贤,混淆是非,试图从根本上动摇宗门弟子的信念!”
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迅速而无声地检查了附近几本同类型的杂记,又在一本记载第三任掌门(曾大力清剿魔道)生平的《青阳真人轶事》中,发现了类似的隐形批注,扭曲其某些除魔决策,暗示其“过于激进”、“树敌过多”。
与此同时,在藏书阁底层的登记处。
苏瑶并未入睡,她以“整理近期丹药典籍借阅情况,优化丹房资源调配”为由,利用其内门弟子和丹房执事的身份权限,正在调阅近期的典籍借阅记录玉简。她看得极为仔细,不放过任何一条记录。
很快,一个异常的模式引起了她的注意。在过去一年里,赵明,以及另外两名他们暗中怀疑、与赵明往来密切的弟子,都曾多次、反复借阅过同一批典籍——正是凌云此刻所在区域的那批关于宗门早期历史的冷门传记杂记!而且,他们的借阅记录显示,时间大多集中在深夜,借阅时长往往很短,仿佛只是去确认或添加了什么便匆匆归还。
“这些无人问津的杂记,有何魅力让他们如此频繁地在深夜借阅?” 苏瑶心中警铃大作,“定有古怪!他们很可能就是在这些书上动了手脚!”
她不敢耽搁,立刻通过隐秘渠道,将她发现的异常借阅记录和锁定目标典籍的信息传递了出去。
当凌云在破晓前悄然离开藏书阁,回到居所,收到苏瑶传递来的信息时,两条线索完美地交汇在了一起!
批注的篡改思想,与异常频繁的深夜借阅记录,高度吻合!敌人系统性地篡改宗门历史记载,为其魔道理念寻找“历史依据”和“合理性”的阴谋,已然浮出水面。
这一发现,远比找到几处邪阵或几个内鬼更为致命。它直指宗门传承的根基与未来。
凌云和苏瑶都意识到,必须将这一发现,择一个最稳妥的时机,以最不会引火烧身的方式,传递给瑶光长老。这或许,将成为扭转高层看法、推动对内部进行更深层次清查的关键证据。敌人的侵蚀,果然是无孔不入,这场暗战,已从武力与资源的对抗,蔓延到了思想与历史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