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武营匠作坊内,炉火熊熊,铁锤敲击声不绝于耳。张世杰站在一座简易熔炉前,看着老匠人李铁手将烧红的铁块夹出,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汗水顺着老人花白的鬓角滴落,在灼热的铁块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大人请看,这就是京营常用的鸟铳铳管。”李铁手将初步成型的铁管递给张世杰,“用的是熟铁卷管法,容易炸膛,射程也不过百步。”
张世杰接过尚且温热的铳管,仔细端详着粗糙的接缝。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这种简陋的火器与西方同期装备的差距。明军之所以在战场上屡屡败于后金铁骑,火器性能的落后是关键因素之一。
“李师傅,若改用精铁铸造,内壁镗光,再加厚管壁,能否改善?”张世杰问道。
李铁手摇头:“精铁难求,镗光工艺复杂,且重量会增加不少,士兵携带不便。”他叹口气,“不瞒大人,老朽在京营匠作局三十年,这些法子早就试过了。”
张世杰沉吟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若我们改变思路呢?不再追求射程,而是追求射速和可靠性。”
图纸上画着一个奇特的击发机构,与明军常用的火绳点火完全不同。
“这是...”李铁手眯起眼睛。 “燧发机构。”张世杰解释道,“用燧石打火,取代火绳。雨天也能使用,且点火更快。”
李铁手反复端详图纸,眼中渐渐放出光来:“妙啊!省去火绳,装填速度能快上一倍!不过...”他皱眉道,“这弹簧要求极高,咱们现在的工艺恐怕...”
“一步一步来。”张世杰又取出另一张图纸,“我们先从火药改良开始。”
这张图上画着一种奇怪的工艺流程:将火药湿化、压饼、破碎、过筛,最终形成均匀的小颗粒。
“这是颗粒化火药。”张世杰道,“燃烧更充分,威力更大,且不易受潮。”
李铁手将信将疑:“火药湿了还能用?” “不是完全弄湿,是适度潮湿后重新成型。”张世杰耐心解释,“这样火药颗粒间有空隙,燃烧时氧气更充足。”
正当二人讨论时,王瑾急匆匆跑来:“大人,兵部来人了!说要检查匠作坊!”
张世杰眉头一皱:“来得真快。”他迅速收起图纸,“李师傅,带他们看些无关紧要的。”
来的是兵部武库司的主事赵德柱,带着几个随从,趾高气扬:“张将军,听说你在私造火器?这可是大罪啊!”
张世杰不卑不亢:“赵主事误会了。下官只是在维修损坏的火器,这都是兵部备案的。”
赵德柱在作坊里转了一圈,确实只看到些维修中的旧火铳,悻悻道:“最好如此。要知道私造火器可是谋逆大罪!”
送走赵德柱,李铁手忧心忡忡:“大人,看来有人盯着咱们啊。” 张世杰冷笑:“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做对了。”
当夜,张世杰秘密将匠作坊的核心工匠召集到一起。除了李铁手,还有擅长木工的老孙头、精通火药的小刘等七八人。
“诸位,如今大明内忧外患,要想保住江山,非得有精良火器不可。”张世杰开门见山,“我要改良火器,需要诸位相助。此事机密,风险极大,不愿参与者现在可以退出。”
工匠们面面相觑。最终一个年轻工匠怯生生地问:“大人,若是成了,有什么好处?”
张世杰正色道:“若是成功,诸位都是大明功臣,赏银百两,子孙可入军塾读书。若是失败...”他顿了顿,“我张世杰一人承担所有罪责!”
工匠们被这番话语打动,纷纷表态愿意追随。
改良工作秘密展开。张世杰将工匠分成三组:一组由李铁手带领,研究燧发机构;一组由小刘负责,试验颗粒火药;第三组则由老孙头带队,改进枪托和瞄准具。
困难比想象中更大。燧发机构的弹簧屡试不成,不是太软打不出火花,就是太硬容易断裂。颗粒火药的湿度难以掌握,不是太干无法成型,就是太湿彻底报废。
更糟糕的是,匠作坊的原料供应越来越紧张。原本答应提供的精铁迟迟不到,硫磺、硝石等火药原料也以“战备需要”为由被卡。
“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铁手愁容满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张世杰沉思良久,突然道:“原料我来想办法。你们继续试验,记住,宁可慢些,也要保证安全。”
他想起苏明玉曾经提过,苏家有一些海外贸易渠道。或许可以通过她搞到急需的原料。
然而当张世杰秘密拜访苏明玉时,却得到一个坏消息:苏家的商队最近屡遭刁难,许多货物被扣,其中就包括一批从澳门采购的优质硝石。
“不仅是官方刁难,”苏明玉低声道,“江湖上也有传言,说谁要是敢卖原料给振武营,就是与四海商会为敌。”
张世杰心中一凛:“四海商会?可是那个掌控的组织?” 苏明玉点头:“看来他们是要从源头上卡死我们。”
就在二人商议对策时,丫鬟匆匆来报:“小姐,门外有几个南洋商人求见,说是有急事。”
来的竟是三个葡萄牙商人,为首的名叫费尔南多,汉语说得相当流利。他们带来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有一批优质火器原料正在天津卫外的海面上,但因为海关刁难,无法上岸。
“如果苏小姐能帮我们打通关节,我们愿意以成本价出售这批货物。”费尔南多道。
苏明玉与张世杰对视一眼,都看出其中的蹊跷:太巧合了,就像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陷阱。
“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苏明玉谨慎地回答。
送走葡萄牙人,张世杰立即派李大牛去天津卫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确实有一艘葡萄牙商船停在外海,但海关得到的命令是严禁任何火器相关物资上岸!
“大人,看来是真的。”李大牛回报,“海关衙门的朋友私下说,是兵部直接下的令。”
张世杰沉思良久,突然问:“那艘船有多大?吃水多深?” “据说是条大船,吃水很深,只能停在外海用小船转运。”
一个冒险的计划在张世杰脑中形成。
三日后,月黑风高。天津卫外海面上,几条小船悄悄靠上葡萄牙商船。船上装的不是货物,而是振武营的士兵!
“费尔南多先生,我们又见面了。”张世杰微笑道。 费尔南多大惊失色:“张将军?你怎么...” “我来取货。”张世杰直截了当,“按约定,成本价。”
费尔南多脸色变幻,最终叹口气:“将军果然胆识过人。货物就在底舱,但如何运上岸...”
“这个不必担心。”张世杰一挥手,士兵们立即开始搬运货物。
就在搬运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海面上亮起无数火把!十几条官船将他们团团围住!
“不好!是水师巡逻船!”费尔南多惊呼。
一个军官站在船头喊话:“何方贼人,敢私通番商!立即停船受检!”
张世杰却不慌不忙,亮出一面令牌:“振武营办案,闲人回避!” 那军官一愣,显然没料到这个情况。
张世杰趁机低声道:“费尔南多先生,看来有人不想我们交易成功啊。” 费尔南多苦笑:“将军明鉴,我们也是被逼无奈...”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一艘官船突然发射火箭,直扑商船! “他们要毁船灭口!”张世杰厉声道,“反击!”
振武营士兵立即用火铳还击。海面上顿时枪声大作,火光冲天。
混乱中,张世杰注意到那些官船的打法很奇怪:看似围攻,实则留出了逃生缺口;发射的火箭也多落在空处,显然不想真的毁船。
“停火!”张世杰突然下令,“所有人停火!”
枪声渐渐平息。张世杰对官船喊道:“对面的弟兄,可是京营水师的?” 那边沉默片刻,回道:“是又如何?” “我是振武营张世杰。今日之事恐怕有误会,可否请管带过船一叙?”
良久,一个小舟划来,上来个中年军官,竟是张世杰在京营时的旧识——水师千总孙大海!
“孙大哥,怎么是你?”张世杰惊讶道。 孙大海苦笑:“世杰老弟,你这可是给我出难题啊。上峰严令,严禁火器原料入境...”
“可是有人想要这些原料,又不想留下证据?”张世杰一针见血。
孙大海默然不语,算是默认。
最终,在张世杰的周旋下,双方达成默契:官船放行,但商船必须立即离开大明海域,且这批原料要秘密运输,不得声张。
回到振武营,张世杰立即组织工匠开始试验。有了优质原料,进展明显加快。
李铁手组终于研制出可用的弹簧钢,虽然寿命不长,但至少能正常击发。小刘的颗粒火药也取得突破,威力比传统火药提高了三成以上。老孙头则改进了枪托设计,加装了简易照门准星,提高了射击精度。
第一支改良火铳终于组装完成。试射那天,张世杰亲自操铳。
“装药!”小刘倒入颗粒火药。 “装弹!”王瑾塞入弹丸。 “压实!”李铁手用通条捣实。
张世杰举铳瞄准百步外的靶子,扣动扳机。燧石打出一串火花,“砰”的一声巨响,弹丸呼啸而出!
报靶士兵挥舞红旗:“正中靶心!”
全场欢呼!射速比传统鸟铳快了一倍,精度也大大提高!
然而喜悦没持续多久。当天夜里,匠作坊突然发生爆炸,一座熔炉被炸毁,三名工匠受伤!
张世杰连夜勘察现场,发现爆炸并非事故,而是人为破坏——有人在水冷槽中做了手脚,导致熔炉过热爆炸!
“大人,找到这个。”李大牛从废墟中捡起一块腰牌,竟是京营匠作局的!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清理现场时,他们发现了一份被烧毁一半的图纸——正是燧发机构的草图!
“有内奸!”李铁手脸色苍白,“而且能接触到核心机密!”
张世杰面沉如水。他知道,改良火器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根本利益,对方要不择手段地阻止了。
加强安保后,改良工作继续推进。但阻力越来越大:工匠们收到匿名恐吓信,家属受到骚扰,甚至有人在上下工途中遭到袭击。
压力之下,终于有工匠承受不住。这天清晨,小刘没有来上工,只在宿舍留下一封信:“大人恕罪,小的家有老母,实在不敢再干了...”
仿佛连锁反应,接连又有几个工匠请辞。匠作坊人心惶惶。
就在张世杰一筹莫展时,苏明玉突然来访,还带着十几个工匠模样的人。
“这些是我苏家培养的工匠,精通机械制作。”苏明玉道,“或许能帮上忙。”
雪中送炭!张世杰感激不尽。这些苏家工匠果然技艺精湛,特别是对精密部件的制作很有经验。
有了生力军加入,改良工作终于走上正轨。一个月后,第一批十支改良火铳正式下线,张世杰命名为“振武一式”。
恰在此时,京畿西部流寇作乱的消息传来。张世杰决定,就用这场战斗来检验新式火铳的威力!
战斗在黎明时分打响。流寇约五百人,依托一座荒村负隅顽抗。振武营出动两百人,其中火铳手全部装备“振武一式”。
“三段击,预备!”王瑾高声下令。
火?手们分成三排,轮番射击。燧发机构果然迅捷可靠,射击间隔大大缩短。颗粒火药的威力也出乎意料,一轮齐射就打垮了流寇的简易工事。
不到半个时辰,战斗结束。振武营大获全胜,自身仅轻伤数人。
“大人,这新火铳太厉害了!”一个火铳手兴奋道,“装填快,打得准,雨天也能用!”
张世杰欣慰地点头。但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清点战利品时,发现流寇使用的竟然是制式腰刀和弓箭,明显有官方背景。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审问俘虏时,一个流寇小头目透露:他们原本不愿意来京畿,是有人出高价雇他们来的,目的就是试探振武营的实力。
“雇你们的是谁?”张世杰厉声问。 “不...不知道,只听说是什么大人...”
又是金龙!张世杰心中凛然。这个神秘组织似乎对振武营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回到匠作坊,张世杰正准备扩大生产,却接到一个噩耗:李铁手老人昨夜突发急病去世!
军医检查后确认:是慢性中毒所致!
张世杰勃然大怒,彻查李铁手生前饮食。最终发现,老人常用的茶壶内壁被涂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
下毒者很快被揪出来——竟是苏明玉推荐来的一个工匠!严刑拷问下,他承认受“四海商会”指使,任务就是破坏火器改良工作。
“为什么选择李师傅?”张世杰冷声问。 “因为...因为他是核心,知道得太多...”工匠奄奄一息,“商会怕...怕你们搞出更厉害的火器...”
张世杰心情沉重。李铁手的死不仅是个损失,更是个警告:对方已经狗急跳墙,开始直接下杀手了。
葬礼上,张世杰亲自为李铁手扶灵。老人下葬时,怀中抱着他毕生心血——那支“振武一式”火铳。
“李师傅,你放心。”张世杰对着墓碑立誓,“你的心血不会白费。振武营必定会让这些火器发扬光大,保家卫国!”
然而就在葬礼后的第二天,兵部突然来人,以“私造违禁火器”为由,要查封匠作坊,没收所有新式火铳!
带队的是个陌生官员,态度强硬:“张将军,有人举报你私造火器,图谋不轨。这些证物都要带回兵部查验!”
张世杰心中冰冷。他知道,这才是对方的真正杀招——通过官方渠道,名正言顺地扼杀火器改良!
眼看心血就要付诸东流,突然一骑快马疾驰而来:“圣旨到!皇上口谕:振武营新式火器甚好,着即批量生产,装备京营!”
所有人都愣住了。那兵部官员脸色煞白:“这...这怎么可能...” 传旨太监冷笑道:“怎么?王主事对皇上的旨意有疑问?”
兵部官员悻悻退走。张世杰接旨谢恩,心中却疑云重重:皇帝如何得知新式火器?又为何突然如此支持?
太监临走时,悄悄塞给张世杰一张纸条:“有人向皇上进献了你的火铳,龙心大悦。你好自为之。”
张世杰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三个字:“青鸾贺”。
如遭雷击!竟然是青鸾在暗中相助?这个神秘组织到底想干什么?
望着匠作坊里那些新式火铳,张世杰感到一阵寒意。他似乎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各方势力在其中博弈,而他和他的火器,都只是棋盘上的棋子。
真正的棋手,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