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礁港的夜总是静的,只有海浪拍打着船板的声响,像绵长的低语。厉飞雨靠在破浪号的船尾,指尖轻轻拂过怀里的深海云母 —— 经过三个月的温养,这些薄片已少了大半,剩下的几片泛着更浓的金光,贴在胸口时,能清晰感觉到一股暖意顺着经脉游走,断脉处不再是之前的刺痛,反而泛起细微的酥麻,像有无数细小的蚁虫在轻轻啃噬,那是经脉要重新连接的征兆。
《九劫涅盘经》里说,“云母蕴气足,可启脉中机”,他知道,光靠这点云母,顶多让肉身根基恢复七成,要想真正重铸经脉,必须找到更珍稀的炼体灵材 —— 比如传说中藏在深海 “熔岩海沟” 的 “赤焰铜”,或是能温养经脉的 “灵髓液”。而这些,在石礁港是找不到的,只有往乱星海更深处去,才有机会。
可一想到要离开破浪号,离开周老大、老张和阿珠,他心里又泛起一阵酸涩。这半年来,是他们收留了身无分文的 “韩立”,是他们在他断脉落魄时递过热汤,是他们在海盗来袭时与他并肩 —— 这份情,比深海的云母更暖,让他好几次都想 “就这样留下来也好”。
但骨髓里的涅盘余烬总在提醒他:你是厉飞雨,不是一辈子只能搬货打铁的凡人。
夜渐深,甲板上的油灯已灭了大半,只有阿珠住的船舱还亮着一点微光 —— 小姑娘大概还在缝补白天被海风刮破的帆布。厉飞雨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自己住的小货舱,那里堆着他这半年来攒下的 “宝贝”:几块没用完的深海云母边角料、一炉刚锻好的铁坯、还有用墨铁粉画好的阵纹木牌。
他先从木箱里取出那块最大的云母边角料,用磨石一点点打磨成一枚小小的玉佩,玉佩边缘刻上简易的 “温养纹”—— 这是他从《九劫涅盘经》里悟到的浅纹,虽没灵力催动,却能借着云母的暖意护人周全,最适合阿珠这样的凡人。
接着,他把刚锻好的五根铁条拿出来,每根铁条的顶端都磨成了尖刺,侧面刻着 “防浪纹”—— 之前海盗来袭时,他就想着给船舷加层防护,现在正好锻出来,钉在船舷两侧,既能防海盗攀爬,又能减少海浪冲击。
最后,他翻出三块薄木板,用烧红的铁钉在上面刻阵纹:一块刻 “预警纹”,埋在码头的沙地里,只要有携带凶器的人靠近,木板就会发出细微的声响;一块刻 “聚风纹”,钉在船帆的横杆上,能帮船借些顺风;还有一块刻 “止血纹”,泡在水里能制成简易的疗伤水,比阿珠熬的药膏见效更快。
做完这些,天已蒙蒙亮。厉飞雨把玉佩放在阿珠的船舱门口,用石块压着;铁条靠在周老大的舵旁,旁边放着一张画好的 “钉装图”;三块阵纹木牌则摆在老张的渔网旁,每块木牌下都压着一张小纸条,写清了用法。
最后,他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好的信纸,放在甲板中央最显眼的地方 —— 纸上写着他真正的名字,写着他来自天南,写着他断脉落魄的过往,也写着这半年来的感谢与愧疚:“…… 冒用‘韩立’之名半载,蒙诸位不弃,予我热汤、护我周全,此恩不敢忘。今经脉有复愈之兆,需往深海寻灵材,故不告而别。留下之物皆为护命之用,望诸位此后出海平安,破浪无虞…… 厉飞雨顿首。”
海风渐起,吹得船帆轻轻晃动,像在挥手。厉飞雨最后看了一眼破浪号 —— 阿珠的船舱门还关着,老张大概还在睡,周老大的舵旁已落了层薄霜。他握紧怀里剩下的两片深海云母,转身跳上码头的小木船,木桨划入海水,溅起细碎的浪花。
船行出数里,他忍不住回头望 —— 石礁港的轮廓渐渐变小,破浪号像一颗小小的墨点,嵌在晨光中的海面上。阿珠大概已经发现了门口的玉佩,老张或许正拿着阵纹木牌琢磨,周老大捧着信纸,会不会叹气说 “这小子,还是走了”?
眼眶突然有些发涩,厉飞雨抬手抹了把脸,用力划动木桨。海面上的晨光越来越亮,照在他身上,也照在怀里的云母上,泛着温暖的金光。他知道,这一去,前路定有风浪,或许会遇到更凶的海兽,或许会碰到更狠的修仙者,但他不再是那个在天牢里绝望的废人 —— 他有骨髓里跳动的野望,有怀念的张袖儿、念袖、南宫,还有破浪号众人留下的暖意。
小木船渐渐驶远,石礁港的影子终于消失在海天相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