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第三层。
这里存放的都是峰中历代收集而来的精品筑基功法、术法,相比第四层,这里足足有三列六排十八座。
这一层的藏书,更是比峰中现有的修士还多。
陈衡循着老道以前给过的指示,来到了右侧摆放术法的一座书架面前。
对于术法方面,他没有太多预想,除却最基本的斗法、防身,若是能和自己掌握的两道雷法相合,那就最好不过了。
嗯,还需要一本枪道法诀。
心中有目标,翻阅起来自然很快。
其实峰中内门弟子通过试炼,进入福地获得的雷法真传,大多都会自带一两门乃至三四门与功法配套的术法。
而术法贵在精不在多,贪多则嚼不烂。
精修一两门适合自己的术法,比样样通样样松强多了。
所以,藏经阁其实甚少有内门弟子光顾。
偶尔来一次藏经阁,也大多都是来翻阅典籍,开拓眼界的。
陈衡传承的那本不知品级的道卷中,同样有不少配套术法。
只不过大多都要配合仙基才能发挥其威能。
眼下,他自然无从下手,只能从阁中着眼寻觅。
一排排看过去,这里存放的法术所需道功不高不低,三四品的都有,约莫一百到两百点道功之间。
当然,对于他而言,道功已经不是什么限制了。
“《崩雷裂光》《紫电惊弦》《泽雷壁》《踏雷步》《缚雷丝》……”
但正因如此,攻敌杀伤、守御护体、身法周旋,各种功能的法术层出不穷。
方方面面俱全,一时间叫陈衡挑花了眼。
这难道就是前世有钱人的烦恼吗?
什么都可以买,但买来又不一定用得上,然后只能用来充当摆设!?
但陈衡可不能,也不敢去当这个败家子,毕竟拿的是自家师尊的腰牌来消费。
好在他目前时间还多,选择面也广。
这第一排都还没有完全看完,于是便继续往前走。
又一连逛了四五个书柜,陈衡把沿途看上的术法都默默记在心中,将之一一比较起来。
“咦?这是……”
陈衡停在一面书柜前,这里面摆放的书简,居然不是普通术法,而是器艺。
他顿时来了兴趣,正好还缺一门合适的枪诀。
“《巽风震雷刀》,《神剑御雷诀》,《天意四象枪》……”
‘找到了!’
陈衡灵识一排排扫过去,眼前霎时一亮。
没有任何犹豫,陈衡拿出师尊濯邪的腰牌在灵光禁制前一晃,手朝着一枚玉简伸过去。
‘《天意四象枪》,就是你了。’
长枪破空啸风雷,锋芒毕露映日红!
比起修仙界人人向往的剑修,陈衡其实更钟意于长枪。
持枪驾雷,纵横九霄,但凭手中七尺寒芒,逍遥天地间。
他以前修习《水火齐天棍法》,那是没得选。
现在,他只想持长枪,御雷霆,毕竟强不强只是一时的,但帅不帅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擂台上,手握长枪与罗玉嫣比斗,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枪决在手。
使起来有种大力出奇迹的感觉,如隔靴搔痒,根本不尽兴。
他神色如常,嘴角却不由自主地上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书架中拓印了这一《天意四象枪》的玉简持在手中。
才将将扣了道功,陈衡就将其贴在额头上,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
额头是眉心识海所在地,也是修士先天一点灵识最为强烈的地方。
此举也表明他一分一秒都不想多耽搁的意愿。
这是一本四品的枪诀,至于花费了多少道功,陈衡完全没有注意到。
他只一眼,便喜欢上了这本枪诀。
‘天意御四象,一枪碎山河!’
这便是《天意四象枪》开篇之精义。
这是一门霸道绝伦的枪诀,讲究枪出无回,其势不可挡,引动水火风雷四象,杀伐相当不俗。
整部枪诀皆透着一往无前,九折不悔的意味。
有道是,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陈衡粗粗读过一遍,按耐住激动的心绪,便将玉简收回储物袋中。
此刻他还在藏经阁中,并不适合细细研读。
待回到听竹小筑,自有他细看的时候。
既选好了枪诀,陈衡也不想继续往前逛了。
再拖延下去,赵老道熬的那锅鲜鱼汤,可真没有自己的份了。
方才他一一游览过去的时候,已经在心底做好了计较,如今只需回身拓印即可。
遁法一早就选好了,正好用来配合枪诀修习,不用多想。
如今只需再挑选一门防御、一门辅助的术法即可。
陈衡旋即将《泽雷壁》《缚雷丝》分别拓印好。
伴随两枚玉简安稳落袋,他便三步并作两步下了楼。
浓郁的鲜香已从老道熬煮的锅中弥漫开来,瞬间充盈了整层藏经阁。
那香味醇厚而灵韵十足,带着水泽的清新与灵鱼特有的甘甜,轻易便勾动了腹中馋虫。
只见老道赵松遥正盘坐在小火炉前,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灵炭烧得正旺,锅中的汤汁已熬煮成诱人的乳白色,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密的气泡。
两条青背银尾的灵鱼在汤中沉浮,肉质紧实饱满,鱼皮微卷,显是火候正好。
老道手中不知何时多了几味翠绿的香料,轻轻撒入汤中,那香气更是馥郁醉人。
“小子,磨磨蹭蹭的,差点赶不上热乎的!”
老道头也不抬,嘴上数落着,手上却麻利地取出两个青玉碗,用袖子擦了擦。
“还站着干嘛?等着老道我给你端过去不成?”
陈衡脸上笑意更浓,快步走到炉边盘膝坐下,深吸一口气,由衷赞道:
“真香!这手艺,峰上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您老这鱼汤,就是道功也买不着!”
“哼,少拍马屁。”老道瞪了他一眼,但眼角的皱纹却舒展开来,显是极为受用。
他用一个玉勺小心地将热气腾腾、奶白醇厚的鱼汤舀进碗里,特意给陈衡那碗多盛了几块鱼肉:
“喏,尝尝,看老道的手艺退步没有。这银尾灵气虽不及银鳞,但这熬汤的滋味,确是独一份。”
陈衡双手恭敬地接过玉碗,入手温热。他先轻轻吹开浮在汤面上薄薄的热气,然后凑近碗沿,小心地啜饮了一口。
一股难以言喻的鲜美瞬间在舌尖炸开!
汤汁入口温润,口感醇厚绵密,仿佛蕴含着栖霞湖水的清冽与灵鱼的精华。
那独特的鲜味层层递进,伴随着一丝丝温和的灵气顺着喉咙滑入腹中,温暖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
让他之前在癸水雷渊耗尽的真元似乎都得到了一丝滋养与抚慰,浑身毛孔都仿佛舒张开来。
说不出的熨帖与舒坦。鱼肉的鲜美更是恰到好处地融入汤中,紧实弹牙,毫无腥气。
“唔……”
陈衡忍不住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只觉得一路奔波的疲惫、癸水雷渊中的惊心,都被这一口热汤熨平了。
“绝了!您老这手艺,简直神了!这汤头、这火候……弟子今日真是有口福了。”
老道赵松遥看他那副陶醉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真切的笑容,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却充满了慈和。
他自己也端起碗,慢悠悠地喝了一口,闭目品味片刻,才睁开眼,眼中带着追忆和满足:
“嘿,这栖霞湖的银尾,配上一把老骨头的手艺,确是相得益彰。你小子还算有良心,知道惦记着老道这一口。”
两人不再多言,藏经阁内一时只剩下炉火轻微的噼啪声和两人啜饮鱼汤的细微声响。
窗外雨声依旧淅沥,敲打着屋檐与竹叶,却更衬得阁内这一方小天地温暖而静谧。
一老一少相对而坐,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