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之内,胜利的喧嚣几乎要掀翻天空。
劫后余生的黄巾教众们,脸上洋溢着混杂着泪水与狂喜的笑容。
他们将一车车缴获的战利品,汇聚到谷地中央,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张皓站在高处,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内心一阵激荡。
张宝和张梁两兄弟,咧着大嘴,笑得像两个三百斤的孩子,正指挥着士兵们清点物资。
“大哥!大哥你快看!”
张宝兴奋地跑过来,手里抓着一把沾着泥土的马槊,唾沫横飞。
“董卓那厮留下的粮草,堆得跟山一样!够我们所有人再吃三个月!”
“还有这些兵甲!明光铠都有好几百副!其他的皮甲、环首刀、长矛,数都数不清!这下咱们的兵士终于不用拿粪叉打仗了!”
张皓负手而立,微微颔首,一副风轻云淡的高人模样。
他内心早就乐开了花。
这董卓,简直是活菩萨!
自己正愁怎么武装部队,他就巴巴地把全套装备送上门了!
“还有马!大哥!正宗的西凉马!”
不远处的褚燕也高声喊道,他的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
只见一片开阔地上,黑压压的全是战马。
有董卓军丢下的,有从卢植军那里缴获的,再加上从巨鹿带来的……
一名负责清点的渠帅,颤抖着声音报出了那个让他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数字。
“启禀大贤良师!谷内……谷内现有战马,共计八千一百二十六匹!”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砸入人群,瞬间激起千层浪。
八千多匹战马!
这是什么概念?
这几乎相当于朝廷一支主力边军的全部骑兵力量!
“哈哈哈!发了!我们发了!”
“有了这些马,我们也能组建一支铁骑!”
所有人都陷入了狂喜之中,仿佛已经看到一支无敌的黄巾铁骑,在张皓的带领下,横扫天下,建立地上天国。
张皓自己也心潮澎湃,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该怎么给这支未来的王牌部队起个牛逼的名字。
就在这片狂热的氛围中,一个沙哑的声音,如同寒冬里的一盆冰水,当头浇下。
“高兴得太早了。”
贾诩不知何时走到了张皓身边,他看也没看那些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事实。
“八千匹战马,不等于八千铁骑。”
“我们之前为了凑出三千骑兵,已经把全军善于骑马的人都挑了出来。”
“结果如何,褚燕将军应该最清楚。”
被点到名的褚燕,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是一片沉重。
三千骑兵对阵董卓五百亲兵,对方还能从容突围,己方却战损近千。
那是血淋淋的教训。
“战马只是牲畜,想要把它变成能冲锋陷阵的铁骑,需要合格的骑士,需要经年累月的训练,需要无数场血战的磨砺。”
贾诩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周围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以我们现在的底子,想要练出一支能打的骑兵,最少,需要一年。”
山谷里的喧嚣,渐渐平息。
所有人都冷静了下来,胜利的喜悦被残酷的现实冲淡。
贾诩没有停下,他从袖中拿出了一卷竹简,递到张皓面前。
“比起这个,主公,我们眼下还有更致命的问题。”
张皓展开竹简。
那是一份物资清单。
盐、铁、布匹、药材……
一排排看下去,几乎所有物资的后面,都用刺眼的红色朱砂,标注着一个相同的词。
“紧缺。”
而在这些物资的储备量一栏,更是写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不足一月。”
“不足半月。”
“不足十日。”
张皓的瞳孔,猛地收缩。
他之前只听贾诩提过缺盐缺铁,却没想到,情况已经严峻到了这个地步。
四十万人的吃喝拉撒,是一个天文数字。
光有粮食,根本不行。
没有盐,人会浑身无力,连路都走不动,更别提打仗。
没有铁,农具、兵器、工具都无法制造和修复。
没有布,这四十万人难道要一直穿着身上的破烂衣服,等到冬天活活冻死?
没有药材,一场小小的风寒,就可能演变成一场带走数千上万条人命的瘟疫。
刚才那股因为缴获八千战马而升起的万丈豪情,瞬间被浇得一干二净。
打赢一仗,只是开始。
怎么让这四十万人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帅帐之内,气氛凝重如铁。
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张宝、张梁、褚燕等人,此刻都低着头,一言不发。
胜利的喜悦,已经彻底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如大山般沉重的压力。
张皓将那份写满了红色“紧缺”的竹简,重重地拍在桌案上。
“诸位,都说说吧。”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仗,我们打赢了。董卓被我们打跑了,朝廷短时间内也腾不出手来对付我们。”
“但这四十万张嘴,每天都要吃饭、穿衣、用盐……这些东西,从哪来?”
“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