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林佑溪就提前来到训练场。她换上崭新的清月谷弟子服,手中攥着记满内功要点的笔记本,心里既期待又紧张——今天是她正式学习清月基础内功的第一天,也是她从“编外弟子”向“江湖武者”转变的关键一步。
“林师妹,来得挺早。”赵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深青色内门弟子服,手中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练功所需的软垫和心法口诀抄本。“今日先教你‘气沉丹田’和‘抱元守一’,这是清月内功的基础,必须扎实。”
林佑溪连忙点头,跟着赵磊走到训练场角落的空地上。赵磊将软垫铺在地上,示范着盘腿坐下:“‘气沉丹田’讲究‘自然调息,气息下沉’,你先跟着我做——吸气时,想象气息从鼻腔进入,顺着喉咙、胸口,慢慢沉到丹田;呼气时,再让气息从丹田缓缓排出,全程要放松,不要憋气。”
林佑溪学着赵磊的样子盘腿坐下,深吸一口气——可她刚一吸气,就下意识地收紧腹部、鼓起肚子,活像个刚吃饱的圆皮球。这是她在现代练腹式呼吸时养成的习惯,早已形成肌肉记忆,此刻想改却怎么也改不过来。
“停!”赵磊无奈地开口,“不是让你憋气鼓肚子,是让气息自然下沉。你这样用力,气息都堵在胸口,怎么能沉到丹田?”
林佑溪脸一红,赶紧放松腹部,重新尝试。可刚一吸气,肚子又不受控制地鼓了起来,反复几次都没成功,她憋得满脸通红,额头上渗出细汗。周围正在热身的弟子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出了声,有人还小声调侃:“这新来的师妹练的是‘鼓腹功’吧?”
苏玲听到笑声,赶紧跑过来解围:“大家别笑,林姐姐是第一次学内功,慢慢就会了。”她蹲在林佑溪身边,小声提醒,“林姐姐,你别想着‘用力吸气’,就像平时呼吸一样,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丹田就好。”
林佑溪点点头,按照苏玲说的,试着放松呼吸,不再刻意控制腹部。渐渐的,她感觉气息不再堵在胸口,而是像温水一样,缓缓流到小腹处——那里正是丹田的位置。“我好像感觉到了!”她惊喜地开口,可话音刚落,气息又散了,肚子也跟着瘪了下去。
“不错,有进步。”赵磊语气缓和了些,“气息下沉需要多练,别急,我们先学‘抱元守一’的打坐姿势。”他调整姿势,双手结“清月印”置于丹田前,肩膀放松,腰背挺直却不僵硬:“记住,要‘松肩含胸,收腹提肛’,腰背要直,但不能像门板一样硬挺,否则气息无法流转。”
林佑溪跟着调整姿势,双手结印,腰背下意识地挺得笔直——这是她在现代养成的“标准坐姿”,可在江湖内功里,这样的姿势却显得僵硬。赵磊走过来,伸出手轻轻按在她的肩膀上:“放松,肩膀别绷这么紧,像扛着东西一样。”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按压林佑溪的肩颈,帮她放松肌肉。
肩膀的酸痛感散去,林佑溪感觉气息顺畅了许多,可她还是忍不住紧张——赵磊的手贴在她的肩上,温热的触感让她有些不自在,耳朵也渐渐发烫。她赶紧闭上眼睛,假装专注于呼吸,不敢再看周围的弟子。
“好了,保持这个姿势,打坐半个时辰,感受气息在丹田的流动。”赵磊说完,便走到一旁指导其他弟子,偶尔会回头看一眼林佑溪的姿势,见她不再僵硬,便放心地移开目光。
半个时辰里,林佑溪一直专注于呼吸,虽然气息还是时有时无,却也渐渐找到了感觉。打坐结束时,她站起身,发现腿已经麻得不听使唤,差点摔倒。苏玲赶紧扶住她:“林姐姐,第一次打坐都这样,多练几次就好了。”
“谢谢你,苏玲师妹。”林佑溪揉着发麻的腿,心中满是感激。这时,赵磊走了过来,递过一本心法口诀抄本:“这是清月基础内功的口诀,你回去后多背背,明天我们继续练‘气沉丹田’,争取早日稳定气息。”
“多谢赵师兄。”林佑溪接过抄本,小心翼翼地放进布包里。她看着抄本上“气自丹田生,劲从指尖发”的口诀,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现代的肌肉记忆,尽快掌握内功,不辜负王慕华和伙伴们的期待。
回到客院后,林佑溪将心法口诀抄本摊在桌上,逐字逐句地背诵。她还拿出笔记本,画出“气沉丹田”的呼吸示意图,标注出“易错点:不要憋气鼓腹”“关键:自然放松,专注丹田”。做完这些,她又在院子里练习打坐,反复调整姿势,直到夕阳西下才停下。
晚饭时,送饭的弟子带来了王慕华的口信:“谷主说,明日会来训练场看看你的内功进度,让你好好准备。”林佑溪心中一紧——王慕华亲自来看,既是期待,也是考验。她暗下决心,今晚一定要多练一会儿,争取明天能有进步。
夜深了,客院的灯还亮着。林佑溪坐在软垫上,一边背诵口诀,一边练习呼吸。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玉佩放在手边,泛着微弱的蓝光。她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气沉丹田”,只是她内功学习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而她的现代思维,既会让她闹出更多笑话,也会成为她突破瓶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