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年正月初十,魏州城内的唐军经过五日休整,体力渐渐恢复。郭子仪与崔光远、班哲等人商议后,决定率军前往洛阳——那里是东都,城防坚固,粮草充足,且有李光弼的部队驻守,是暂时休整和重整旗鼓的绝佳地点。
当天清晨,唐军主力与祭师团的队伍离开魏州,朝着洛阳方向前进。可刚走了不到五十里,队伍便停下了——前方的道路被一群流民堵住,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手中拿着破旧的碗筷,朝着唐军士兵乞讨。
“让开!都给我让开!”几名唐军士兵不耐烦地挥舞着马鞭,驱赶着流民,“再挡路,别怪我们不客气!”
流民们吓得纷纷后退,却依旧不肯离开,一名老妇人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跪在地上,哭着哀求:“兵老爷,行行好,给我们一口吃的吧!我们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再这样下去,孩子就要饿死了!”
那孩子脸色蜡黄,嘴唇干裂,虚弱地靠在老妇人怀里,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可那几名士兵却毫无怜悯之心,其中一人甚至举起马鞭,朝着老妇人抽去:“哪来的老东西,还敢挡大军的路,找死!”
“住手!”一声厉喝从人群后传来,班哲骑着马,快步上前,一把抓住那名士兵的手腕。他看着士兵眼中的凶光,又看了看地上瑟瑟发抖的流民,心中满是怒火,“他们只是想求一口吃的,你为何要对他们下此狠手?”
那士兵认出了班哲,却依旧不服气:“班祭师,这些流民挡了大军的路,若不赶走他们,耽误了行程,谁来负责?再说,咱们自己的粮草都不够,哪有多余的粮食给他们?”
“粮草不够也不能欺负百姓!”班哲厉声说道,“咱们是唐军,是来平定叛乱、保护百姓的,不是来劫掠和欺压他们的!若连百姓都保护不了,咱们还算什么军队?”
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队伍,不少士兵都停下脚步,看向这边。郭子仪也闻讯赶来,看到眼前的景象,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是谁让你们欺负流民的?都给我退下!”
那几名士兵见状,不敢再说话,连忙收起马鞭,退到一边。郭子仪翻身下马,扶起地上的老妇人,语气温和:“老人家,对不起,让你们受委屈了。我们这就给你们分发粮食,你们别害怕。”
班哲也跟着下马,对身后的祭师们道:“阿彪师兄,你带一队祭师,去中军帐领取粮草,分发给流民;马泽师兄,你立刻搭建临时医帐,为受伤和生病的流民诊治;其余人随我一起,维持秩序,防止再出现士兵欺压流民的情况。”
“是!”祭师们齐声应和,立刻行动起来。阿彪带着人快步走向中军帐,马泽则取出药囊和帐篷,在路边搭建医帐,其余祭师则分散在流民中,安抚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排队领取粮食。
郭子仪看着忙碌的祭师们,又看了看班哲,眼中满是赞许:“班祭师,多亏了你及时制止,否则咱们真要寒了百姓的心。”
班哲叹了口气:“大帅,邺城之战惨败,百姓流离失所,本就是咱们的失职。如今若再欺压他们,只会让更多人对朝廷失望。咱们不仅要平定叛乱,更要守护百姓,这才是唐军的职责。”
郭子仪点头:“你说得对。传令下去,全军将士,若有再欺压流民、劫掠百姓者,军法处置!另外,让各营清点粮草,分出一部分,用于救济流民。”
随着命令的下达,唐军士兵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帮忙搭建帐篷,有的帮忙分发粮食,有的则去附近的山林中寻找水源。原本紧张的气氛渐渐缓和,流民们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马泽的临时医帐很快便搭建好了,流民们排着队,等待诊治。马泽坐在帐内,面前摆着药囊和熬药的炉子,他一边为流民把脉,一边叮嘱身边的少年祭师:“这个老妇人是风寒入体,给她拿些驱寒的草药,让她回去煮水喝;那个孩子是营养不良,再给他拿些小米粥,让他先垫垫肚子。”
少年祭师们点头,按照马泽的吩咐,为流民分发草药和食物。马泽则继续为下一名流民诊治,他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却没有丝毫停歇——前来诊治的流民越来越多,有的是风寒,有的是外伤,有的则是长期饥饿导致的虚弱,他必须尽快为他们诊治,才能让他们早日恢复。
时间一天天过去,唐军的队伍走走停停,每到一处,班哲都会让祭师们搭建临时医帐,救济流民。短短三日,他们便救助了两千余名流民,其中有老人、孩子,还有不少因战乱失去家园的妇女。
到了第三日深夜,唐军驻扎在一处废弃的驿站外。马泽的医帐内依旧灯火通明,他还在为最后几名流民诊治。班哲走进帐内,看到马泽脸色苍白,眼中布满血丝,双手也因为长时间抓药、熬药而微微颤抖,心中满是心疼:“师兄,你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快休息一会儿吧,剩下的交给我和少年祭师们。”
马泽摇了摇头,强撑着精神:“没事,我还能撑得住。这几名流民伤势较重,我必须亲自诊治,才能放心。”他说着,便拿起药杵,开始研磨草药,可刚磨了几下,便觉得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倒在了药炉旁。
“师兄!”班哲连忙冲上前,扶起马泽,伸手探了探他的脉搏——脉搏微弱,显然是过度劳累导致的昏迷。
“快,把马师兄抬到帐篷里休息!”班哲大喊,几名少年祭师立刻跑过来,小心翼翼地将马泽抬到旁边的帐篷里。班哲则接过马泽手中的药杵,继续研磨草药,为剩下的流民诊治。
第二日清晨,马泽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班哲正在为流民熬药,心中满是愧疚:“师弟,对不起,我没能坚持住,给你添麻烦了。”
班哲笑了笑,递过一碗温热的草药汤:“师兄,快别这么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三天三夜,你救助了近千名流民,大家都很感激你。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恢复体力,接下来的路,还需要你。”
马泽接过药碗,小口喝着,目光望向帐外——流民们正在唐军士兵的帮助下,收拾行李,准备继续跟着队伍前往洛阳。他们的脸上虽然依旧带着疲惫,却多了一丝希望。
“师弟,你说咱们能顺利到达洛阳吗?”马泽突然问道。
班哲看着帐外的流民和唐军士兵,眼中满是坚定:“会的。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守护好百姓,就一定能顺利到达洛阳。等到达洛阳后,咱们重整旗鼓,再找史思明报仇,为邺城之战的死难者讨回公道。”
马泽点头,心中也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虽然前路依旧艰难,但只要有班哲在,有祭师团在,有郭子仪这样体恤百姓的将领在,他们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走向胜利。
当天上午,唐军队伍再次出发,两千余名流民也加入了队伍,跟在唐军后面,朝着洛阳方向前进。队伍虽然变得庞大,行进速度也慢了许多,却充满了希望。班哲骑着马,走在队伍的前方,看着身边的阿彪、马泽,还有远处的郭子仪,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们能早日到达洛阳,希望百姓能早日过上安稳的生活,希望这场战乱能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