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光微亮,城市尚未完全苏醒,热搜却已炸开。
#Luna真实身份曝光#
#苏家真千金竟是顶级设计师#
#乡下土包子逆袭成国际大师?#
一条条词条如野火燎原间席卷全网。
微博服务器几近瘫痪,各大论坛刷屏不断,热搜榜首被牢牢锁定——《华夏设计年鉴》那篇专访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时尚圈、豪门圈乃至普通网民中掀起滔天巨浪。
“Luna=苏倾月”六个字,像一把利刃,划破了十八年的沉默与误解。
苏家老宅的餐厅里,阳光斜洒在长桌上,瓷碗里的白粥还冒着热气。
苏倾月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捏着小银勺,慢条斯理地搅动着米粒,神情恬静得仿佛昨夜那场震动整个家族的才艺秀、那首剖心沥血的《山茶花与泥》,都不过是寻常烟火。
她没看手机,也没理会五个哥哥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这帮人真是闲疯了,”老三苏景舟冷笑一声,把平板转向众人,屏幕上是一条高赞评论截图:“一个乡下丫头,连美术培训班都没上过,能画出‘山茶系列’?骗鬼呢!”他嗤笑,“键盘侠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十年磨一剑。”
老大苏景渊皱眉:“要不要发声明澄清?毕竟涉及名誉。”
“不用。”苏倾月轻声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她抬眸,目光澄澈而坚定,“真相不需要解释,只需要时间。”
话音未落,傅司寒从楼梯走下,一身剪裁精良的黑色西装衬得肩线笔直,冷峻面容如初雪覆松。
他径直走到她身边坐下,将手中的财经日报轻轻放在桌角,低沉嗓音如冰泉入耳:“嘉宾名单确认了。你压轴发言,主办方说……他们准备好了。”
苏倾月唇角微扬,
——国际珠宝设计创新论坛现场。
会场坐落于城市地标建筑顶层,三百六十度全景落地窗映着云海翻涌,水晶吊灯如星河垂落。
全球顶尖设计师、品牌主理人、媒体记者齐聚一堂,空气里弥漫着香水与野心交织的气息。
主持人站在聚光灯下,语气激动:“接下来,我们将迎来一位从未公开露面的传奇人物——她以东方诗意撼动西方高定界,作品拍卖价屡破纪录,业内称她为‘光影诗人’。让我们有请,神秘设计师——Luna!”
全场哗然。
闪光灯骤然亮起,镜头齐刷刷对准入口。
一道素白身影缓步而来。
苏倾月身着定制旗袍,立领盘扣,线条极简却气韵天成,袖口绣着细密的山茶暗纹,发间别着一枚手工打造的银质山茶花饰,清冷如月下初绽。
她走得不疾不徐,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晰可闻,像心跳,又像倒计时。
有人低声惊呼:“她看起来……不像作假。”
“这气质,根本不是能装出来的。”
她登上讲台,站定,目光扫过台下数百双眼睛,没有寒暄,没有辩解,甚至没有一句关于出身的话。
她只是轻轻一点遥控器。
大屏幕亮起,一段视频缓缓播放。
画面开始于一间昏黄的小屋——煤油灯摇曳,墙上贴满手绘草图,一个小女孩趴在木桌上,握着铅笔一笔一划勾勒戒指轮廓,手指冻得通红。
字幕浮现:2008年冬,南方小镇,10岁。
镜头切换:深夜书桌前,少女伏案修改电子稿,电脑旁堆满外文设计书籍,墙上的日历写满“今日目标”;再一转,巴黎后台,她戴着口罩,在模特试装间隙快速调整胸针角度,工作人员对她恭敬点头。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泛黄纸页上。
稚嫩却坚定的笔迹写着:
“我要让世界记住我的名字。”
台下寂静无声。
呼吸声都仿佛被抽离。
那一刻,没人再质疑她的来路。
那些嘲笑“乡下土包子”的声音,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主持人喉结滚动了一下,艰难开口:“请进入问答环节。”
一名白发苍苍的资深评委缓缓起身,眼神复杂:“苏小姐,或者说……Luna女士。您认为,血统和才华,哪个更能成就一位真正的设计师?”
全场屏息。
这是个陷阱般的问题——答血统,显得背离平民形象;答才华,又似否定家族背景。
苏倾月微微一笑,从容不迫。
“血统给了我姓氏,”她声音清澈,“但才华,是我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如果非要选一个答案,我会说——是坚持。”
她顿了顿,从随身携带的雕花木盒中取出一枚旧戒指。
铜丝缠绕,做工粗糙,边缘还有些毛刺。
“这是我十六岁做的第一件作品,用废料熔炼的铜丝,亲手缠了三天,送给我师父当生日礼物。”她将戒指托在掌心,灯光下竟泛着温润光泽,“它不值钱,也不符合任何美学标准。但它教会我一件事——美,源于真心。”
评委怔住。
良久,他缓缓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再抬头时,眼底竟有微光闪动。
他站起身,郑重鼓掌。
一人起立,百人跟随。
掌声如潮,由近及远,席卷整个会场。
苏倾月站在台上,逆光而立,旗袍下摆轻扬,像一只终于展翅的蝶。
她没有流泪,也没有微笑,只是静静望着这片曾将她拒之门外的世界,轻声道:“我不是谁的替身,也不是命运的棋子。我是苏倾月。”
而在后台阴影处,傅司寒倚着墙,眸色深沉如海。
他看着她一步步走上高台,看着她用最平静的方式,完成最惊心动魄的反击。
而当他看见她走下台阶,脚步微滞,睫毛轻颤,终究还是朝他这边走来时——
他迎上前,不动声色地扶住她微凉的手腕。
她靠在他肩上,极轻地叹了一声:
“其实……有点怕。”论坛结束后的后台,灯火渐熄,喧嚣如潮水退去。
走廊尽头只剩一盏壁灯幽幽亮着,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
苏倾月靠在傅司寒肩上,呼吸微颤,方才台上那番掷地有声的宣言仿佛耗尽了她所有的伪装。
她闭了闭眼,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落地:“其实……有点怕。”
傅司寒低头看她,眸色深沉。
他没说话,只是抬手,指尖轻轻探入她发间,将那枚银质山茶花发簪缓缓取下。
乌发随之垂落,如瀑般滑过肩头,带着一丝未散的暖意。
“怕什么?”他嗓音低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连苏婉柔那种盘根错节的局都能撕开,还怕几个记者刁难?”
她忍不住笑了,眼角微弯,像是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可那时候,我不是一个人啊。”她仰起脸,目光清澈,“你们五个哥哥围在我身边,像五座山一样挡着风雨。爸妈哪怕一开始迟疑,最后也站在我这边。还有你……从不问我为什么,只说‘我信’。”
傅司寒凝视着她,喉结微动。
灯光斜照,勾勒出她侧脸柔和的轮廓,可他知道,这张看似温婉的面容之下,藏着怎样一颗历经风霜、不肯低头的心。
“现在也不是一个人。”他低声道,指腹轻轻擦过她冰凉的手背,“但这一次,是你自己走上台的。没有谁替你开口,也没有谁为你撑场。全世界都在等你出丑,而你——”他顿了顿,眼中浮起一抹近乎骄傲的光,“用一段视频,一句话,一枚破铜戒指,让他们全都闭了嘴。”
苏倾月怔住,心跳漏了一拍。
她原以为自己足够冷静,可在这一刻,在这个男人低沉而笃定的声音里,竟生出几分恍惚。
她不是不害怕。
她是怕辜负——怕那些年煤油灯下的执笔,怕师父临终前那一句“别丢了名字”,怕所有为她挺身而出的人,最终因她不够强大而失望。
可现在,她听见了掌声。
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不属于怜悯或愧疚的掌声。
她终于,凭自己赢了一次。
她轻轻靠回他怀里,不再掩饰那一瞬的脆弱。
而在城市另一端,警局重案组办公室。
屏幕还停留在论坛直播回放的最后一幕:苏倾月站在聚光灯下,旗袍翻飞,声音清冷而坚定——“我不是谁的替身。”
苏景行静静看着,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鼠标边缘。
良久,他伸手,点了暂停,画面定格在妹妹转身离台的瞬间。
他沉默地锁屏,手机倒扣在桌上。
身旁年轻警员感慨:“苏队,你妹真是……太飒了!没想到Luna居然是她,这反转比我们破案还刺激。”
苏景行淡淡扫他一眼,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以后谁再说她靠背景吃饭,让他先看完那段视频再开口。”
警员缩了缩脖子,不敢接话。
窗外夜色浓稠,霓虹闪烁,城市的光污染遮蔽了星空,却照不进某些深埋的角落。
苏景行起身走到档案柜前,拉开最底层抽屉,取出一个未拆封的牛皮纸信封。
是门卫今早转交的,寄件人空白,邮戳模糊。
他拆开,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仁和医院产科走廊,夜里,一名年轻护士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身影昏暗,背后拉长的影子诡异地扭曲着,像某种潜伏已久的恶鬼。
照片背面,一行潦草手写字迹刺入眼帘:
“林秀兰不是主谋。”
空气骤然凝滞。
苏景行瞳孔微缩,指节捏紧照片边缘,几乎要将其撕裂。
林秀兰——当年负责苏家新生儿登记的夜班护士,十五年前因“私自调换婴儿”被判刑三年,出狱后失踪。
案件早已结案,证据链完整,舆论平息。
可这封匿名信……是谁写的?为什么要现在出现?
他猛地抓起手机,拨通技术科电话,声音冷得如同淬火钢刃:“我要调十五年前仁和医院的夜班排表,全部纸质与电子记录。另外,查当年监控存储服务器的物理位置——我要知道数据有没有被远程访问或删除痕迹。”
电话那头迟疑:“苏队,这案子……不是早就结了吗?”
“结案?”他冷笑一声,目光落在照片上那道诡异的影子,低声喃喃,仿佛自语,又似宣判——
“未必。”
镜头缓缓拉远,窗外夜色沉沉,乌云压顶,仿佛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正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