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布尔干河补给中心的胜利,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盟军高层激起了远超预料的波澜。一份由坎贝尔中校亲自撰写、充满赞誉与详细战果汇报的电文,直接呈送到了蒙哥马利将军的案头。报告中不仅高度评价了“东方旅”在攻坚战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更以极大的篇幅描述了那支“临时航空队”在关键时刻,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扭转战局的壮举。
数日后,一份来自第8集团军司令部的正式嘉奖令,伴随着又一笔丰厚的佣金和一批额外拨付的紧缺物资(尤其是航空燃油和零配件),送达了“东方旅”位于后方的新休整营地。随嘉奖令一同到来的,还有一封蒙哥马利将军以私人名义写给林晓的简短信函,信中除了例行褒奖,更特意提及“对贵部所展现之空地协同之创新思维深表赞赏”。
这份来自北非盟军最高指挥官的直接肯定,如同给整个队伍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营地里的气氛热烈,队员们谈论着那场战斗,谈论着查理的惊险迫降,也谈论着未来。
然而,在营地一角的临时机库(由几个大帐篷拼接而成)里,气氛却截然不同。查理脸上没有多少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没有因嘉奖而得意,他正蹲在那架hs 123的残骸旁,脸上混合着心痛、不甘和一种技术狂人特有的执着。飞机尾翼被那幽蓝光束撕裂的伤口触目惊心,内部的线路和结构暴露在外,如同被巨兽啃噬过。
“只差一点……只差一点我们就成功了!”查理用力拍打着冰冷的金属蒙皮,声音沙哑,“如果我们有自己的飞机,不是这些拼凑起来的破烂!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训练,有完善的保障!我们根本不用怕那该死的蓝光!我们可以从天上把德国佬的乌龟壳彻底砸烂!”
他的吼声在帐篷里回荡,引得旁边正在整理从维修所废墟中收集来的“破烂”的技术队员们纷纷侧目。
林晓静静地站在帐篷入口,听着查理的宣泄。他没有打扰,目光扫过那堆充满未知的装置残骸,又落在那架伤痕累累的hs 123上。贾布尔干河之战,地面部队的惨胜与空中支援那惊心动魄的“首秀”和悲壮迫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清晰地认识到,在这个日益依赖立体作战的战场上,没有制空权,或者说,没有哪怕一点点空中反击和侦察的能力,他们就像缺了一条腿的巨人,再能打,也终将陷入被动。
坎贝尔中校的赞扬,蒙哥马利的嘉奖,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们依赖的空中支援,要么来自盟军(不可控且时有延误),要么就是查理这种拿命去拼的、极其不稳定的“一次性”手段。
查理发泄完,颓然地坐在地上,抓起一把沾满油污的沙子,又无力地松开。“林,我们不能再这样了。下一次,运气不会总站在我们这边。那蓝光……这次打的是飞机,下次可能就直接照在我们头上了!”
林晓走到他身边,也蹲了下来,捡起一块从hs 123残骸上掉落的、带着焦痕的零件,在手中掂量着。
“你说得对,查理。”林晓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不能总是指望别人,也不能总是拿弟兄们的命去赌运气。我们需要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拳头,长在天上。”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帐篷里所有的技术队员和闻讯围过来的雷诺、赵刚等人。
“从今天起,‘东方旅’航空队,正式成立!不再是临时凑数,而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晓的声音提高,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查理,由你全权负责。我给你最大的权限,需要什么,列清单!需要什么人,去挑!我们现在有钱,有渠道,还有……”他指了指那堆从德军维修所搬回来的“破烂”,“……这些可能藏着秘密的东西。”
他看向赵刚:“老赵,优先保障航空队的物资采购,尤其是燃油、零配件和工具。不要怕花钱。”
他又看向雷诺:“雷诺,从各队里挑选脑子灵光、手脚麻利、不怕高的小伙子,补充给查理当地勤和预备飞行员。”
最后,他看向那堆残骸和那架破飞机:“查理,你的任务,不只是修好这堆破烂。你要研究它们,吃透它们,用我们能搞到的一切,哪怕是垃圾,也要给我攒出几架真正能打仗、能侦察、能保命的飞机来!我不要求它们能打败德国空军,但我要求它们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这番话,如同点燃了干柴。查理猛地抬起头,眼中的颓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和前所未有的干劲!“明白!林!你放心!就算是用罐头盒和自行车链条,我也要给你拼出能飞的家伙来!”
雷诺和赵刚也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们深知制空权的重要性,之前是条件所限,如今有了资金和指挥官的明确支持,这条路必须走下去。
“可是,头儿,”皮埃尔挠了挠头,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咱们去哪搞飞机啊?总不能老是靠捡德国佬的破烂吧?而且,飞行员呢?就查理一个光杆司令?”
林晓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飞机来源,oSS和自由法国那边应该都有些路子,黑市也可以想办法。至于飞行员……查理,你那个在敦刻尔克认识的前法国空军战友,不是据说在北非某个自由法国的训练基地吗?想办法联系他!还有,我们队伍里难道就找不出几个有胆量上天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沉:“记住,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支规模庞大的空军,而是一支精干、致命、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空中尖刀’。哪怕只有两三架飞机,只要运用得当,关键时刻就能救我们的命,或者,要了敌人的命!”
“我们需要自己的空军!”——这个目标,在此刻被正式确立。它源于查理的执念,源于林晓对战场态势的清醒认知,更源于对那未知蓝色能量和怀中羊皮卷所代表威胁的未雨绸缪。营地的一角,很快响起了比以往更加密集和持久的金属敲打声和技术争论声。一支稚嫩却充满野心的翅膀,正在北非的沙漠与废墟中,艰难地开始孕育。东进之路,因为这支尚在蓝图中的空军,增添了一份对天空的渴望,也多了一份应对未来危机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