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白雀走后好几日,张远心里那股郁气仍未散尽。

他站在封龙书院的土坯墙前,看着几个孩子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歪歪扭扭的“黄天”二字。

旁边还围着几个小声念着“仙师保佑”的村民,眉头不由得拧成了疙瘩。

太平道的渗透,他早有预料——连朝廷都有人入教,何况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

可亲眼瞧见自己苦心教了半年的少年,转头就对着白雀离去的方向磕头,那种无力感,比打了场败仗还难受。

“他们心里是敬我的,”张远低声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可他们不懂什么叫‘人人平等’,不懂‘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在他们眼里,能治病、能分粮的,就是神仙。”

“先生是在忧心太平教的事?”刘兰抱着一摞写满字的竹简走过来,轻声问道。

张远转头看她,这小姑娘眉眼清亮,眼里没有对天神的敬畏,只有对知识的渴求。

他忽然明白,自己为何总愿意多教她些东西——在这蒙昧的世道里,她就像株迎着光生长的幼苗,带着一股打破旧俗的韧劲。

“你怎么看?”张远问。

刘兰放下竹简,想了想道:“就像先生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百姓信太平教,是因为受过恩惠,硬要禁止,只会适得其反。

但也不能不管,得让他们知道,除了求黄天上神,靠自己的双手也能过日子。”

“说得好。”张远欣慰点头,“只要不影响大局,就先看着。

真要出了乱子,再收拾不迟。”

他心里其实还有句话没说——太平道根基虽深,可教义里的“太平”终究是空中楼阁,等百姓发现信黄天上神填不饱肚子,自然会回头看脚下的路。

沉默片刻,张远忽然道:“刘兰,你手头的账册先交给旁人,往后多跟着我。”

刘兰一愣:“先生是要……”

“我教你些东西。”张远望着远处的山,声音低沉,“这世道乱,谁也说不准明天会怎样。

多个人懂这些道理,将来就多一分底气。”

他没明说,这是在为自己找个“继承者”——万一哪天他不在了,总得有人把这“启蒙”的火种传下去。

刘兰用力点头:“嗯!我一定好好学!”

想通了关节,张远反倒平静下来。

他反思这些日子的疏漏:除了最初跟着他的那几十个孩子,后来加入的百姓和少年,他大多只在集会上泛泛而谈,从未真正系统地教过什么。

孩子们听不懂“人民史观”,百姓不明白“公天下”,归根结底,是他自己没把“教育”这件事做扎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啊。”张远长叹一声,随即眼里燃起劲来,“其他事都放放,先把这书院办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张远几乎泡在了教育上。

孙轻、典韦他们忙着练兵、开荒,见他整日趴在竹简上写写画画,虽有些不解,却都默契地没去打扰——他们信张远,知道他做的事,定有深意。

张远先编教材,把知识分成三大块:基础能力教识字、算数、画图。

自然知识讲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成因,历史知识则从三皇五帝讲到秦汉,重点说“朝代更替,从来不是天命,是民心”。

刘兰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帮着誊抄、核对,偶尔还能提出些想法:“先生,孩子们不认字,不如把算数编成歌谣?”

张远眼睛一亮:“好主意!就编‘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既好记,又能学数!”

教材编得差不多了,他把最初跟着的三四十个少年(多是十三到十六岁)集中起来培训。

这些孩子跟着他最久,底子最好,张远按他们的特长分组:擅长算数的去教基础班,喜欢琢磨草木的去学自然知识,记性好的跟着背历史。

等老师们“出师”,封龙书院就热闹起来了。

土坯房里堆着几大堆柴火,烟雾缭绕中,少年班的孩子跟着老师念字:“人、口、手……”

儿童班的小家伙们则围在火堆旁,听老师讲“太阳是个大火球,不是神鸟”。

一千多个孩子,十几个老师,按课表上课,虽然条件简陋,书声却能传出老远。

张远每天穿梭在各个班级,一会儿教老师怎么用小棒教算数,一会儿蹲在地上给孩子们画“地球是圆的”示意图。

有孩子问:“先生,天不是圆的吗?地不是方的吗?”

他就笑着解释:“就像咱们站在山上,看着路是平的,其实啊,地球是个大圆球……”

过了些日子,他又去了紫云山。

苏义他们找了个宽敞的天然洞穴,挂上“紫云书院”的木牌,里面同样坐满了孩子。

张远看着洞里的火把照亮一张张求知的小脸,心里踏实了不少。

寒冬过去,春风渐起时,张远决定搞一次“阶段性考察”。

他没弄试卷——几个月下来,孩子们能认的字有限,提笔写字都难。

考察少年班时,他坐在土台上,让孩子们一个个上来:“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能算‘三加五等于几’吗?”

“知道月亮为什么会圆会缺吗?”

“说得出三个朝代的名字吗?”

一圈问下来,过半孩子答不上来,有的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

张远心里叹气:“教育之路,果然漫长得很。”

但也有惊喜。一个叫石头的少年,不仅能写三十多个字,还能算简单的乘法,说起“夏商周”更是头头是道。

张远摸着他的头笑道:“不错,将来能当先生。”

石头红着脸,使劲点头。

儿童班就宽松多了,张远让他们围成圈,谁能背出“算数歌谣”,谁能说出“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就奖励一块糙米饼。

小家伙们争着举手,叽叽喳喳的,像群小麻雀。

忙完考察,张远累得倒头就睡,醒来时却觉得浑身是劲。

这些日子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他们瞧见张远冻红了手还在教孩子写字,瞧见他把自己的口粮省给书院当奖励,心里的敬意又深了几分。

路上遇见,不再是弯腰行礼,而是挺直腰杆喊“先生好”,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比任何口号都管用。

这天,孙轻兴冲冲地跑进来:“先生,苏双和张世平送马来了!三十匹,都是好马!”

张远正拿着刘兰抄的“学生名册”,闻言笑了笑:“知道了,让刘菊去接吧,她先管着。徐晃忙不过来。”

孙轻愣了愣:“先生不去看看?”

“不去了。”张远指着名册,“这里的事,更重要。”

窗外,书院的书声又传了进来,清脆得像春芽破土。

张远知道,这点知识改变不了眼下的乱世,但只要这些孩子能明白“人能胜天”的道理,能学会靠自己的双手过日子,总有一天,这声音会盖过神佛的呢喃,盖过战火的喧嚣。

而他要做的,就是守着这火种,等它燎原。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