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青石镇,林家有机种植基地里的草莓苗冒出嫩绿的新芽,智能化加工厂的机器轰鸣着开启新一年的生产。随着企业转型成果日益显着,家族的实力不断增强,但父亲的眉头却时常紧锁。这天,他在家族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让大家深思的问题:“咱们的企业赚钱了,日子好过了,是不是应该为乡亲们、为社会做些什么?”
父亲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祖父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说道:“咱们林家世代生活在青石镇,乡亲们在咱们困难的时候帮过不少忙。现在企业发展好了,确实应该回报乡亲们,这是‘善’字家训的体现。”曾祖也附和道:“做人不能忘本,企业也一样。赚钱不是唯一的目的,能为社会做些实事,才是真正的本事。”
苏晚想起去年冬天走访周边村庄时的情景:“我上次去山那边的石头村,看到村里的小学教室窗户破了,孩子们冬天上课冻得瑟瑟发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还有几户贫困户,日子过得很艰难。咱们要是能帮他们一把,也是积德行善。”林文博也说:“现在国家提倡乡村振兴,咱们企业作为本地的龙头企业,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经过两天的深入讨论,家族成员达成共识:将公益事业作为家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经营同步推进。父亲强调:“公益不是一时兴起的善举,而是要长期坚持的事业。我们要结合企业的优势和社会的需求,确定重点关注的领域,让每一分公益投入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最终,家族确定将教育、扶贫、环保作为公益事业的三大重点领域。
教育公益行动率先启动。家族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青石镇及周边村庄的中小学。父亲带领团队走访了镇中心小学、石头村小学等5所学校,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困难和学生的需求。针对石头村小学教室破旧、教学设备落后的问题,家族决定投入50万元对学校进行翻新改造,更换门窗、修缮屋顶、平整操场,还捐赠了电脑、投影仪、图书等教学设备。
施工期间,林文博经常到现场查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苏晚则组织企业员工和志愿者到学校开展“爱心课堂”活动,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讲述家族故事和励志事迹。当崭新的教室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纷纷向工作人员道谢:“谢谢叔叔阿姨,我们终于有温暖明亮的教室了!”校长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说:“太感谢林家企业了,你们为孩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孩子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除了改善办学条件,家族还设立了“林家助学基金”,每年拿出20万元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基金不仅覆盖小学到高中阶段,还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给予每年5000元的资助,直到他们大学毕业。家住青石镇的林晓梅是首批受助学生之一,她父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困难,但她学习成绩优异。拿到助学金时,她激动地说:“谢谢林家叔叔阿姨的帮助,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像你们一样帮助别人。”
扶贫公益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家族对青石镇及周边村庄的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摸排,建立了贫困户档案,根据不同家庭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安排他们到企业工作,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
石头村的贫困户王大叔,妻子常年患病,孩子正在上学,家庭负担沉重。家族安排他到种植基地工作,负责草莓大棚的日常管理,并派李阳对他进行技术指导。王大叔学习认真,工作勤奋,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家庭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他感激地说:“林家企业给了我一份稳定的工作,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族定期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并承担他们的医疗费用,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环保公益行动与企业的绿色发展理念相辅相成。家族投入30万元在种植基地周边修建了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回收站,对企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污水、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同时,组织员工开展“绿色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到青石镇的街道、河流、山坡进行环境整治,种植树木花草。
在一次植树活动中,林思远也跟着大人们一起种树,他累得满头大汗,却依然干劲十足:“爸爸,我们种了这么多树,青石镇会变得更漂亮吧?”父亲笑着说:“是啊,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让家乡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经过不懈努力,种植基地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还吸引了不少鸟类前来栖息,成为了青石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确保公益事业的规范、高效开展,家族成立了“林家公益基金会”,由苏晚担任秘书长,负责公益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监督。基金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公益资金的募集、使用和审计进行全程把控,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同时,基金会还定期向社会公开公益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家族的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县领导在考察林家企业时,对家族的公益事业给予了高度评价:“林家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教育、扶贫、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周边的乡亲们也对林家企业赞不绝口:“林家是咱们青石镇的好榜样,他们心里装着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
随着公益事业的深入开展,家族成员的公益意识也不断增强。大家纷纷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有的捐款捐物,有的参加志愿者服务,形成了浓厚的公益氛围。林文博说:“以前觉得赚钱是最重要的,现在才明白,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是金钱无法比拟的。”刘敏也说:“公益让我们的企业更有温度,也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祖父看着家族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欣慰地说:“‘善’字家训在咱们这一代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做公益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心安,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只要咱们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曾祖也说:“企业越大,责任越大。咱们要把公益事业一直做下去,让林家的‘善’文化影响更多的人。”
这天,林家公益基金会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是受助学生林晓梅写来的。信中说她在学校里不仅努力学习,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在信中写道:“是林家叔叔阿姨的帮助让我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我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将来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父亲把信读给大家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林家企业的大门上,“勤、诚、善”三个大字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醒目。家族成员们站在门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乡亲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使命感。他们知道,公益事业的道路还很长,但只要坚守“勤、诚、善”的家训,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公益事业做得更好,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让爱心和温暖传递下去,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