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青石镇,枫叶染红了枝头,林家大宅的客厅里暖意融融。家族博物馆筹建完成后,父亲提议召开一场家训研讨会:“‘勤、诚、善’是咱们林家传了五代的家训,但时代在发展,咱们得让家训跟上脚步,赋予它新的意义。今天咱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聊聊,看看在当下社会,这三个字该怎么解读。”
全家人围坐在红木圆桌旁,桌上泡着热气腾腾的菊花茶。高祖坐在轮椅上,虽然话不多,但眼神里满是期待;祖父和曾祖早已把家训刻在心里,准备分享自己的见解;我和苏晚作为年轻一代,也有不少新的想法;林思远虽然年纪小,但也搬了个小板凳坐在祖父身边,认真地听着。
研讨会由父亲主持,他率先开口:“咱们先从‘勤’字说起吧。高祖那辈,‘勤’就是起早贪黑打铁,靠一双手养活全家;祖父那辈,‘勤’是抗战时奔波送情报,战后辛勤耕作;到了我这辈,‘勤’是返乡创业时日夜操劳,把种植基地做起来。但现在不一样了,科技发展这么快,大家觉得‘勤’还应该包含什么?”
我接过话茬:“爸,我觉得现在的‘勤’不仅是身体上的勤劳,更要‘勤学习’。就像咱们的种植基地,以前靠经验种地,现在得学现代农业技术,比如智能灌溉、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不然就会被淘汰。我最近在网上学了不少农业课程,还关注了很多农业专家的账号,学到了不少新知识,用来改进基地的管理,效果特别好。”
苏晚也补充道:“没错,‘勤创新’也很重要。咱们家的农产品以前都是直接卖给收购商,利润低。后来我和阿哲琢磨着做深加工,开发了草莓酱、葡萄汁,还设计了精美的包装,在网上卖得特别好。这就是靠创新把‘勤’的价值发挥得更大。要是还守着老办法,就算再勤劳,收益也上不去。”
祖父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你们说得有道理。以前我觉得‘勤’就是下力气干活,现在看来,光有蛮力不行了。就像思远学打铁,不光要勤练手法,还要勤动脑筋,想想怎么把铁打得更精致、更实用。上次他就问我,能不能在铁勺上刻点花纹,让勺子更好看,这就是小孩子的创新想法啊。”林思远听了,骄傲地挺起小胸脯:“爷爷,我以后还要发明新的打铁工具,让打铁更轻松!”
接下来聊“诚”字。曾祖喝了口菊花茶,缓缓说道:“以前咱们家‘诚’就是做生意不缺斤短两,待人真诚。你高祖打铁,打出的农具都比别人家的厚实,乡亲们都愿意来买;我记账,每一笔都清清楚楚,从不糊弄人。这是咱们的本分。”
父亲接过话头:“曾祖说得对,但现在‘诚’的范围更广了,尤其是‘诚信经营’。咱们的种植基地现在规模大了,要和很多商家合作,签订合同就得严格遵守,不能违约。上次有个客户想要提前收货,愿意加钱,但咱们的草莓还没成熟,我还是拒绝了。宁愿少赚点钱,也不能砸了‘林家农场’的招牌。还有食品安全,咱们绝不打农药、不催熟,每一批产品都要经过检测,这就是对消费者的‘诚’。”
我补充道:“在人际交往上,‘诚信待人’也很重要。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在网上交流,但诚信还是基础。上次我在网上采购农资,遇到一个供应商,说产品是进口的,结果送来的是国产的。我不仅退了货,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农户,提醒大家注意。反过来,咱们对别人诚信,别人也会信任咱们。现在很多客户都是回头客,就是因为相信咱们的人品和产品。”
林思远虽然不太懂商业上的事,但也举起小手说:“我知道,‘诚’就是不撒谎。上次我不小心把小伙伴的玩具弄坏了,我主动道歉,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新的给他,妈妈说我做得对,这就是诚信。”全家人听了,都笑着点点头,祖父说:“思远说得好,‘诚’就是从这些小事做起的。”
最后聊“善”字。高祖终于开口了,声音虽然沙哑,但很有分量:“以前咱们家的‘善’就是帮衬乡亲,谁家有困难就伸把手。你曾祖当年经常把粮食分给吃不饱饭的邻居,你祖父抗战时冒着危险救八路军战士,这都是‘善’。”
苏晚说:“高祖说得对,但现在的‘善’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参与‘公益事业’。上次村里的小学需要翻新教室,我和阿哲带头捐了钱,还发动基地的员工一起捐。虽然钱不多,但也是咱们的一份心意。还有,咱们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带着孩子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给他们送点水果、表演节目,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关爱他人。”
父亲也说:“‘善’还应该包括‘社会责任’。咱们的种植基地带动了村里几十户乡亲致富,但还不够。以后咱们可以免费给乡亲们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帮助更多人增收。另外,环保也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咱们基地要做好垃圾分类、废水处理,不能破坏环境。只有咱们生活的地方变好了,大家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我接着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咱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做一些公益。比如参加网上的众筹活动,帮助那些生病的孩子;还可以把家里的旧衣服、旧书本捐给山区的孩子。上次我整理思远的绘本,捐了二十多本,看着孩子们收到书时的照片,心里特别温暖。‘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做。”
研讨会进行了一下午,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最后,父亲总结道:“今天大家说得都很好,让‘勤、诚、善’这三个字有了新的内涵。咱们把这些新解读整理出来,写在家训手册上,以后传给后代子孙。‘勤’是勤学习、勤创新、勤实践;‘诚’是诚信经营、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善’是乐善好施、参与公益、承担社会责任。希望咱们每一代人都能记住这些,把家训传承下去,并且不断赋予它新的意义。”
会后,苏晚把大家的发言整理成文字,打印出来,装订成一本《林家家训新时代解读》。祖父在扉页上写下:“五代传承‘勤诚善’,新时代里谱新篇。”曾祖把手册拿给高祖看,高祖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字迹,眼里满是欣慰。林思远也拿到了一本小开本的手册,他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还是认真地翻看,嘴里念叨着:“勤学习、诚信待人、做公益……”
没过多久,父亲把家训的新时代解读刻在了家族博物馆的墙上,旁边还配上了大家讨论的照片。来参观的乡亲们看到后,都纷纷称赞:“林家的家训不仅老传统没丢,还跟上了新时代,真是了不起!”有个年轻人说:“我也要把这些记下来,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幼儿园的老师听说了林家的家训研讨会,特意带着孩子们来博物馆参观,让林思远给大家讲解新解读的家训。林思远站在墙前,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大声地说:“‘勤’就是要多学习、多思考;‘诚’就是不撒谎、守信用;‘善’就是要帮助别人、爱护环境。”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纷纷说要向思远学习。
晚上,林思远躺在床上,缠着我给他讲家训的故事。我给他讲了高祖打铁助人的故事,讲了祖父抗战守诚信的故事,讲了父亲创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故事。思远听着听着,眼里满是崇拜:“爸爸,我以后也要像长辈们一样,做一个勤劳、诚实、善良的人,还要用新的方法把家训传下去。”我摸了摸他的头,说:“好,爸爸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到。”
家训的新时代解读,不仅让林家的传统精神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勤、诚、善”不再是简单的三个字,而是指引林家前进的灯塔。它告诉我们,既要坚守传统的根,也要拥抱时代的变化;既要做好自己的事,也要关心他人、回报社会。相信在新家训的指引下,林家的后代子孙一定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家族的精彩篇章,让“勤、诚、善”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温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