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襄阳城的气氛愈发紧张。元兵的大军已在城外十里处扎下营寨,营火连绵数里,夜里能清晰听见他们的呐喊声,城墙上的守军几乎昼夜不休,紧盯着城外的动静。
沈清辞每天的生活都非常充实,他不仅要负责巡查城墙,确保城市的安全,还要跟着郭靖学习带兵之法。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发现郭靖虽然出身于江湖,但却对兵法有着深刻的理解。
郭靖排兵布阵时,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他的军队井然有序,行动迅速而高效。而且,郭靖对待士兵和百姓都非常温和,他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困难,无论是谁遇到了问题,他都会亲自过问并尽力解决。
这种行为让沈清辞对“侠之大者”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意识到,一个真正的侠客不仅仅要有高超的武功,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人心,能够承担起责任。郭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
沈清辞开始明白,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强大的实力,还要有一颗善良、关爱他人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士兵和百姓的真心拥护,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伟大的侠客。
这天午后,沈清辞正在西城墙上教几个年轻士兵练习“浣心剑”的基础招式,忽然看见远处的官道上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个穿紫色衣裙的女子,骑着一匹白马,身后跟着几十个穿青衣的弟子,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药箱。
“是绝情谷的人!”沈清辞眼睛一亮,连忙朝着城下喊道,“晚晴,你师父来了!”
正在城下检查防御工事的林晚晴听到喊声,抬头一看,立刻笑着跑向城门。没过多久,那队人马就到了城下,守城的士兵打开城门,将他们迎了进来。
“师父!”林晚晴跑到紫裙女子身边,撒娇似的拉住她的手。
那女子看起来三十多岁,容貌清丽,气质温婉,正是绝情谷谷主苏婉清。她摸了摸林晚晴的头,笑道:“傻丫头,这段时间辛苦你了。郭大侠在哪里?我带了谷里的药材和弟子,来支援襄阳。”
“师父,我带您去见郭大侠!”林晚晴拉着苏婉清,朝着城主府走去。沈清辞也跟了上去,他很好奇,能教出林晚晴这样厉害的弟子,苏婉清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到了城主府,郭靖正在和几位将领议事,见苏婉清来了,立刻起身相迎:“苏谷主,多谢你亲自赶来支援,襄阳百姓感激不尽!”
“郭大侠客气了。”苏婉清拱手道,“家国大义面前,江湖儿女岂能置身事外?我带了谷里的三百斤伤药和二十个弟子,弟子们都懂医术,既能上阵杀敌,也能医治伤员。”
郭靖大喜,连忙让人安排绝情谷的弟子住下,又让人把伤药送到医馆。沈清辞看着苏婉清,忍不住问道:“苏谷主,您的武功一定很高吧?晚晴的剑法那么厉害,都是您教的吗?”
苏婉清笑了笑,看向沈清辞:“你就是沈沧澜的儿子沈清辞吧?我听说你带着《江防图》千里迢迢赶来襄阳,还杀了元兵的先锋官巴图,是个有勇有谋的少年。晚晴的剑法确实是我教的,不过她性子急,剑法虽快,却少了点沉稳,以后还要多向你学习。”
沈清辞有些不好意思:“苏谷主过奖了,我还有很多要学的。”
就在这时,一个卫士匆匆跑来:“郭大侠,城外又来了一队江湖人士,说是‘武当派’的弟子,还有‘丐帮’的长老,想进城支援咱们!”
“太好了!”郭靖激动地站起来,“走,咱们去城门迎接!”
沈清辞和林晚晴紧跟在郭靖身后,一同走到城门处。远远望去,只见城外站着几十个人,他们或站或立,神情各异。
在这群人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为首的那两个人。其中一人身着一袭道袍,袍袖随风飘动,更显其仙风道骨。他年纪约摸四十来岁,面容清癯,气质儒雅,手中握着一把拂尘,轻轻挥动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空气中流转。
而站在他身旁的,则是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老乞丐。这老乞丐虽然衣着寒酸,但却丝毫不影响他那锐利的眼神。他手中握着一根打狗棒,棒身油光发亮,显然是经常使用。
沈清辞定睛一看,心中暗惊:“这两人莫非就是武当派的玄真道长和丐帮的鲁长老?”他曾听闻过这两人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玄真道长,鲁长老,你们可来了!”郭靖走上前,拱手道。
玄真道长笑道:“郭大侠坚守襄阳,我武当派岂能坐视不理?我带了二十个弟子,都是门派里的精锐,愿与郭大侠共守襄阳。”
鲁长老也哈哈笑道:“没错!咱们丐帮弟子遍布天下,元兵欺负到家门口了,咱们怎么能不帮忙?我带了五十个丐帮弟子,还有不少百姓捐的粮食,都拉在后面的马车上了!”
郭靖看着城门外的江湖人士,又看了看后面马车上的粮食,眼眶有些湿润:“多谢各位江湖同道,多谢各位百姓!有你们在,咱们一定能守住襄阳!”
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的江湖人士赶来襄阳支援——有峨眉派的女弟子,有昆仑派的侠客,还有不少散落在各地的江湖好手,他们有的带了伤药,有的带了粮食,有的则是孤身一人,只为了守护襄阳,守护汉人江山。
城里的百姓也被感染了,不少年轻力壮的百姓主动报名,想加入守城的队伍;妇女们则自发组织起来,在医馆里帮忙洗衣做饭,照顾伤员;孩子们也拿着小旗子,在城墙上给士兵们加油打气。
沈清辞看着这一切,心里暖暖的。他以前觉得江湖是打打杀杀,是快意恩仇,可现在他明白,江湖更有一种“家国大义”的情怀——当山河破碎,百姓受难时,不管是名门正派的弟子,还是无名无姓的江湖人,都会挺身而出,为了守护共同的家园而战。
这天晚上,沈清辞和林晚晴一起在城墙上巡查。夜里的风很凉,吹在脸上像刀子一样,可两人却不觉得冷。
“清辞,你说咱们能守住襄阳吗?”林晚晴忽然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
沈清辞看着城外元兵的营火,又看了看城里的灯火,坚定地说:“能!你看,有郭大侠在,有苏谷主、玄真道长他们在,还有这么多百姓和江湖人士,咱们一定能守住!”
林晚晴笑了笑:“嗯,我也觉得能。以前我在绝情谷的时候,师父总跟我说,江湖人要心怀大义,那时候我不懂,现在我懂了——大义不是嘴上说说,是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是要为百姓挡风遮雨。”
沈清辞点头:“我父亲也跟我说过,侠客的根是脚下的山河,是身边的百姓。以前我觉得这句话太重,现在我觉得,这是侠客最该担起的责任。”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林晚晴忽然指着远处的天空:“你看,今天的月亮好圆啊。”
沈清辞抬头看去,只见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月光洒在襄阳城的城墙上,也洒在两人身上,驱散了几分冬夜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