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充满威胁的陌生信息,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流量带来的短暂喜悦,将沈星澜拉回现实。退缩只会让对方更加肆无忌惮,她需要更快地站稳脚跟,将关注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力量。直播卖货,这个念头一旦变得清晰,就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第一幕:决策与筹备
“直播?”晚饭时,当沈星澜将这个想法小心翼翼地提出来,外婆拿着筷子的手顿了顿,脸上满是困惑与担忧,“囡囡,那是不是又要对着镜头?会不会……”她没说完,但沈星澜懂她的意思——会不会又引来那些不好的事情,那些伤人的话语。
一直沉默抽烟的外公,却在此时磕了磕烟斗,声音沉稳:“我看行。”他看向沈星澜,目光里是经历过风浪后的通透,“咱们东西好,不怕人看。总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了。你想做,就试试,家里支持你。”
外公的话像定海神针,驱散了沈星澜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外婆看看外公,又看看眼神坚定的外孙女,最终也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沈星澜的手背。
决心已下,接下来是紧锣密鼓的筹备。沈星澜没有选择粉丝基数更大的主流平台,而是挑选了一个以分享生活、兴趣社群为主,电商功能正在发展的新兴平台“慢生活”。这里氛围相对温和,与她想要打造的“星火农园”品牌调性也更契合。
她重新整理了小小的仓库,清点可售卖的存货。灵泉空间产出的“极品”她不敢动,但外面菜地里那些用稀释灵泉水浇灌、品质远超普通蔬菜的黄瓜、樱桃萝卜和快菜,数量已然可观。外婆按照古法腌制的、加入了一点灵泉“浸润水”的酱菜,也开了一小坛尝过,味道层次丰富得让人惊叹,成了她准备推出的“秘密武器”。还有那些吸收了灵泉水、蛋壳坚硬、蛋黄橙红的鸡蛋,也被她仔细擦拭干净,放入定制的简易包装盒。
定价是个难题。她参考了市面上的高端有机蔬菜价格,又结合自家产品的卓越品质,定了一个中上的价位。她深知,第一步,口碑比销量更重要。
直播设备简陋,只有手机和一个小三脚架。她反复调试角度,最终将背景选定在收拾得整洁有序的堂屋,身后是挂着的那幅她和外婆的合影,面前的原木桌上,铺着外婆手织的蓝色土布,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待会儿要展示的农产品,翠绿、鲜红、橙黄,色彩饱满,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她没有做任何预告,决定以一种猝不及防的、近乎莽撞的方式,开启这第一次尝试。
第二幕:屏住呼吸的第一次
选定在一个周二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棂,在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沈星澜深吸一口气,摒弃了所有属于“明星沈星澜”的表情管理,只带着一丝属于“农人沈星澜”的质朴和紧张,点开了直播按钮。
没有滤镜,没有浓妆,她穿着最简单的棉麻衬衫,头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颊边。镜头对准她和桌上的农产品,她调整呼吸,轻声开口:“大家好,我是星火农园的星澜。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自家种的一点蔬菜和鸡蛋。”
她的声音起初还有些微的颤抖,但当她拿起一根顶花带刺、笔直匀称的水果黄瓜时,一种对自家产品的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这是水果黄瓜,没有催熟剂,自然生长的。大家看这个刺,很均匀,捏一下,非常硬实。”她一边说,一边用小刀切开一小段,清脆的“咔嚓”声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出去,截面水润,瓜瓤细腻。“可以直接当水果吃,口感是清甜的。”
接着是樱桃萝卜,红皮白瓤,圆润可爱。“这个萝卜辣味很淡,更多的是爽脆和回甘,适合凉拌或者直接蘸酱。”
她展示着外婆的酱菜,打开小陶罐,一股复合而醇厚的香气仿佛能透屏而出。“这是我外婆用老方法腌的酱瓜,只加了盐和几种香料,没有任何添加剂,味道很纯粹。”
她没有刻意叫卖,更像是在分享一种生活。她回答着屏幕上飞快滚动的提问:
【主播的手好好看!真的是你自己种的吗?】
“是的,地里的活基本都是我在做。”她伸出手,掌心朝向镜头,那上面已经磨出了一些薄茧,指甲缝里还带着一点点未能完全洗净的泥土痕迹。这个细节,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
【价格小贵啊,比超市的有机菜还贵点。】
“我们的种植方式比较特别,投入的精力也多,成本确实会高一些。”她诚恳地回答,没有回避价格问题,“品质方面,我相信大家收到货后会有判断。”
【鸡蛋!鸡蛋怎么卖?看起来蛋黄好红!】
“这些是散养的土鸡,吃的都是粮食和菜叶。”她拿起一枚鸡蛋,对着光,“蛋黄颜色确实比较深,口感也会更香一些。”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从一开始的几十人,慢慢爬升到几百人,然后突破了一千。评论区大部分是善意的鼓励和好奇的询问,偶尔有几条质疑价格的,也被粉丝们反驳了回去。沈星澜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一种久违的、与真实世界连接的踏实感,缓缓充盈心间。
第三幕:意外插曲与坚定决心
直播进行到一半,就在她准备介绍下一批快菜时,评论区突然涌入几条带着明显恶意的留言:
【啧,又是摆拍吧?这菜绿得跟塑料似的。】
【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自己种的,说不定是批发的来冒充。】
【主播不敢露全脸,是不是长得丑啊?】
这些言论出现得突兀而集中,像是有人刻意组织。沈星澜的心猛地一沉,是那个黑帽男背后的人?他们果然在盯着!
她握着黄瓜的手指微微收紧,正准备开口,屏幕上却突然闪过一个打赏特效——一艘价值不菲的“星际飞船”,伴随着一条醒目的留言:【东西不错,支持下。质疑的人,买一份尝尝不就知道了?】
留言者的Id是“舟”。是顾青舟!
他一直在看她的直播?而且在这个关键时候,用这样一种直接而有力的方式,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几乎是同时,评论区里那些一直默默观看的粉丝们也反应过来,纷纷开始反击:
【黑子滚粗!自己没见过好东西就别瞎嚷嚷!】
【主播别理他们,我们信你!】
【已下单支持!坐等收货打脸!】
恶意言论很快被刷了下去。沈星澜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支持话语,又看了看那个显眼的“舟”的Id,鼻尖微微发酸。她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头露出一个真诚而坚定的笑容:“谢谢大家的信任。‘星火农园’的产品,我可以保证,每一份都来自我们自己的土地和双手。我们接受任何客观的检验。”
这个小插曲,非但没有打击到她,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支持者的力量,也让她对顾青舟这个沉默的邻居,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感激。
直播持续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下播后,沈星澜迫不及待地打开后台。当看到订单数量定格在“87”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算不上爆单,但对于她这样一个零基础、零预告的新人首播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奇迹般的数字!销售额突破了五千元!
她激动地捂住嘴,眼眶发热。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对她选择这条路的肯定,是她独立自主、扎根土地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第四幕:新的挑战与空间的呼应
兴奋过后,是巨大的工作量。分拣、打包、联系物流……她和外公外婆忙到深夜。为了保证新鲜,她决定次日一早就将第一批订单发出。在打包时,她悄悄地在每个包裹里,都额外放了一小包外婆的酱菜作为赠品,并手写了一张简单的感谢卡。
忙碌的间隙,她进入灵泉空间补充精力。让她惊讶的是,空间似乎又有了细微的变化。泉眼涌出的水流似乎更急了,旁边那块黑土地的边缘,氤氲的白光似乎向外扩散了微不可查的一丝。是因为她成功地将空间的产出“分享”了出去,实现了某种“流通”吗?她感觉到自己与空间的联系似乎更加紧密,那种“植物共情”的能力也愈发清晰,能更精准地把握作物的需求。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物流成本比她预估的要高,定制包装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算下来,利润远没有想象中丰厚。而且,随着订单量的增加,仅靠她和家人手工操作,效率低下,迟早会出问题。
深夜,她坐在灯下,看着记账本上不算乐观的利润数字,以及记录着潜在问题的笔记,眉头微蹙。直播卖货这条路比她想象中更复杂,不仅仅是把东西卖出去那么简单。供应链、物流、成本控制、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是新的课题。
但她的眼神里没有丝毫退缩。第一次尝试的成功,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下一步计划:优化包装、寻找性价比更高的物流、规划下一批可上市的作物、筹备第二次直播……
窗外的月色皎洁,沈星澜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但她已经勇敢地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并且,充满了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
(第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