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业科技园”的仿制品,在当天下午就被摆在了顾青舟临时实验室的操作台上。
负责此事的社员是通过一个相熟的水果店老板,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高价购得的。包装精美,甚至带着一丝超越“星火”的科技感,透明的保鲜盒上印着复杂的成分说明和二维码,扫描后能看到产品溯源信息和所谓的“科技栽培理念”。
单从外观上看,无论是黄瓜的翠绿挺直、番茄的饱满红润,还是青椒的光滑色泽,都与“星火”的产品难分伯仲,甚至在大小均匀度上更胜一筹,显然是工业化精密控制的产物。
顾青舟戴上无菌手套,拿起那根仿制“星火一号”的黄瓜,指腹感受着其表皮的硬度与湿度,又凑近闻了闻。有一股清新的黄瓜香气,但……过于标准,缺乏自然生长所带来的、那种带着泥土和阳光气息的层次感。
他拿起手术刀,利落地将其切开。断面整齐,瓜瓤结构紧密。
“外观模仿度,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顾青舟冷静地评判,“表面光泽度通过食用级增亮剂可以实现,形态均匀是标准化栽培的结果。气味……接近,但缺乏灵魂。”
沈星澜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但她的感知比顾青舟更直接。在她眼中,这根黄瓜虽然看起来鲜活,却像是一个精美的塑料模特,缺乏真正生命体那种内在流动的、温润的生机。与她自己种出的、内里仿佛有灵泉光华隐隐流转的黄瓜相比,高下立判。
“开始检测。”顾青舟将样品分别放入不同的仪器中。
首先是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很快出来: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等基础指标,“未来农业”的产品甚至略高于普通市售蔬菜,但与“星火”产品那远超寻常的数据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看来他们在营养强化上下了功夫,但做不到我们这种全方位的提升。”顾青舟记录着数据。
接着是活性物质检测。这是“星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灵泉滋养最直接的体现。当色谱仪和质谱仪的图谱出来时,顾青舟和沈星澜都屏住了呼吸。
图谱上,“星火”黄瓜样品显示出一系列独特且活跃的峰形,代表着那些尚未被完全解析、但已被证实对人体有显着益处的活性成分。而在“未来农业”的样品图谱上,这些特征峰要么微弱不堪,要么完全缺失!
“果然。”顾青舟指着图谱,眼神锐利,“他们能模仿形态,甚至能强化部分常规营养,但无法复制灵泉才能催生出的这些核心活性物质。这些物质,才是‘星火’产品真正价值的体现。”
最后是顾青舟最为关注的一项——能量残留检测。这是他基于“盘古”可能使用特殊探测技术的猜测,自行设计的一个非标检测项,试图捕捉样品可能残留的、非自然的能量波动。
仪器运行着,屏幕上的曲线平稳。就在顾青舟以为不会有发现时,在某个极高频段,曲线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但异常尖锐的脉冲信号,转瞬即逝。
“这是什么?”沈星澜也注意到了那个不自然的波动。
顾青舟皱紧眉头,将信号放大、分析。“一种……非自然的能量印记,非常微弱,像是某种催化或扫描过程残留的‘噪音’。”他看向沈星澜,“这印证了我们的猜测,‘盘古’确实使用了超越常规的技术来催生这些仿制品,但这种技术粗暴而缺乏持续性,无法像灵泉那样,赋予生命真正内在的、和谐的生机。”
他将检测报告汇总,结论清晰无疑:“未来农业”的产品,是金玉其外。它拥有好看的外观和及格线以上的基础营养,但缺失了“星火”产品最核心的健康价值与生命能量。
“我们可以反击了。”顾青舟放下报告,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们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对比机会。”
就在这时,沈星澜的手机响起,是负责舆情监控的社员打来的。
“星澜姐,不好了!那几个测评博主的负面视频热度越来越高,评论区几乎一边倒在骂我们,还有很多水军在带节奏!我们的官方账号也被冲了!”
沈星澜打开社交媒体,果然看到一片乌烟瘴气。“星火收割智商税”的话题甚至被买上了本地热搜榜。
顾青舟凑过来看了一眼,冷笑道:“跳得越高,摔得越惨。正好,把我们准备好的‘开放式自证’活动,提前!”
他立刻召集核心团队,调整策略。
“第一,立刻在我们所有官方平台,发布这份对比检测报告的核心数据!用最直观的图表,告诉消费者,什么才是真正的‘极致品质’!”
“第二,宣布‘星火透明开放日’将于明天举行!邀请所有媒体、消费者代表、甚至那些发布负面视频的博主本人,亲自来白云村,亲眼看看我们的种植环境,亲手采摘样品,现场封存,由他们指定任意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检测!所有费用,我们承担!”
“第三,”顾青舟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斩钉截铁,“以合作社名义,正式对‘未来农业科技园’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控告其恶意抄袭、商业诋毁!”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强硬而直接,彰显出绝对的自信。
“另外,”沈星澜补充道,她想起了之前感知到的那几丛灌木的“刺痛”,“通知所有社员,尤其是负责外围巡逻的,加强警惕。我怀疑,‘盘古’的人可能就潜伏在附近。”
命令下达,整个合作社如同精密的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检测报告被制作成简洁易懂的长图文,迅速发布;开放日的邀请函通过各种渠道扩散;律师函也被迅速起草、发出。
网络上的舆论,因为这份突如其来的强硬回应和那份详实的检测报告,出现了一丝分化。原本一边倒的骂声中,开始出现理性的质疑和等待开放日结果的声音。
夜幕降临,合作社的灯光亮如白昼,所有人都在为明天的“战斗”做准备。
沈星澜和顾青舟再次来到实验室。桌上并排放着“星火”和“未来农业”的黄瓜,在灯光下,前者温润内敛,后者鲜艳却空洞。
“内核之差,云泥之别。”顾青舟轻声道。
沈星澜点点头,手指拂过自家产品,感受着那熟悉的、令人安心的生机流动。她抬头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窥视者。
“明天,就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这其中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