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把他们两个送上了陡坡,远远的看着他们进了屋,才转身离去。
舒窈回到家,赶紧添柴生火,把炕烧热。然后两人就进屋上炕暖和着。
舒窈倒了两杯水,把柜子里的点心,和松子榛子拿出来招待施秋萍。
施秋萍看看舒窈家的小屋,虽然跟自己家差不多,但几口大箱子把屋子填的满满当当的,桌子柜子都擦的干干净净,很有家的感觉,相比之下,自己家就是个宿舍。
舒窈拿了张搭脚的被子,盖在两个人腿上,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开始聊天。
“你婆婆是来随军的吗?”
见她半天不说正题,舒窈没忍住就问了出来。
施秋萍脸上的神色难看,低下头,没讲话。她心里挣扎,感觉家丑不外扬,但自己心里又觉得憋屈。
“舒窈,你说我该怎么办呀?”
舒窈内心已经翻了多少个白眼,你不说清楚,我知道你该怎么办?
“你先说说你婆婆是怎么回事,她就秦怀明一个儿子吗?”
“她……”
施秋萍想说,又不知道从哪说起。
“她一共有四个儿子,怀明是老三,其他三个在家务农。这次她没说要随军,是刘真真把她们带去咱们办公室的。”
“只是过来看看你们,你愁什么?好好招待就行了,忍几天就走了。”
舒窈觉得没那么简单,没打算点破,来看儿子,干嘛带着自己侄女,如果是送她过来,自己家里三个儿子不是更安全。
“她,她那个侄女,就是黄雅丽,听说跟怀明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那姑娘多大了?”
她记得秦怀明好像二十五了,那姑娘不会二十多岁还没嫁人,现在农村十七八就结婚了,有更早的,十五六就嫁人。
“她今年十八,说是为了等怀明才……”
“才个屁呀,这你也信?差七岁的青梅竹马,我记得秦怀明是十七岁参军的吧,那会她才十岁!”
见施秋萍不说话,舒窈又继续问:
“你婆婆怎么个意思?把她带来在这边给她找个对象?”
施秋萍又不说话,舒窈有点郁闷了,平时这姐们挺敞亮一人啊,怎么这会把嘴缝起来了。
“秦怀明什么意思?”
“怀明说他去战友那凑合几天,等他忙完了再说。”
“他没跟你说,他妈和他表妹怎么办?”
施秋萍摇摇头,眼圈一下子红了。
舒窈也是无语了,啥都没说,自己跑了?她不理解这些人的脑回路,他不知道自己老娘来干什么,也不问吗。
舒窈是行动派,想要什么,或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就主动去争取,即使错了也无所谓。什么都不做,干耗着,这样的事她做不来。
“那你现在要怎么办?说话!不说话就不聊了。”
舒窈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这姐们挺敞亮一人,怎么遇事这么磨叽,找秦怀明磨叽去呀,这点出息。
“我也不知道,她妈话里话外的挤兑我,说什么他们从小就定亲了,早就应该结婚。”
“那又怎么样?你们结婚他家里不知道吗?”
“他给家里写过信,但他妈不认。”
说着施秋萍就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舒窈赶紧找了个手绢给她。
“他妈算老几,领了结婚证,你们的婚姻受法律保护,不是她一个农村老太太说了算的。再说,你们是军婚,除非秦怀明不要前途了,否则他不能跟你离婚。”
“啊?那他妈……”
“他妈什么呀,他妈,你脑子里都是浆糊,包办婚姻是封建糟粕。还有那个黄雅丽,如果她非要嫁秦怀明,就是破坏军婚,追究起来,是要送农场改造的。”
舒窈真搞不懂她脑子想什么,明明主动权在她手里。还愁什么?
她知道这个时候的人重孝道,不管家里怎么样,反正不能让外人说不孝。
“可那到底是他妈。他总说他妈不容易,让我让着她点。”
“他妈是娶了你以后才不容易的吗?他妈不容易是他和爹造成的,关你什么事?”
“啊?”
“人家不想当你妈,你还搞不清状况吗?你越是软弱就越被拿捏。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你反而看低自己。被人家鄙视的时候,别忘了除了是妻子,首先是个军人。”
舒窈觉得跟她说反抗婆婆的话没用,那就换个方向,让她维持军人的尊严。
施秋萍觉得她说的对,总想着那是秦怀明的妈,怕自己说话重了,他埋怨自己。
“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这又不是你的事,这是秦怀明该思考的问题,他不管,你也别管。”
“可我不想跟他们住一起。太别扭了。”
“呃……”
这个她也没办法,现在宿舍紧缺,军区连个招待所都没有,谁都没办法。
“要不,你跟刘主任说说,在办公室凑合几宿。那个刘真真住哪了?”
在舒窈看来问题的症结在秦怀明身上,他妈端着婆婆的款压你,你就用他儿子的前途威胁她,大不了一拍两散。
但这话她不能说,舒窈不愿意跟她继续那个话题,好坏都是人家的事,说多了里外不是人。
施秋萍真动心了,办公室里还有一张行军床,回头偷偷跟刘主任商量商量。
“好像是在禁闭室凑合的,那里边有炉子,就是窗户小了点。”
禁闭室,她知道在哪,周围没有遮挡,但胜在窗户小。在军区里,安全没问题。
舒窈和施秋萍又拉拉杂杂说了很多,到晚饭时间陈大旗没回来,施秋萍在这跟她吃完饭才走。
晚上陈大旗九点才回来,第二天早上又早早起来,做好早饭,吃了才走。走之前还告诉她,外面积雪太厚,叫她在家待着别出去了,这几天太忙,暂时顾不上她。
早上起来,舒窈洗漱完,打开门看看,外面的积雪到膝盖那么厚,陈大旗把门前扫出一条路来。今天用的柴也给她放屋里了。
舒窈把热着的早饭拿出来,又往锅里加了水,灶坑里加了几块木柴,火烧的更旺了。还是回炕上待着舒服。
外面的雪还在下,舒窈吃完早饭就坐炕上看书,过了一会,徐嫂子带着两个孩子来串门了,后边还跟着方大娘。他们这一块就他们三家住,平时都是他们俩在作伴。方大娘的儿媳妇也姓方,叫方芳,跟他俩聊不到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