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相柳向小夭讲述了洪江与神农义军的现状后,小夭心中便一直渴望能去拜见洪江。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小夭与相柳决定带着相逸、相悦和龙珑一同去看望洪江爷爷。
相逸和相悦兴奋地在贝壳屋里跑来跑去,忙着收拾给洪江带的礼物。
相悦精心挑选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贝壳项链,相逸则准备了一幅自己画的画,画中是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
龙珑也不闲着,他在小夭的帮助下,写了一封充满童真的信,表达自己对洪江爷爷的敬仰与期待。
相柳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笑着对小夭说:
“小夭,你看孩子们多兴奋,这次去,他们一定会给义父带来不少欢乐。”
小夭微笑着点头:
“是啊,我也很期待见到洪江,只是……”
小夭微微咬了咬嘴唇,眼中闪过一丝紧张。
相柳察觉到小夭的异样,轻轻握住她的手:
“怎么了,小夭?你似乎有些紧张。”
小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也不知道,这是我第一次见洪江,总觉得有点像新媳妇见公婆一样,心里七上八下的。”
相柳忍不住笑出声来:
“小夭,你可真有趣。义父为人很和善的,你不必如此紧张。”
众人准备妥当后,便踏上了行程。
相柳召唤来毛球,蓝风、蓝云也欢快地跟在后面。
一路上,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见到洪江爷爷后要说的话。
相柳则给他们讲述着洪江的故事,让孩子们对洪江有了更多的了解。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那两座山所在的地方。只见山上郁郁葱葱,田野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柳带着众人走进村子,立刻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村民们纷纷围过来,热情地和相柳打招呼,眼神中充满了尊敬。
洪江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他看上去精神矍铄,岁月虽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股坚毅的气质依旧未变。
洪江看到相柳,眼中闪过惊喜与欣慰:
“柳儿,你终于回来了。”
相柳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义父,这些年您辛苦了。”
随后,相柳将小夭和孩子们介绍给洪江:
“义父,这是小夭,还有相逸、相悦和龙珑。”
洪江看着小夭,眼中满是慈祥:
“小夭,我常听柳儿提起你,今日一见,果然是个好姑娘。”
小夭微微红了红脸,羞涩地说道:
“洪江前辈,久仰您的大名,今日能见到您,我很荣幸。”
相逸、相悦和龙珑也纷纷上前,脆生生地喊道:“洪江爷爷好!”
洪江笑着摸摸他们的头:“好好好,真是可爱的孩子们。”
小夭想起自己准备的茶,连忙让相悦将茶具拿过来。
她亲手煮茶,动作优雅而娴熟。不一会儿,茶香四溢。
小夭端起一杯茶,走到洪江面前,微微屈膝,恭敬地说道:
“洪江前辈,请喝茶。”
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心里紧张得像揣了只小兔子。
洪江接过茶,笑着说道:
“好,好,小夭有心了。”
相柳看着小夭紧张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
“小夭,你看你,平日里那么机灵,今日怎么像个刚过门的新媳妇一样,紧张成这样。”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夭又羞又急,嗔怪地看了相柳一眼:“你还说。”
洪江笑着解围道:
“柳儿,别打趣小夭了。小夭,你能来,我很高兴,以后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
小夭感激地看了洪江一眼:
“谢谢前辈。”
众人来到洪江的住所,围坐在一起。
相逸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画拿给洪江看:
“洪江爷爷,这是我画的画,画的是我们一家人。”
洪江接过画,仔细地看着,眼中满是笑意:
“画得真好,相逸真有才华。”
相悦也将贝壳项链送给洪江:
“洪江爷爷,这是我亲手做的项链,送给您。”
洪江接过项链,戴在脖子上:
“真漂亮,悦儿的手艺真棒。”
龙珑则将自己写的信递给洪江:
“洪江爷爷,这是我给您写的信。”
洪江接过信,认真地看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龙珑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洪江看着孩子们,心中感慨万千。
他对相柳说:
“柳儿,看到你们如今这么幸福,我很欣慰。这些年,多亏了你,让大家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
相柳说道:
“义父,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如今看到大家安居乐业,我也很开心。”
在欢声笑语中,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间,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小夭与相柳带着孩子们告别洪江,踏上了归途。
虽然此次拜访短暂,但那份浓浓的温情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