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湾一号,顶层书房。
林渊靠在价值数十万的人体工学椅上,面前是三块巨大的、拼接而成的电脑屏幕。
左边的屏幕,是《科学之光》节目组的官方直播间,画面中,主持人刘轩正对着镜头,慷慨激昂地介绍着他们这次“海洋之行”的决心和装备。
中间的屏幕,是一幅极其精密的、实时更新的海域电子地图,上面标注着各种洋流、水温和地形数据。
而右边的屏幕,则是一片深邃的黑暗。这是林渊通过蛟龙分身小金的双眼,看到的、来自数百米深海的实时景象。
“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林渊看着直播画面里,刘轩那张自信满满的脸,端起手边的猫屎咖啡,轻轻抿了一口。
他本来以为,云梦湖事件之后,这帮人会消停一段时间。
没想到,他们竟然追到海里来了。
而且,看他们船上那些设备的型号,明显比在云梦湖时,又更新换代了一轮。
“军方找不到,就派个电视台来?”林渊觉得有些好笑,“这是觉得我好欺负,还是觉得科学的力量,真的无所不能?”
他放下咖啡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小金的身上。
此刻,蛟龙分身正静静地潜伏在一片巨大的珊瑚礁的阴影之下。
它的体长,已经超过了五米五,暗金色的鳞甲在昏暗的海水中,反射着幽冷的光泽。腹下的四只龙爪,已经可以做出简单的抓握动作。
最重要的是,它的体内,多了两样全新的“武器”。
【高压蓄电】和【生物电场感知】。
林渊心念一动,发动了【生物电场感知】。
瞬间,他眼前的世界,再次被颠覆。
以小金为中心,一个半径超过五百米的球形空间内,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
无数个代表着各种海洋生物的、明暗不一的光点,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命画卷。
而在他的正上方,海面上,有一个巨大的、没有生命特征的、散发着强烈电磁波动的轮廓。
那就是《科学之光》的科考船。
更让林渊感兴趣的是,从那艘船上,延伸下来了三个小一点的、同样散发着稳定电磁信号的光点,正在不同的水层,缓缓移动。
“三台水下无人机吗?还挺舍得下本钱。”
林渊通过这些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些设备的精密程度。
确实比之前在云梦湖遇到的那些,要高级得多。
“不过,在我面前,再高级的电子设备,都只不过是……一堆会发光的靶子而已。”
林渊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没有立刻行动。
他知道,对付这种自以为是的“科学信徒”,最好的方式,不是一上来就摧毁他们。
而是要先让他们经历希望,再让他们品尝失望,最后,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予他们彻底的绝望。
要从精神上,彻底击垮他们。
他要让刘轩,让全国所有守在直播间前的观众都明白一个道理。
在真正的“神迹”面前,所谓的科学,是何等的不堪一击。
“小金,我们先看一会儿戏。”
林渊在心中,下达了指令。
蛟龙分身将自己庞大的身躯,更深地藏入了珊瑚礁的缝隙之中,将自身的所有生命气息,都收敛到了极致。
它就像一块冰冷的、沉默的礁石,静静地等待着猎物,自己走进陷阱。
……
海面上,科考船。
“刘老师,所有设备均已调试完毕,信号正常!”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对着对讲机汇报道。
“好!”刘轩站在船头,手持望远镜,看着远处那片因为海底火山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的海域,眼神里充满了斗志。
云梦湖的失败,对他来说,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耻辱。
这一次,他赌上了自己所有的声誉,势必要在这里,找回场子。
“根据我们从渔政部门拿到的资料,这片海域的磁场环境非常复杂,可能会对我们的电子设备造成一定干扰。”船上另一位海洋物理专家,提醒道。
“放心吧,赵教授。”刘轩自信地一笑,“我们这次带来的‘海燕三型’,是最新款的军转民产品,拥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别说是地磁异常了,就算把它扔进电磁风暴里,它也能正常工作。”
“那就好。”赵教授点了点头。
“命令!一号、二号、三号无人机,开始执行‘品’字形扇面搜索!深度分别设定为五十米、一百五十米、三百米!”刘轩对着对讲机,下达了第一道指令。
“各单位注意,打起精神来!今天,我们就要让全国观众看看,科学是如何战胜谣言的!”
随着他一声令下,三台黄色的水下无人机,如同三条灵活的旗鱼,迅速潜入了蔚蓝色的深海之中。
一场在林渊看来,如同“开卷考试”般的围猎,正式开始了。
直播间里,无数观众也屏住了呼吸。
“来了来了!终于开始了!”
“这次的设备看起来好牛逼啊!希望能拍到点真东西!”
“我赌五毛,这次又是白忙活一场。”
“别吵了,安静看戏!我相信科学!”
所有人都不知道,在他们看不到的深海角落,一双冰冷的金色竖瞳,已经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