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赵铁柱,林凡的心思回到了修炼和应对即将到来的麻烦上。石家派来的好手,据刘硕的情报至少有三人,其中那个石坚可能已摸到黄级后期的门槛,不容小觑。
虽然自身突破至练气二层,实力大增,但多做些准备总没错。符箓是其一,若能炼制出效果更强的丹药,无论是自用还是培养赵铁柱,都大有裨益。
《神农百草经》中记载的丹药浩如烟海,但大多需要珍稀灵药和更高修为支撑。目前最适合他练手,且材料相对容易获取的,是一种名为“培元丹”的基础丹药。
此丹并非直接提升修为,而是固本培元,夯实根基,能温和却有效地淬炼肉身、滋养真气,对于练气期修士打好基础尤为重要,效果远胜之前的“淬体液”。
林凡盘点了一下手头的药材。叶家之前送来的一些答谢药材中,有几味正好是炼制培元丹的辅药,主药“五十年份老山参”则来自龙组任务的报酬,虽然只是五十年份,药效稍弱,但勉强够用。还缺几味辅药,不过都不是特别罕见之物。
他立刻联系了叶紫璇,将所需的几味辅药名单发过去。叶家能量巨大,不过半小时,所需的药材便由专人送达,品质都是上乘。
炼丹需要安静且不能受打扰的环境。林凡让赵铁柱守在客厅,叮嘱任何人来都不要打扰自己,然后便进入了静室。
他没有丹炉,只能用替代之法。他取来一个厚实的紫砂电炖锅,这已是目前能找到的最能稳定传导热力和蕴含一丝土气的容器了。清洗干净,以真元细细温养一遍,祛除杂气。
按照《神农百草经》记载的步骤,他先将那株五十年份的老山参切片,又以真元将其中的药力初步激发出来。其他辅药也依次处理,或研磨成粉,或榨取汁液。
整个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对真元的精细操控,任何一步出错,都可能导致药力冲突或流失。
将所有处理好的药材按特定顺序和比例放入紫砂锅内,加入适量无根水(蒸馏水)。林凡深吸一口气,双手虚按在锅壁两侧,翠绿色的真元缓缓渡入。
这不是简单的加热,而是以自身真元为火,引导药力相互融合、反应,激发其中的精华!
真元消耗的速度极快,林凡额头很快见汗。他必须时刻感知着锅内药力的细微变化,调整真元的强度和属性(木属性真气生机勃勃,正适合催化药力)。
时间一点点过去,静室内弥漫起浓郁奇异的药香,令人闻之精神一振。紫砂锅内,药汁渐渐变得粘稠,颜色转为深褐色,表面泛起细小的气泡。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凝丹!
林凡眼神一凝,猛地加大真元输出,双手法诀变幻,引导着锅内所有药力精华向内凝聚!
嗡!
紫砂锅轻微震动起来,药香瞬间内敛!
然而,就在此时,林凡对真元输出的掌控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偏差——并非力有不逮,而是第一次炼制,经验不足,对药力融合的临界点判断稍有延迟!
嗤——!
一声轻响,锅内即将凝聚的药力骤然紊乱,大部分精华瞬间蒸发消散,只剩下一小团焦黑的、散发着糊味的残渣。
失败了。
林凡收回真元,看着锅里的残渣,叹了口气。果然,炼丹没那么简单,对心神、真元、时机的把握要求太高了。
他没有气馁,清理干净砂锅,略作调息,开始第二次尝试。
这一次,他更加小心,神识高度集中,仔细体会着药力变化的每一个细节。
然而,凝丹时刻再次到来时,虽然比上次坚持得更久,却因一味辅药药性未能完全化开,导致凝丹瞬间能量冲突,再次失败。
第三次,第四次……
每一次失败,都消耗大量的真元和心神,以及珍贵的药材。那株五十年份老山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着。
直到第七次,林凡感觉真元和神识都消耗了大半,紫砂锅内的药汁才终于在那磅礴而稳定的真元引导下,完美地凝聚成了三颗龙眼大小、色泽圆润、散发着淡淡药香的深褐色丹丸!
培元丹,成了!
虽然仅仅成丹三颗,且丹药表面光泽略显黯淡,并非完美品质,但终究是成功了!
林凡长舒一口气,几乎虚脱,但脸上却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将三颗尚且温热的培元丹装入早已准备好的玉瓶之中。
感受着玉瓶中那三颗丹药散发出的、远比“淬体液”精纯温和的能量波动,林凡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成功率低得可怜,代价巨大,但意义非凡!这证明了他完全有能力炼制真正的丹药!
只要多加练习,随着修为提升和对药性理解的加深,成功率一定会提高。
他将玉瓶收好,盘膝调息,恢复消耗。
这次炼丹,虽然过程艰难,但对真元的掌控和神识的运用,又是一次极好的锤炼。
休息片刻后,他走出静室。
赵铁柱还老老实实地守在客厅,像一尊门神,看到林凡出来,立刻站直了身体:“凡哥!”
林凡看着他憨厚而忠诚的脸庞,心中有了计较。
这三颗培元丹,正好可以用来给赵铁柱打下根基。
是时候,开始打造自己的第一个班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