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仪揉了揉太阳穴,缓缓起身,望着窗外渐渐泛起的鱼肚白。“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阻碍改革的人。”她低声自语,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转身走向书房门口,准备召集清流党派成员,开启新的一轮调查与谋划。
不多时,清流党派的几位核心成员便齐聚在常家书房。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容。常仪站在书案前,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说道:“诸位,之前放出的假消息想必已经传了出去,接下来就看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如何行动了。”
一位清瘦的官员微微皱眉,担忧道:“常姑娘,那假消息虽已传出,但不知能否引出内奸,万一他们不上钩,我们岂不是白费力气?”
常仪微微一笑,自信地说:“放心,那些人急于破坏改革,只要有一丝机会,他们定会有所行动。我们只需耐心等待,必有收获。”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消息传来,说是朝堂上有大臣针对假计划提出了反对意见。常仪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看来,鱼儿上钩了。”她立刻带着清流党派成员赶往皇宫。
踏入朝堂,只见气氛凝重,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常仪走上前,目光落在那位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身上,正是礼部侍郎孙大人。孙大人察觉到常仪的目光,心中一紧,但仍强装镇定。
常仪环顾四周,高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微微点头:“常仪,有何事但说无妨。”
常仪转身,手指向孙大人,朗声道:“陛下,孙大人刚刚所提反对意见,看似有理,实则是为了破坏我朝改革大计。他与旧势力勾结,泄露改革机密,致使计划泄露,如今又妄图通过反对假计划来误导众人,其心可诛!”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露出震惊之色,交头接耳的声音愈发嘈杂。孙大人脸色骤变,急忙辩解道:“陛下,常仪血口喷人,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常仪冷笑一声,一挥手,手下呈上一叠书信和密会记录,“孙大人,你还想狡辩?这些便是你与旧势力勾结的铁证!”
皇帝听闻,龙颜大怒,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孙爱卿,你竟做出这等事,该当何罪!”
孙大人看到那些证据,双腿一软,瘫倒在地,“陛下,臣……臣一时糊涂啊……”
常仪趁热打铁,继续说道:“陛下,改革乃我朝兴盛之关键,容不得任何人破坏。孙大人此举,实乃罪大恶极,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皇帝怒目而视,大声下令:“来人,将孙大人打入大牢,严加审讯,务必查出其背后同党!”
常仪看着被拖走的孙大人,又转身面向其他大臣,目光如炬,“各位大人,改革之路虽艰难,但这是为了我朝的未来,为了天下百姓。若有人再敢与旧势力勾结,妄图破坏改革,孙大人便是下场!”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与常仪对视,心中暗自警醒。
经此一事,常仪深知改革已刻不容缓,必须加快推进速度。她与皇帝商议后,决定在朝堂上公布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以应对当前局势。
常仪站在朝堂中央,声音坚定而有力:“陛下,各位大人,改革已到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因些许阻碍就停滞不前。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力度推行经济改革,扶持新兴产业,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同时,加强对地方的管控,确保改革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皇帝点头赞同,“常仪所言极是,众爱卿务必全力配合,若有懈怠,定不轻饶!”
大臣们纷纷跪地领命。
然而,常仪心中清楚,虽然揪出了孙大人这个内奸,但旧势力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很可能会想出新的办法来破坏改革。但她无所畏惧,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坚定地走下去,为了家族,为了天下百姓,更为了心中的正义。
朝堂之上,气氛依旧凝重,常仪望着大臣们的身影,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旧势力失去内奸后,究竟会如何行动?是就此偃旗息鼓,还是会掀起更大的风浪?常仪深知,这场斗争远远没有结束,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迎接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