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在湄羽村的湖光山色与悠闲垂钓中,悄然流逝。沈屿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慢节奏生活。
每日清晨沿湖跑步,上午和下午在固定的钓点享受垂钓之乐,傍晚则在于老板家品尝新鲜的湖鲜和农家菜,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那家正在装修的“湄羽·湖畔咖啡屋”,偶尔会传来一些施工的动静,但并未打扰到他的宁静。他只是偶尔会想起那个清晨湖边惊鸿一瞥的、气质独特的女子。
这天上午,沈屿照例准备去老钓点下竿。经过咖啡屋时,他注意到脚手架已经拆除,外墙粉刷一新,那扇原本蒙着防尘布的落地窗擦得透亮,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雅致的布置。
门口那块“湄羽·湖畔咖啡”的木牌旁,还挂上了一个小小的、用干花装饰的“营业中”牌子。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开业了?沈屿脚步微微一顿。出于一丝好奇,也或许是想印证一下心中的猜测,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收起钓竿,转身走向那间咖啡屋。
推开略显沉重的原木门,门楣上的铜制风铃立刻发出一串悦耳清脆的“叮叮咚咚”声,如同山泉滴落玉盘,瞬间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也宣告着客人的到来。
咖啡屋内部比想象中更宽敞、更精致。整体是简约的北欧风与原木风格的结合,墙面是干净的白色,地面铺着浅色木地板,桌椅多是原木材质,线条简洁。
吧台是整块的实木打造,后面摆放着专业的意式咖啡机和各种器皿。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豆香气和淡淡的烘焙甜香,令人精神一振。
店内客人寥寥无几,只有靠窗的一张小桌旁,坐着一对看起来像是游客的年轻情侣,正低声交谈着。
沈屿的目光迅速扫过室内,很快定格在吧台后方。果然,那个清晨见过的女子正在那里。
她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棉麻衬衫,搭配一条深蓝色牛仔长裙,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纤细白皙的脖颈。她正微微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一幅裱好的水彩画挂到墙上。
画的内容,正是窗外湄羽湖的晨雾景象,笔触细腻,色彩清透,与她本人的气质十分契合。她的动作专注而轻柔,侧脸在柔和的光线下显得宁静而美好。
除了她,店里还有一位看起来十八九岁的女孩,穿着统一的咖啡色围裙,正拿着抹布仔细擦拭着 已经很干净的桌子,显然是本地请的服务员。
看到沈屿进来,小姑娘立刻抬起头,脸上露出略带腼腆却热情的笑容:“欢迎光临!”
风铃声和服务员的问候,也惊动了正在挂画的女子。她转过身,目光投向门口。
看到沈屿时,她的眼神似乎微微停顿了零点几秒,但脸上并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只是对他微微颔首,算是打招呼,嘴角牵起一抹极淡的、职业化的礼貌微笑,随即又转回头,继续调整画框的位置,并没有过来招呼客人的意思。她的态度既不冷淡,也不过分热情,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沈屿也对她点了点头,没有多言。他的注意力被咖啡屋靠近湖泊的一侧吸引了。那里并非一堵实墙,而是一整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外,竟然延伸出一条全玻璃结构的透明走廊!
走廊悬空架在湖面之上,如同一个透明的观景台。走廊两侧和顶部也是玻璃的,视野极佳。走廊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三四张小巧的咖啡桌和舒适的座椅。
这设计……太绝了!沈屿心中暗赞。坐在那玻璃走廊上,脚下是碧波荡漾的湖水,眼前是开阔无垠的湖景,仿佛悬浮于水波之上,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这绝对是整个湄羽村观景角度最佳的位置!
几乎没有犹豫,沈屿径直穿过室内区域,推开玻璃门,走上了那条透明的走廊。脚下是微微晃动的湖水,阳光透过玻璃顶棚洒下来,暖洋洋的。
他选择了一张最靠外、视野最开阔的小桌坐下。这个位置,左右无遮无拦,前方和下方就是万顷碧波,远山如黛,水天一色,感觉妙不可言。
坐下后,他才不慌不忙地……将一直拎在手中的钓竿组装起来!在咖啡屋的走廊上钓鱼?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但沈屿做得极其自然。
他轻轻推开身边一扇可以活动的玻璃窗(设计显然考虑到了通风),将鱼线熟练地抛了出去。
鱼钩落入窗外不远处的湖水中,浮漂静静地立在水面。做完这一切,他才满意地靠回舒适的藤编座椅上。
这时,那个本地的服务员小姑娘拿着菜单,小心翼翼地走过玻璃走廊,来到他桌前,脸上带着一丝好奇和笑意:“先生,您……您还要钓鱼啊?”
“嗯,试试看。”沈屿笑了笑,接过菜单。菜单很简单,主要就是几种经典的意式咖啡、手冲单品,以及几款看起来是自制的蛋糕和饼干。
价格……出乎沈屿的意料,并不便宜,几乎与一线城市的精品咖啡馆持平。看来,老板走的是高端精品路线。
“一杯热美式,一份……这个抹茶芝士蛋糕。”沈屿点单。
“好的,您稍等。”小姑娘记下,又好奇地看了一眼窗外的鱼竿,才转身离开。
很快,咖啡和蛋糕送了上来。美式咖啡香气醇正,口感平衡;抹茶蛋糕造型精致,口感细腻,甜度适中。品质相当不错,对得起它的价格。
沈屿端起咖啡,抿了一口,感受着咖啡的醇香在口中蔓延。目光投向窗外,浮漂在微波中轻轻晃动,远山倒映在如镜的湖面上,偶尔有水鸟从天空掠过。
耳边是轻柔的背景音乐(似乎是舒缓的钢琴曲)和风偶尔吹过风铃的叮咚声。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群的嘈杂,只有天地间的宁静与美好。
喝着高品质的咖啡,吃着美味的蛋糕,钓着鱼,欣赏着无敌湖景……这种奇妙的组合,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惬意的体验。
沈屿靠在椅背上,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满足。他甚至觉得,就算今天一条鱼也钓不到,也完全不虚此行了。
他注意到,那位老板娘(他猜测就是)在挂好画后,并没有待在吧台,而是拿着一本书,在室内区域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了下来,安静地阅读着,偶尔会抬起头,目光扫过窗外湖面,或者看一眼玻璃走廊上这位一边喝咖啡一边钓鱼的“奇怪”客人,眼神平静无波,似乎并不觉得他的行为有何不妥。
咖啡馆里依旧没有什么客人,只有那对情侣低声细语,和老板娘安静的阅读身影。生意确实如预想般冷清。
但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宁静、雅致、不慌不忙的氛围,似乎店主也并不急于招揽顾客,更享受这份自己营造出来的、与湖光山色相伴的静谧。
沈屿忽然有些明白了。开这样一家咖啡馆,或许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至少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它更像是一个载体,一个寄托,是店主为自己、也为极少数能寻到此处的同好之人,精心打造的一个精神栖息地,一个可以安静面对湖山、与自己对话的空间。亏损?或许店主早已预料,并心甘情愿。
“是个有意思的人。”沈屿心中对那位气质清冷的老板娘,生出了一丝欣赏。
能选择在如此偏僻之地,不计成本地开设这样一家充满个人审美和情怀的咖啡馆,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某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时间在咖啡香、蛋糕甜和等待鱼汛的宁静中缓缓流淌。浮漂始终没有大的动静,只有小鱼偶尔啄食的细微颤动。
但沈屿一点也不着急。他享受着这份独特的融合了文明享受与野趣自然的悠闲时光。
直到一杯咖啡见底,蛋糕吃完,鱼护依旧空空如也。沈屿并不在意,他收起鱼竿,起身结账。经过室内区域时,那位老板娘也合上书,站起身,对他微微点头示意。
“咖啡和蛋糕很棒,风景更棒。”沈屿主动开口,语气真诚。
老板娘似乎没想到他会搭话,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唇角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声音清柔:“谢谢。喜欢就好。” 语气依旧简洁,没有多余的寒暄。
沈屿笑了笑,没有再多说,推开木门,在风铃的叮咚声中,离开了咖啡馆。
走在回民宿的路上,午后阳光正好,湖风拂面。沈屿回头望了一眼那间安静的、仿佛遗世独立的湖畔咖啡屋。
看来,他在湄羽村的闲居生活,除了钓鱼,又多了一个不错的消遣去处。而那位神秘的老板娘,似乎也为他这次的旅程,增添了一抹值得玩味的、淡淡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