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省文旅厅和足管中心的“特别顾问”合作,比沈屿预想中要顺利得多,也轻松得多。
王处长和李主任果然信守承诺,没有用繁琐的会议和公文打扰他。
他们在建邺市最高档的商务区,为沈屿安排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行政套房,环境优雅,服务周到,视野极佳,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和远处的江景。
这既是对他身份的尊重,也方便偶尔需要面对面沟通时,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场所。
沈屿没有推辞,坦然入住。对他而言,住在酒店和住在租来的小屋,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都是临时的栖身之所。
只是这里的条件确实好了太多,有宽敞的书桌可以看书写作,有设施齐全的健身房可以锻炼,楼下就有各色餐厅,省去了自己做饭的麻烦。
他将这种“优待”视为合作的一部分,心安理得地享受起来,但内心并未因此产生任何波动,依旧保持着那份超然物外的平静。
合作模式也如约定般简洁高效。大部分时间,沈屿独自待在酒店房间里,看书、整理钓鱼笔记、或者站在落地窗前发呆,思考一些漫无边际的问题。
李主任会定期将联赛筹备的进展、遇到的难题、初步的方案,通过加密邮件发送给他。
沈屿会在自己方便的时候查看,然后用简洁的文字回复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偶尔,李主任会带着一两位核心策划人员上门拜访,请教一些关键节点的创意或决策,交谈时间通常控制在一小时以内,高效务实。
江南省作为经济强省,办赛的财力和执行力确实非同一般。
沈屿提出的那些带有实验性质的、看似“理想化”的建议,比如“故事化营销”、“赛场生活化”、“新媒体互动”等,省里不仅没有质疑,反而迅速调集资源,组建了专业的执行团队进行深化和落地。
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让沈屿暗自点头。与这样的合作伙伴共事,确实省心。
时间在这种半隐居式的“顾问”生活中悄然流逝。
一周后,一个周一的上午,沈屿刚在酒店餐厅用完早餐回到房间,李主任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沈先生!好消息!我们联赛的预热宣传片和初步赛制,今天上午十点,准时在省台体育频道、各大网络平台和十三市的主流媒体同步发布了!反响……反响简直爆炸了!远超我们预期!”
沈屿挑了挑眉,走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哦?我看看。”
他点开李主任发来的链接,是发布在江南省广电集团官方视频号上的一条三分多钟的宣传片。
片头是航拍的长江奔流入海、以及江南水乡的古镇园林、现代都市的繁华夜景快速切换,配以铿锵有力的鼓点和充满悬念的旁白:“一江春水,十三星城!千年文脉,绿茵争锋!这个夏天,为城市而战!”
紧接着,画面快速切换,聚焦到十三个地级市最具代表性的足球场景:建邺市业余球员在奥体中心外场训练;姑苏市的球员在古典园林旁的社区球场踢球;梁溪市的企业员工球员在进行内部联赛;毗陵市的大学生球员在校园草坪上奔跑;润州市的球员在长江边的球场挥汗如雨;扬城市的球员在古运河畔热身;通州市的球员面对大海呐喊;淮州市的球员在洪泽湖畔集结;盐州市的球员在滩涂湿地旁合影;徐海市的球员展现北方的豪迈;连州市的球员在海港边宣誓;还有宿城市和泰新市的球队,也在各自的标志性场景中亮相。
每个城市都配有简短有力的口号,如“建邺荣耀,寸土不让!”“姑苏软语,脚下硬核!”“楚汉故地,徐海称雄!”等等。
宣传片制作精良,画面富有冲击力,音乐激昂,将地域文化特色与足球运动精神巧妙结合,瞬间就能点燃观众,尤其是本地观众的热情。
沈屿看完,点了点头。片子拍得不错,基本体现了他强调的“地域归属感”和“草根英雄气”。
他关掉宣传片,点开了发布在“江南体育”官方微博上的联赛初步赛制说明。联赛正式定名为“江南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江超”。
参赛队伍为江南省十三个地级市通过选拔赛产生的市级代表队。
赛制采用主客场双循环积分赛,后期穿插赛会制淘汰赛。
强调了“公平竞赛”、“草根参与”、“文化融合”的理念。
文案写得也很有煽动力,突出了“十三城pK,谁是江南球王?”的悬念。
发布仅仅一个小时,这条微博下的评论区和转发量就已经爆了!沈屿饶有兴致地翻看着。
热评第一赫然是:“卧槽!省里终于干人事了!这比赛有点东西啊!搞起来!”
第二条:“十三太保内战升级版?从网上嘴炮到线下真人pK?刺激!”
第三条:“为我大建邺打call!姑苏的小弟弟们等着被虐吧!”
第四条(来自姑苏市Ip):“呵呵,建邺大哥又飘了?忘了上次经济被我们超了?足球场上见真章!”
第五条(来自梁溪市Ip):“经济我们是不差,踢球我们也是老牌劲旅!低调攒人品,冠军拿走不谢!”
第六条(来自徐海市Ip):“南方的朋友们,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北派’硬朗!身体对抗别哭!”
第七条(来自通州市Ip):“我们靠海,心胸开阔,目标是保十争八!当然,能掀翻几个老大哥就更爽了!”
第八条(来自润州市Ip):“我们润州小透明,但我们的醋坛子不是好惹的!踢不过也要酸死你们!”
第九条(来自盐州市Ip):“我们盐州有滩涂,适合练‘泥地足球’,自带主场优势!”
第十条(来自淮州市Ip):“洪泽湖鱼头保佑!淮州队加油!”
再往下翻,几乎成了十三个城市网友的大型“认亲”和“互怼”现场。
各个城市的网友纷纷涌来,为自己城市的代表队摇旗呐喊,同时不忘调侃、揶揄甚至“鄙视”一下其他兄弟城市。
语气或幽默,或傲娇,或“不服就干”,充满了浓厚的地域自豪感和“内斗”趣味。
偶尔有外省网友围观,留言“你们江南省内部这么热闹吗?”“哈哈哈十三太保名不虚传!”“坐等吃瓜看戏!”
这种火爆的场面,连沈屿都有些意外。
他深知江南省十三市之间那种微妙的、源远流长的“内斗”传统和竞争意识,在文化、经济、乃至民间舆论场上都无处不在。
但他没想到,一个业余足球联赛的预告,竟然能如此精准地点燃这股“战火”,并且以一种充满娱乐性和参与感的方式爆发出来。
这无疑为联赛的初期宣传,注入了强大的自发流量和话题热度。
李主任的电话又打了过来,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沈先生!您看到了吗?炸了!彻底炸了!微博话题#江超#已经冲上同城热搜第一了!
十三市的地方论坛、贴吧、抖音同城,全都在讨论!这热度……比我们投入几百万做广告效果还好!您提出的‘地域对抗’和‘草根故事’思路,太神了!”
沈屿笑了笑,语气依旧平静:“意料之中。江南十三市,本就各有特色,彼此不服。
给他们一个合理‘pK’的舞台,自然会爆发出能量。关键是后续如何引导,把这种‘斗嘴’转化为对比赛的真正关注和参与,避免恶性竞争和地域攻击。”
“明白!明白!”李主任连连称是,“我们宣传团队已经紧急开会了,正在拟定引导方案,鼓励各市挖掘本地球队的感人故事、特色战术、甚至有趣的球迷文化,把话题往积极、健康、有趣的方向引!同时严格监控网络言论,杜绝人身攻击和地域黑!”
“嗯,这样就好。”沈屿表示认可。他顿了顿,补充道:“热度起来了,是好事,也是压力。接下来,赛事组织、裁判水平、场地保障、球员体验、观众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环节,必须跟上。不能让期待落空。‘诚意’比‘嘘头’更重要。”
“沈先生放心!我们一定狠抓落实!绝不让赛事品质拖后腿!”李主任郑重保证。
挂断电话,沈屿走到落地窗前,眺望着这座繁华的省会城市。楼下街道车水马龙,远处江上千帆竞发。
一场因他几句建议而点燃的民间足球热潮,正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悄然兴起。
他仿佛已经能听到,在各个城市的球场、酒馆、办公室里,人们为“江超”联赛兴奋议论、摩拳擦掌的声音。
这喧嚣与他所在的这间安静酒店套房,仿佛两个世界。
但他知道,自己已然是这盘大棋的幕后推手之一。
这种感觉很奇妙,他身处风暴眼的中心,却享受着极致的宁静;他推动了浪潮,却随时可以抽身而退。
他的“躺平”哲学,再次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得以践行——深度参与,却又超然物外;贡献智慧,却不被俗务缠身。
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如沈屿所料,“江超”的热度持续发酵。
十三市的媒体开始深度报道本地代表队的组建过程、球员背景、训练情况,各种“神评论”和“神预测”层出不穷,网络上的“嘴仗”打得热火朝天,但整体氛围良好,充满了戏谑和期待。
省里的筹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各项细节逐步落实。
沈屿依旧过着规律的生活,只是回复邮件和接受短暂咨询的频率略有增加。
他像一位冷静的舵手,在关键时刻轻轻拨动一下方向盘,确保这艘刚刚启航的“江超”巨轮,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
建邺市的暂居,因这意外的“顾问”工作,似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沈屿并不着急,他享受这种“有事可做,却又无事烦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