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目标远月·启程前夕
阁楼的灯光在凌晨四点就亮了起来,像一颗倔强的星子,嵌在幸平餐馆的屋顶上。李浩站在案台前,手里握着一把磨得锃亮的薄刃刀,面前摆着二十根白萝卜。月光透过木窗棂落在萝卜上,泛着青白的光泽,像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玉石。
【系统提示:近五年插班生考试高频考点分析完成——基础刀工(占比32%)、创意前菜(占比28%)、限时主食(占比40%)。建议优先强化“有限食材最优解”能力。】
面板上的数据清晰得刺眼。李浩深吸一口气,刀刃斜斜切入萝卜,手腕轻巧地转动。系统的虚拟光标在刀刃旁浮动,实时校准角度:“下刀角度偏差2度,修正后可获得更流畅的雕刻线条。”他跟着光标的指引调整姿势,刀尖在萝卜表面游走,留下细密而均匀的纹路。
三个月的备考时间,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替代方案”上。远月的考试从不缺顶级食材,但真正考验厨师的,是在资源有限时能否做出惊艳的味道。就像现在,他要把最便宜的白萝卜,雕成能媲美高级食雕的装饰花。
第一根萝卜雕到一半就断了,第二根的花瓣不够舒展,第三根终于有了点模样。他捏着那朵萝卜花对着灯光看,花瓣薄得能透光,纹路对称得如同自然生长。系统面板跳出评价:【相似度89%,接近专业食雕水准,可用于前菜装饰,成本降低90%】。
除了刀工,调味的替代训练更磨人。鲣鱼高汤是日式料理的灵魂,可考试时未必能用到新鲜鲣鱼花。李浩用系统分析出鲣鱼高汤的核心鲜味成分——肌苷酸和谷氨酸,然后开始试验替代方案。
“酱油含谷氨酸,味淋有少量肌苷酸,两者按3:1比例混合,加热后鲜味物质会协同增效。”他一边念叨着系统给出的结论,一边往锅里倒调料。咕嘟冒泡的酱汁散发出浓郁的鲜味,虽然不如真正的鲣鱼高汤醇厚,却也有七八分相似,足够应付基础料理的调味。
诚一郎靠在厨房门口看了半晌,忽然开口:“知道为什么老厨师喜欢说‘味在舌尖,不在料里’吗?”
李浩停下手里的动作,摇摇头。
“顶级食材谁都会用,难的是把普通东西做出花来。”老人走进来,拿起勺子尝了尝他调的酱汁,“这味道,能骗过人的舌头了。但记住,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真正的功夫,是让吃的人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味道,不需要更好的食材。”
李浩把这话记在心里,在笔记本上写下:“替代不是妥协,是在限制中找到极致。”
另一边,创真的备考方式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他把自己关在库房里,对着一本《分子料理入门》捣鼓了整整两天,最后端出来一盘“琼脂温泉蛋”——透明的果冻包裹着橙黄色的酱汁,看起来像模像样,吃起来却只有冰凉的胶质口感。
“胡闹。”诚一郎一口没尝就皱起了眉,“料理是让人吃了暖和的东西,不是拿来看的魔术。”
创真把盘子往桌上一摔,不服气地辩解:“可是远月的高年级生都在做这个!”
“别人做是因为他们已经把基本功练到骨子里了。”诚一郎敲了敲他的脑袋,“你连煎个正经温泉蛋都还会偶尔失手,玩这些花架子有什么用?
被骂醒的创真当天就把分子料理的书扔了,转而开始苦练“一菜多做”。同样一块五花肉,他早上做成红烧肉,用酱油和冰糖炖得酥烂,入口即化;中午就调成饺子馅,加白菜碎和香油,鲜得能掉眉毛;晚上又变身为回锅肉,配着青椒大火快炒,锅气十足。
“你看!”他端着三盘不同的猪肉料理凑到李浩面前,眼里闪着得意的光,“同样的食材,换种做法就是全新的味道!这才是创意!”
李浩尝了尝红烧肉,肉质确实炖得恰到好处,甜咸平衡得很好。系统面板显示:【红烧肉:火候掌控92分,调味平衡88分,创意度70分——传统做法的优秀演绎】。
“确实不错。”他由衷地说,“但如果考试时给的不是五花肉呢?”
“那我就换种做法!”创真拍着胸脯,“不管什么食材,我都能找出最好吃的做法!”
李浩看着他自信的样子,忽然觉得,或许创真这种“野路子”,才是远月考试需要的另一种“最优解”。
随着考试日期临近,远月的名字在餐馆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某天晚上打烊后,诚一郎喝着清酒,忽然提起:“远月里有个极星寮,你们要是能进去,就算没白考。”
“极星寮?”创真立刻来了精神,从书包里翻出一本皱巴巴的校友手册,“是不是那个住了好多怪人的宿舍?我同学说里面的人个个都是怪物级别的厨师!”
手册上印着一张老旧的照片,一栋看起来有些破旧的木质宿舍楼,门口歪歪扭扭地挂着“极星寮”的牌子,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在门口大笑,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笑得最欢,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寮长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叫一色慧?”创真指着照片上戴眼镜的男生,“听说他特别厉害,尤其是菌菇料理,能把普通的香菇做出松露的味道!”
李浩凑过去看照片,系统面板突然跳出一个小地图,其中一个光点旁标注着“极星寮(疑似)”,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默默记下这个名字和地点,直觉告诉他,这个地方或许会和自己在远月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里住的确实都是怪胎。”诚一郎呷了口酒,嘴角勾起一抹回忆的笑,“但怪胎往往最懂料理的真谛。在那里能学到的东西,比在课堂上多得多。”
创真的眼睛更亮了:“那我一定要住进极星寮!”
考试前一周,系统突然进行了一次小更新。面板上多了两个新功能:【临场心态稳定(初级)】和【食谱变异预警】。
【临场心态稳定:可压制因紧张导致的肢体颤抖,提升操作稳定性,效果随熟练度提升。】这个功能很好理解,显然是为了应对考试时的压力。
但另一个功能却让李浩皱起了眉。【食谱变异预警:检测到当前食谱执行度95%以上,过度标准化可能导致料理缺乏个性。建议在关键步骤加入个人化调整(如调味比例微调、烹饪时间浮动),提升独特性评分。】
系统竟然在引导他“跳出框架”?这和之前一直强调精准、标准的风格截然不同。李浩盯着面板看了很久,忽然想起诚一郎说过的话:“料理不是数学题,不需要标准答案。”
他试着在做味噌汤时,比系统建议的量多放了半勺味噌,又少煮了三十秒。结果汤的味道比平时更浓郁一点,带着淡淡的豆香余韵,诚一郎尝了之后,难得地点了点头:“有点自己的想法了。”
原来系统也知道,真正的料理,需要一点“不标准”的温度。
考试前一天的清晨,李浩打开衣柜,里面放着一套崭新的白色厨师服。袖口内侧绣着两个小小的“幸平”字样,针脚有些歪歪扭扭,一看就是新手的手笔——是诚一郎前几天偷偷送给他的。
他换上厨师服,大小刚刚好。镜子里的少年眉眼清秀,眼神却比三个月前坚定了许多。他把系统奖励的【基础柳刃刀】放进背包,刀身轻巧锋利,刀柄握着很舒服。
阁楼的墙上,那些曾经密密麻麻的便签纸已经被整理成册,只剩下最后几张,记录着他最近的心得:“萝卜雕花要留三分韧,太脆易断”“替代高汤需加半勺清酒去杂味”“煎蛋时听声音能判断火候——滋滋声变小时,就是溏心最佳状态”。每一行字,都是从生涩到熟练的脚印。
下楼时,诚一郎正在厨房煎蛋,油锅里的蛋液鼓起金黄的边缘,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要走了?”老人头也不抬地问。
“嗯。”李浩应了一声,站在厨房门口,不知道该说什么。
“东西都带齐了?”
“带齐了。”
诚一郎把煎好的蛋盛进盘子里,推到他面前:“吃了再走。”
李浩拿起筷子,一口咬下去,蛋黄的流心在嘴里化开,带着恰到好处的咸香。是他练了无数次的温泉蛋,诚一郎却做得比他标准的“65c水浴三分钟”多了点说不清的味道。
“到了那边,别总想着赢。”诚一郎终于抬起头,眼神平静,“看看别人怎么做菜,想想自己差在哪。”他顿了顿,又恢复了那副酷酷的样子,“还有,输了别回来哭,我这儿不养废物。”
李浩的鼻子忽然有点酸,用力点了点头。
“喂!李浩!走了!”创真背着一个巨大的背包冲了进来,里面塞满了各种调味料和小工具,“再不走就赶不上电车了!”
李浩拿起背包,跟着创真往外走。走到门口时,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诚一郎还站在厨房的灶台前,背对着他,手里拿着锅铲,嘴角的牙签却微微向上扬着,像是在笑。
电车在铁轨上飞驰,窗外的街景不断向后掠去。李浩看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旁边的创真正在研究远月学园的地图,嘴里念念有词:“考场在主教学楼的大厨房,听说有五十个灶台,比咱们餐馆大十倍!”
系统面板在眼前亮起:【主线任务:远月插班生考试(进行中)。当前进度:前往考场。】
李浩握紧了背包里的柳刃刀,刀柄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很踏实。他转头看向创真,少年眼里的火焰熊熊燃烧,像要把整个世界都点燃。
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团火在慢慢升起。
远处的天际线上,几座尖顶的建筑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那是远月学园的标志性建筑。阳光穿透云层,给尖顶镀上了一层金边,像一座漂浮在云端的料理圣殿。
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即将开始。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