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春秋交替。
大竹峰上的日子,平静而充实。对于动辄拥有数百年寿元的修真者而言,二十多年的光阴,一闪而过。
吕大信彻底融入了这个世界。他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刻苦修炼的五弟子吕大信,但在大竹峰众人眼中,他已是一个悟性超群、根基扎实得令人惊叹的存在。
在完成“黑竹筑基”后,他水到渠成地突破至玉清境第四层,正式迈入炼气中期。此后,他的修炼速度并未一味求快,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容器”的反复锤炼和对《太极玄清道》更深层次的理解上。
借助混沌珠,他将前世所知的道家典籍与青云道法相互印证,时常能生出一些发人深省的见解。这些见解,他从不藏私,总是在适当的时机,以请教或讨论的方式,与田不易交流,或是在师兄弟间的闲谈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受他影响最深的是三师兄郑大礼和四师兄何大智。郑大礼在他的“点拨”下,突破了以往的刻板,修行愈发稳健,虽进度不快,但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扎实,竟也慢慢修炼到了玉清境第五层。何大智则对吕大信那些“奇思妙想”极为感兴趣,两人时常探讨,使得何大智在法术的灵活运用上进步显着。
大师兄宋大仁根基最为深厚,性格宽厚,对几位师弟的“进步”乐见其成,自身修行也稳步向玉清境第七层迈进。二师兄吴大义虽天赋稍逊,但胜在勤奋不辍,亦有所成。
整个大竹峰的氛围,在这种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风气下,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田不易表面上依旧严肃,但苏茹却能感觉到,丈夫眉宇间那丝因大竹峰人丁单薄、弟子平庸而产生的郁气,已然消散了大半。她看着弟子们其乐融融,共同进步,心中满是欣慰。
这一日,吕大信正在院中与何大智切磋一种控制法力精细变化的小技巧,忽见宋大仁从守静堂出来,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神情。
“大师兄,怎么了?师父有何吩咐?”何大智收功问道。
宋大仁走到近前,压低声音道:“刚得到消息,龙首峰的苍松师叔,又收了一位天才弟子,据说是某个修真家族的子弟,天赋极佳。”
何大智撇撇嘴:“苍松师叔门下天才还少么?每次收个徒弟都要闹得人尽皆知。哪像我们师父……”
宋大仁瞪了他一眼,示意他慎言,随即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每次听到别峰又添英才,总觉我大竹峰……唉。”他目光扫过吕大信,眼中又露出一丝希望,“不过,咱们大竹峰如今有老五你在,将来未必就会弱于他们。”
吕大信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并未接话。他心知,距离原着剧情开始只剩下两三年,那位真正的“天命之子”张小凡,以及古灵精怪的田灵儿,也快要来到这个世界了。大竹峰真正热闹的时候,还未到来。
他抬头,望向龙首峰的方向。苍松……这位未来的阴谋家,此刻正在积极扩充势力吧。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和大竹峰,变得更强。
“大师兄,四师兄,我们继续修炼吧。”吕大信平静地说道,“他人如何,与我等何干?守好大竹峰自家之道,便是根本。”
宋大仁和何大智闻言,皆是神色一正,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