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峰的春日,黑节竹林中光影斑驳。张小凡挥动柴刀,汗水浸湿了额发。自从两年前入门,砍竹便成了他每日的功课。进展缓慢的修为与这枯燥的劳作,时常让他感到气馁,唯有在挥刀时,才能暂时忘却草庙村惨案带来的沉重。
这日,他正埋头苦干,忽觉后脑被什么轻轻砸了一下。回头一看,地上滚落一枚松果。抬头望去,只见一只从未见过的猴子正蹲在高处的竹枝上,一身金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额头上有一道细细的竖痕,它正抓耳挠腮,冲他“吱吱”怪叫,模样甚是滑稽。
张小凡愣了愣,心下觉得有趣,并未生气。那猴子见他没反应,又摘了颗松果丢下来。如此几次,张小凡终于忍不住,拾起一颗松果,作势要扔回去。小猴吓得“嗖”一下窜到更高处,探头探脑,见他只是虚张声势,又得意地叫起来。
一连几日,这小猴都会准时出现,用松果“捉弄”张小凡。张小凡也习惯了这调皮的小家伙,有时甚至会留些果核饭团给它。枯燥的砍竹生活,因这小猴的陪伴,竟多了几分生气。张小凡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灰”。
这日,田灵儿闲来无事,跑来竹林找张小凡玩耍,正巧撞见小灰用松果偷袭张小凡。田灵儿觉得好玩,便和张小凡一起追着小灰嬉戏。小灰灵巧异常,在竹枝间腾挪跳跃,一人一猴追了半天,竟被它引着来到了后山一处平日罕有人至的幽深谷地。
谷中雾气弥漫,中央有一寒潭,潭水漆黑,寒气逼人。小灰在潭边石头上跳跃,一不小心,失足滑落,“噗通”一声掉进了寒潭之中。潭水冰寒刺骨,小灰在水中挣扎,发出凄厉的叫声。
“小灰!”张小凡大惊失色,不及多想,纵身便跳入寒潭。冰冷的潭水瞬间包裹全身,刺骨的寒意让他几乎窒息。他奋力游向挣扎的小灰,一把将它抱住。小灰紧紧抓住他的衣服,瑟瑟发抖。
就在张小凡奋力想游回岸边时,他怀中那颗普智师父留下的深紫色珠子(噬血珠),突然毫无征兆地变得滚烫!与此同时,潭底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惊醒,一股强大的吸力传来,同时一根黝黑短棒(摄魂)自潭底淤泥中激射而出,直冲他而来!
噬血珠红光大盛,那黑色短棒也散发出吞噬一切的幽暗之力。两股至凶至邪的气息在寒潭中相互吸引、碰撞,竟以张小凡的身体为媒介,疯狂地融合!巨大的痛苦瞬间席卷了他全身的精血和神识,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撕碎。
“啊——!”
张小凡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的惨叫,便失去了知觉,紧紧抱着小灰,向潭底沉去。在他彻底昏迷前,模糊地看到那珠与棒在红黑光芒中扭曲,化作一根暗红色的、散发着令人心悸气息的短棒!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青影急速掠至寒潭边。正是吕大信。他原本在附近感悟道法,骤然感应到一股极其邪恶强大的气息在此爆发,心中大惊,立刻赶来。
只见潭水涌动,张小凡面色惨白,昏迷不醒,正缓缓下沉,怀中还紧紧抱着一只湿漉漉的金毛小猴。而他手中,紧握着一根散发着不祥红黑光芒的短棒,那滔天的邪气正是由此棒发出。
“噬魂棒?!”吕大信瞳孔一缩,瞬间认出此物。他不及细想,立刻飞身入潭,一手一个,将张小凡和小灰捞起,迅速回到岸边。
探查之下,张小凡气息微弱,失血过多,更严重的是心神被邪气冲击,危在旦夕。吕大信立刻盘膝坐下,双手结印,识海中混沌珠残片清辉流转,一股精纯平和、蕴含大道本源的意念之力笼罩住张小凡和那噬魂棒。
混沌珠的道意如同暖流,悄然渗入,抚平躁动的邪力,护住张小凡的心脉。噬魂棒的光芒渐渐黯淡,恢复成一根看似普通的暗红色短棒,但那深入骨髓的凶戾之感,却无法完全消除。
小灰呛出几口水,悠悠转醒,它似乎明白是吕大信救了他们,蜷缩在张小凡身边,用脑袋蹭了蹭张小凡冰冷的手,发出低低的呜咽声,眼神中充满了依赖与担忧。
吕大信看着这一人一猴,以及那根惹祸的短棒,眉头紧锁。他叹了口气,将张小凡背起,对那小猴轻声道:“小家伙,跟我回去吧。”
小灰通灵,似乎听懂了他的话,犹豫了一下,便跳上了吕大信的肩头,紧紧抓着他的衣服,不时回头担忧地看看昏迷的张小凡。
吕大信带着他们,迅速离开了这片不祥的寒潭。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张小凡的命运,以及这根名为“噬魂”的凶物,都将与他和整个大竹峰,产生难以分割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