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玄圣人将孔宣、羽翼仙、六耳猕猴三位新收弟子带入问道宫深处的一间静室。室内道韵盎然,混沌灵气化作淡淡雾霭,地面有云床蒲团,正是讲道授法的绝佳所在。
三位弟子按长幼次序坐定,神情恭敬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他们深知,接下来师尊所授,将是真正契合他们自身、直指大道的无上法门。
林玄目光首先落在大弟子孔宣身上。圣念微动,已然洞悉其本源。
“孔宣。”林玄声音平和,“你乃元凤之子,天生背负五行之气,本源深厚。你那五色神光,无物不刷,看似神通,实则乃是五行法则运转到极致的显化。五行者,天地之基,万物之宗。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演化无穷。”
孔宣心神一震,他虽知自身神通厉害,却从未从“法则”的高度去理解。
林玄继续道:“吾观你以往,多倚仗神通之利,对五行之本源、生克之玄妙,体悟尚浅。今日,吾便传你《五行衍道章》。”说罢,屈指一弹,一道蕴含无尽五行生灭、循环演化奥秘的混沌色流光没入孔宣眉心。
“此章非具体神通,而是阐述五行法则之根本。你需潜心参悟,明悟五行相生之造化,相克之杀伐,乃至五行逆转、归元混沌之妙。待你真正将五行法则领悟至深处,五色神光方可化腐朽为神奇,不再仅仅是刷落万物,更能演化万物、定鼎乾坤。届时,五行轮转,自成一方世界,方显此法真正威力。”
孔宣只觉无数玄奥的感悟涌入心田,以往对五色神光的种种困惑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无上境界的康庄大道!他激动地伏地拜谢:“弟子叩谢师尊传法!必不负师尊厚望,潜心修持五行大道!”
林玄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二弟子羽翼仙。
“羽翼仙,你亦为元凤血脉,然与你兄不同,你之本源,更偏向于阴阳之变。你振翅九万里,其疾如电,其势破空,此乃极阳之动;然动极思静,刚猛易折,你之血脉中亦蕴含一丝至阴之柔,乃平衡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羽翼仙眼中锐利的光芒收敛,露出思索之色。他以往只知追求极致的速度与锋芒,从未想过阴阳平衡。
“吾传你《阴阳遁虚经》。”林玄再次弹指,一道蕴含阴阳交替、虚实相生、动静转换无上妙理的光芒没入羽翼仙识海。
“此经旨在让你明悟阴阳相济、刚柔并蓄之理。你之速度,可至阳至刚,破灭一切;亦可至阴至柔,无声无息,遁入虚无。若能阴阳合一,动静随心,则天下之大,无处不可去,无物不可破。此法修至大成,一振翅可跨越时空界限,一敛翅可隐于虚无之间,方为真正的大逍遥、大自在。”
羽翼仙感受着经文中那玄妙的阴阳至理,只觉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以往许多修行关隘都有了松动迹象,连忙叩首:“弟子明白了!谢师尊赐予通天大道!”
最后,林玄看向三弟子六耳猕猴。六耳天性灵动,此刻却努力做出沉稳模样,六只耳朵微微颤动,显得格外认真。
“六耳。”林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你之跟脚,乃是混沌魔猿四分之一本源所化。混沌魔猿,战天斗地,其力无穷,其体不灭。你虽继承不全,却天生肉身强横,近战无敌,此乃你之根本所在,远胜你那聆听神通。”
六耳猕猴挠了挠头,它确实最喜欢锤炼肉身,打架斗法。
“然,肉身强横易,肉身成圣难。寻常炼体之法,或刚猛易折,或进展缓慢。吾观你心性跳脱,不耐水磨工夫,特为你推演一门《九转金身决》。”
林玄话音落下,一道金光璀璨、蕴含无尽气血搬运、窍穴开辟、肉身不朽奥秘的法决涌入六耳猕猴心神。
“此决乃吾根据自身混沌圣体修炼之经验,结合力之大道精义所创,无需混沌之气那般苛刻条件,乃引天地灵气、星辰之力、乃至战斗煞气淬炼己身,肉身与元神同修!每完成一转,肉身强度与元神修为便有一次质的飞跃!功成九转,便可肉身证道,成就不灭金身,堪比混元圣体,力大无穷,万法不侵!”
六耳猕猴听得心花怒放,这法门简直是为它量身定做!既能打架变强,还能修炼元神,最终还能成圣!它激动地抓耳挠腮,连连叩拜:“多谢师尊!弟子一定好好修炼,绝不偷懒!定要练成九转金身!”
林玄见三位弟子皆得契合自身之道法,心中欣慰,肃容道:“法已传授,道在自身。尔等需勤加修持,不可懈怠。若有疑难,可来问道宫寻吾。去吧。”
“弟子谨遵师命!”孔宣、羽翼仙、六耳齐声应道,再次恭敬行礼后,才强压着激动的心情,退出了静室,各自寻了仙岛上的僻静之处,迫不及待地开始参悟师尊所传的无上法门。
林玄看着弟子们离去的背影,目光深邃。蓬莱一脉,自此有了传承。而这三位跟脚非凡的弟子,未来又能在这洪荒之中,闯出怎样的名堂?他心中亦有些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