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村如火如荼的军事训练与悄然扩张的势力,终究无法完全掩盖在湄南河三角洲日益浓厚的迷雾之下。沙立军政府在曼谷站稳脚跟的进程,远非一帆风顺。前政府的支持者、受损的利益集团、以及被高压政策激怒的各方势力,逐渐汇流,形成了多股或明或暗的反政府武装。他们利用曼谷周边复杂的地形和军政府初期控制力的薄弱,频频发起袭扰、破坏交通线、攻击孤立哨所,令沙立元帅不胜其烦,深感兵力捉襟见肘。
也就是在这焦头烂额之际,一份来自内政部情报部门的评估报告,被悄然送到了沙立元帅的案头。报告中,详细描述了湄南河下游那个名为“新唐村”的华人垦殖社,在短时间内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更组建起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人数已达千人的私人武装——“金唐卫队”。报告特别提及了这支队伍在之前与地方豪强颂猜家族冲突中表现出的纪律性和战斗力,以及其成员构成中包含了大量被裁撤的前泰军士兵。
沙立元帅摩挲着下巴,鹰隼般的目光在报告上停留了许久。一支不受控制的干人武装盘踞在腹地,本是心腹大患。但此刻,面对四处起火的反政府势力,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驱狼吞虎,借力打力**。
“去,派人接触那个李金唐。”沙立元帅对身旁的副官命令道,语气带着一种上位者的算计,“态度放客气点,告诉他,政府现在需要稳定,而他这支力量,或许能为王国效力。”
数日后,一位身着便装、但举止间难掩军人气质的特使,在一小队骑兵的护卫下,来到了新唐村。来人自称是“总理府特别顾问”**屏·春拉瓦**,态度不卑不亢,却也没有盛气凌人。
李金唐在议事棚接待了他,王豹、苏望海作陪。双方落座,简单的寒暄后,屏顾问直接切入主题。
“李社长,贵村发展迅速,卫队兵强马壮,令人印象深刻。”屏顾问的开场白带着试探,“如今王国初定,但一些不安分的前朝余孽和破坏分子,仍在曼谷周边活动,袭扰地方,威胁民生。政府军主力需镇守要地,一时难以全面清剿。”
他顿了顿,观察着李金唐的反应,见对方神色平静,才继续说道:“总理阁下知李社长是明事理、有担当之人。因此,特派我前来,希望与贵方进行合作。政府希望**金唐卫队能够出动,协助清剿曼谷东北部巴真府一带最为猖獗的一股反政府武装**。事成之后,政府自然不会亏待朋友。”
**“协助清剿,换取支持。”** 条件抛出,简单,直接,也充满了军政府一贯的实用主义风格。
议事棚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苏望海与王豹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这是机遇,也是巨大的陷阱。成功了,或许能获得合法身份;失败了,或者被当成炮灰消耗,则万劫不复。
李金唐缓缓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心中念头飞转。沙立政府这是要借刀杀人,既能削弱反政府武装,也能消耗他李金唐的实力,一举两得。直接拒绝,必然开罪军政府,新唐村将面临灭顶之灾。但若轻易答应,则正中对方下怀。
他放下茶杯,目光迎向屏顾问,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与深思:“屏顾问,沙立总理和军政府能看到我金唐卫队,是我等的荣幸。为国效力,稳定地方,亦是我等侨居于此者应尽之责。”
先表姿态,继而话锋一转:“然而,顾问也知,我卫队虽有些许力量,但名不正则言不顺。出动千人武装,跨境作战,若无官方明文授权,恐被误判为私人武装作乱,引发不必要的误会。此其一。”
“其二,我卫队将士抛头颅、洒热血,若成功剿匪,却依旧是一支‘不被承认’的武装,于情于理,恐怕难以服众,亦寒了将士之心。日后若再有类似情况,恐难再有效力之积极性。”
屏顾问眉头微蹙,知道对方开始讨价还价了:“李社长的意思是?”
李金唐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沉稳而坚定:“若要金唐卫队全力效命,政府需给予两项承诺,亦可视为战后酬劳:
**第一,战后,需以政府法令形式,正式授予金唐卫队合法身份,承认其作为‘地方辅助安全力量’的地位,队员享有相应法律保障。**
**第二,允许我部在完成清剿任务后,于泰柬边境(可选择达叻府或桐艾府等指定区域)建立常设驻防点,负责边境巡逻与安全,并享有在该区域的合法驻军权。**”
这两个条件,是李金唐深思熟虑的结果。第一条,是解决名分问题,将武装力量合法化,洗脱“匪患”嫌疑;第二条,则是战略布局,将触角伸向控制更薄弱、也更容易获取外部资源(如来自柬埔寨乃至越南的物资)的边境地区,为未来留下更大的辗转空间和发展潜力。
屏顾问闻言,心中一震。他没想到李金唐的胃口如此之大,不仅要名分,还要地盘,而且是敏感的边境地区!这已经超出了他最初的授权范围。
“李社长的条件……我需要向曼谷汇报。”屏顾问没有立刻拒绝,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当然,敬请屏顾问如实转达。”李金唐微微一笑,“我金唐卫队上下,静候佳音。也希望沙立总理能理解,唯有给予我等立足之基与未来之望,方能换来我等为暹罗王国之稳定,效死力之战心。”
谈判暂时中止。屏顾问匆匆返回曼谷汇报。
沙立元帅在听到李金唐的条件后,亦是勃然大怒,认为其狂妄。但在幕僚的分析和当前严峻治安形势的压力下,他不得不冷静权衡。授予一个“辅助安全力量”的虚名,并无实质损失,反而能将其纳入管理。至于边境驻军……那些偏远之地,本就难以管理,让这支华人武装去驻守,既能清剿边境匪患,又能让其远离核心区域,似乎……也并非完全不能接受。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内部争论,沙立军政府给出了初步答复:原则上同意李金唐的条件。** 具体细节,可在金唐卫队证明其价值——即成功清剿巴真府反政府武装后,再行敲定并签署正式协议。
当屏顾问再次来到新唐村,传达这一初步同意时,李金唐知道,他赌对了第一步。一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交易,就此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