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武德二年的秋夜,汴梁皇城被一层清冷的银辉笼罩,太液池面泛起粼粼波光,偶有巡夜侍卫的脚步声与甲胄摩擦声划破寂静,更显宫阙森严。

然而,帝国权力中枢的宣政殿,此刻却亮如白昼,殿内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龙涎香、墨锭与淡淡茶香的严肃气息,一场关乎帝国未来命运的战略决策,正在这秋夜深处激烈酝酿。

殿外,金甲侍卫如同雕塑般肃立,他们的呼吸在微凉的空气中凝成白雾,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遭的一切,确保没有任何杂音能干扰殿内的天听。

首席直学士张谏、户部尚书高郁、刑部尚书张文、兵部尚书赵瑾、军武卫副将军杜仲和周本。这六人,可谓是大吴军政核心中的核心,此刻齐聚于此,气氛之凝重,堪比大战前夕。

大太监李肆,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蟠龙御座之侧,他面白无须,眼神低垂,气息收敛到了极致,唯有在注意到皇帝手边那盏御用定窑白瓷茶杯中茶水温度稍降时,才会以最轻微、最迅捷的动作上前,无声无息地更换上热气腾腾的新茶,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发出丝毫声响,生怕惊扰了御座上那位年轻帝王的思绪,以及殿下重臣们的争论。

徐天身着玄色常服,并未穿戴繁复的冕旒朝服,但久居帝位所养成的威严,以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决断力,让他即使随意坐在那里,也自然成为整个大殿绝对的中心。

他并未急于开口,而是目光沉静地扫过每一位臣子,听着他们对北方局势的分析。

关于伪唐与契丹,众人的判断趋于一致。

伪唐李存勖经此惨败,已然颓废,内部伶人弄权,忠臣寒心,藩镇离心,确已不足为虑,只需派一员大将镇守边境,静观其自我崩解即可。

契丹元气大伤,王庭被焚,粮草匮乏,更兼内部诸子争位,部落离心,耶律阿保机权威大损,短期内绝无能力南侵。北疆,可以迎来一段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就在殿内气氛稍缓,似乎北方压力骤减之时,徐天却缓缓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那面占据整堵北墙的巨幅山河舆图前。

他的目光,越过了中原、河北,甚至越过了暂时搁置的伪唐与契丹,最终如同利箭般,精准地钉在了西南方向那片被重重山峦环绕的区域——蜀。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敲击着那片代表着蜀国的区域,发出笃笃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头上。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环佩叮当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殿外廊下的宁静。

只见修容花见羞,云鬓高耸,珠翠环绕,身着一袭极为华美的湖蓝色蹙金海棠留仙裙,外罩一件轻薄如烟的银丝纱帔,在两名手提琉璃宫灯的宫女搀扶下,竟不顾内侍的阻拦,直往殿内闯来。

她脸上带着精心修饰过的娇媚妆容,眼波流转间尽是风情,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食盒,人未至,那娇滴滴、带着几分委屈与关切的声音已然传来:“陛下~~夜深露重,万望保重龙体呀!臣妾亲手炖了参汤,最是滋补……”

她话音未落,徐天猛地转过身,方才还沉静如水的面容瞬间覆上一层寒霜,眉头紧锁,眼中射出凌厉如刀锋般的光芒,那光芒中蕴含的不悦与帝王威压,几乎让殿内的温度都骤降了几分。

他甚至连多余的话都懒得说,只是从齿缝间冷冷地挤出一个字,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与冰寒:

“滚!”

这一声呵斥,如同三九天的冻雨,瞬间将花见羞脸上所有的娇媚、期盼与那点小心思浇得透心凉。

她脸上的血色刹那间褪得干干净净,嘴唇哆嗦着,眼眶瞬间红了,泫然欲泣,却在对上徐天那毫无温度的眼神时,所有的话语和眼泪都被吓得噎了回去。

她求助般地看向李肆,李肆却只是微微摇头,眼神严厉地示意她速速退下。

花见羞再不敢停留,也顾不得仪态,慌忙带着两名吓得瑟瑟发抖的宫女,几乎是踉跄着、狼狈不堪地退出了宣政殿,那窈窕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深沉的夜色中,只留下一缕奢靡的香风,很快便被殿内凝重严肃的气氛彻底冲散。

这个小插曲,非但没有打断会议的进程,反而像一盆冷水,让所有人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此刻陛下心中所思所想的,是何等重要的军国大事,绝非后宫争宠这等微末小节可以干扰。

徐天仿佛只是随手拂去了一粒尘埃,神色瞬间恢复如常,重新将目光投向舆图上的蜀地。

他手指重重按在之上,声音沉稳而清晰地传遍大殿:

“伪唐,苟延残喘;契丹,内斗不休。此二者,已如疥癣之疾,短期内不足为虑!我大吴的目光,不应再被其过多牵绊!让他们内部继续乱下去,自我消耗,待其精疲力尽,便是我大军北上犁庭扫穴之时!”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斩断犹豫的决绝,“而现在,我大吴兵锋所向,当是此地富庶甲于天下,却已病入膏肓之蜀国!”

他环视众臣,开始条分缕析,阐述伐蜀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他的论据,既有司卫监密探源源不断送回的确切情报作为支撑,也隐含了他脑海中那“寰宇星图”所揭示的历史必然,只是后者,是他永远无法与任何人言说的秘密。

“蜀主王衍,荒淫昏聩,堪称古今罕有!”徐天的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自登基以来,不恤政事,将朝政尽数委于宦官宋光嗣、王承休等奸佞之徒!其母徐贤妃,尊为顺圣太后,及其妹徐淑妃,尊为翊圣太妃,更是牝鸡司晨,勾结阉宦,卖官鬻爵,把持朝纲!蜀国朝堂,已是乌烟瘴气,忠良退避,小人当道,形成‘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的畸形局面,纲常沦丧,法纪崩坏!”

兵部尚书赵瑾立刻出列补充,他手中甚至拿着几份司卫监刚送来的密报:“陛下明鉴万里!据确切情报,蜀国边防要隘,如剑门、葭萌关等地,守将多是通过贿赂徐氏姐妹或宦官而得位,庸碌无能,只知克扣军饷,盘剥士卒。蜀军久无战事,缺乏操练,装备陈旧,士气低迷。尤其是汉中地区,号称陪都,然守军粮草短缺,器械不足,军心涣散,形同虚设!其战斗力,远非我百战精锐之敌手!”

徐天微微颔首,赵瑾的情报与他所知的历史细节不谋而合。他继续道,语气愈发沉痛:“然其贪官污吏,却依旧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王衍耗费巨资,广修宫苑,尤以那宣华苑为最,极尽土木之华,搜刮民脂民膏以充其中!其宫内嫔妃、宦官,竞相奢靡,一宴之费,可抵寻常百姓千家之产!而蜀中百姓,却要承受日益沉重的赋税徭役,加之贪官污吏层层盘剥,早已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蜀地,外表看似繁华锦绣,实则是坐在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内部矛盾之尖锐,已达沸点!”

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寰宇星图”提示的信息历史上,后唐军队伐蜀,势如破竹,沿途蜀军因“久无粮草、军心涣散”,大多望风而降,几乎未遇像样抵抗。从出兵到前蜀灭亡,不过短短七十余日。这种洞察,让他对伐蜀之役的成功,拥有了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的信心。

“故此,”徐天最终做出论断,声音铿锵,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此刻之蜀国,实乃外强中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同一只膘肥体壮却病骨支离的麋鹿,只需轻轻一推,便会轰然倒地!我大吴若以雷霆万钧之势出击,必能摧枯拉朽,以极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天府之国、财富重地,纳入我大吴版图!得其庞大财富以充实国库,安其数百万百姓以稳固根基,使我大吴国力跃升,真正奠定一统天下之雄厚基础!”

他描绘的前景令人心潮澎湃,但殿内众人皆是历经风雨的栋梁之材,深知“伐国”二字背后意味着何等巨大的风险与复杂的运作。

张谏沉吟片刻,出列奏道:“陛下圣断,高瞻远瞩,蜀国确已显露亡国之兆。然,蜀道艰难,山川险阻,自古易守难攻。伐蜀之事,关乎国运,仍需慎之又慎。统帅人选,需德才兼备,熟知蜀地情势,能深刻领会陛下速战速决之战略意图;进军路线,需反复推敲,避实击虚;后勤粮秣,需保障万全,蜀道转运,尤为不易,需提前设立粮台,遴选得力干员负责;攻克之后,如何迅速安抚地方,稳定秩序,恢复民生,选拔良吏,更是关乎能否真正将蜀地消化吸收之关键。此间种种,皆需详加谋划,力求万全。”

高郁也立刻接口,这是他户部尚书的职责所在,他必须确保皇帝清楚其中的代价与保障:“陛下决心已定,臣等自当竭力效命。然大军一动,耗费巨万。户部需即刻精确核算伐蜀大军开拔之资、战时每日消耗、以及战后初期安抚地方、赈济灾民、恢复生产、官吏俸禄等所需之钱粮。蜀道崎岖,转运艰难,损耗必巨。需提前规划数条转运路线,在关键节点如凤翔、金州等地设立大型中转粮台,储备充足粮草军械,并选派精明强干、清廉无私之官员负责押运调度,严防贪墨与损耗。此乃大战之根基,绝不容有失!”

徐天对此深以为然,他看向杜仲和周本:“二位将军,以为如何?若抽调部分精锐西向伐蜀,北疆及东部防线,可能确保无虞?”

杜仲抱拳,声音沉稳如山岳:“陛下放心。北疆有靖边侯李莽坐镇,燕云新军经数月整训,已初具战力,依托坚固城防与犀利火器,采取守势,足以应对契丹可能之骚扰。伪唐方向,其内部混乱,更无力主动出击。从中线及后方抽调五到八万精锐,交由得力统帅,用于伐蜀,于整体防御并无大碍。只是这伐蜀主帅人选,至关重要,不仅需精通山地作战,熟知蜀地山川地理、气候民情,更需意志坚定,能果断抓住战机,避免顿兵于坚城险关之下,切实执行陛下速战速决之方略。”

周本亦道:“杜将军所言极是。水师亦可沿长江水路西进,一方面运输部分兵员粮草,另一方面可袭扰蜀国沿江城镇,牵制其兵力,与陆路大军形成水陆夹击之势,使其首尾难顾。”

徐天满意地点点头,众臣的考虑周全,与他的思路不谋而合。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舆图,最终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那个一直被他委以经营西南、防备蜀国重任的将军身上。

“镇疆御寇总兵官、靖边侯李仁!”他缓缓吐出这个名字,带着十足的肯定,“李爱卿多年来,整军经武,对蜀国山川险隘、兵力部署、官场民情了如指掌!其用兵,稳健持重,却又并非拘泥不化,关键时刻敢于出奇制胜!更兼其为人忠诚勤勉,体恤士卒,能得军心!由他出任征蜀行营都招讨使,总揽伐蜀全局,授予临机专断之权,朕,放心!”

李仁的资历、能力与对蜀地的熟悉程度,确实是当前最合适的人选,张谏、杜仲等人闻言,皆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战略方向与主帅人选已定,徐天的目光再次锐利地投向高郁,语气严肃无比:“高卿!朕最后再问你一次,亦是此战之前,最后一次问你!伐蜀大军开拔、战时消耗、以及攻克蜀地后,至少一年内的安抚地方、赈济灾荒、恢复民生、官吏俸禄等所有开销,户部府库,可能做到源源不断,保障万全,绝无后顾之忧?朕要的,不是可能,不是大概,是确凿无疑的保证!此战,关系西陲永久安定,不容有丝毫闪失!”

高郁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出列深深一躬,抬起头时,脸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与绝对的自信,声音清晰而有力地回荡在殿中:“陛下!臣,高郁,以项上人头及阖族性命担保!自陛下践祚以来,励精图治,推行新政,清丈天下田亩,改革盐铁茶税,新设之漕运、海运两税司更是成效卓着,去岁岁入,据户部最终核算,折合铜钱已逾四千五百万贯!粮秣储备,各地常平仓、转运仓合计,已超两千三百万石!府库之充盈,国力之雄厚,远超历朝历代!莫说支撑一场伐蜀之战,便是同时应对北疆、西线两场大战,亦可保三年之内,钱粮无忧,转运不绝!臣已责令属下连夜核算,初步预案已具,伐蜀之资,绝无问题!陛下可尽展雄图,放手施为,臣与户部定为陛下稳守后方,供给前线,绝不让将士们因粮草之事有半分担忧!”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数据确凿,充满了掌管天下财赋者的底气与担当。

徐天闻言,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与决断的神色,他抚掌喝道:“好!有高卿此言,朕无忧矣!伐蜀之策,就此定鼎!”

他目光如电,扫过众臣:“张谏!”

“臣在!”

“由你议政院牵头,会同军武卫,即刻拟定伐蜀诏书,昭告天下,明示王衍之罪,彰显我大吴吊民伐罪之仁!同时,草拟对靖边侯李仁的任命圣旨,授其为征蜀行营统帅,总揽伐蜀一切军政事务,授予其临机决断、先斩后奏之权!旨意中需明确,此战贵在神速,要求其抓住蜀中空虚、民心涣散之机,以雷霆之势,直捣成都,勿要顿兵坚城,迁延日月!”

“臣遵旨!”张谏肃然领命。

“赵瑾!杜仲!周本!”

“臣在!”三人齐声应道。

“兵部立即着手,从各地镇国将军、禁军中,抽调八万精锐,尤以擅长山地作战、装备强弩火器之部队为主,限期一月,于长安前线集结完毕!军武卫下达正式调兵文书,各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延误!会同户部,详细规划粮草军械转运路线,在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等入蜀要隘设立粮台,选派得力官员与护军,确保粮道畅通无阻!”

“臣等遵旨!”三人抱拳,声震殿瓦。

“伐蜀之事,关乎机密,在大军完成集结之前,需严格封锁消息!”徐天最后强调,“但对内,可适当透露风声,鼓舞军民士气;对外,尤其是对蜀国,可令司卫监设法散布流言,加剧其内部恐慌!”

“臣等明白!”众臣齐声应诺,心中都清楚,一场新的、注定将改写天下版图的灭国之战,已然在这秋夜的宣政殿内,一锤定音。

大吴这架强大的战争机器,在稍作休整后,即将再次开动,锋利的战刀饮饱北疆胡虏之血后,又将寒芒西指,斩向那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内部早已腐朽不堪的蜀国天府。

重大的战略决策已定,众臣行礼,依次退出宣政殿。脚步声渐渐远去,殿内恢复了深沉的寂静,只剩下徐天和李肆,以及那幅仿佛蕴藏着无穷奥秘的山河舆图。

徐天并没有立刻起身返回后宫,他重新坐回宽大的御座,身体微微后靠,手指无意识地在紫檀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目光再次落在地图的蜀地之上,变得有些深邃难明。

国家的战略、军事的部署已然安排妥当,但作为一个灵魂来自千年之后、知晓历史走向的穿越者,他内心深处,一丝难以对任何人言说的、属于个人的好奇与某种隐秘的收集欲,如同水底的暗流,开始悄然涌动。

他脑海中,那面唯有他可见的“寰宇星图”系统再次无声地展开,光幕流转,关于蜀国那些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绝色女子的信息,如同精心绘制的工笔画卷,带着历史的尘埃与传奇的色彩,一一清晰地浮现出来:

徐贤妃(顺圣太后)与徐淑妃(翊圣太妃,即后世所称之花蕊夫人):此二人乃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晚年最为宠爱的妃嫔,是一对亲姐妹,出身于蜀中官宦之家,其父徐耕曾任眉州刺史。姐妹二人皆以国色天香、容貌绝世而名动蜀中,绝非寻常庸脂俗粉可比。

更不寻常的是,她们并非空有美貌的花瓶,早在王建在位之时,便凭借过人的心机与精明的权谋,深度干预朝政,在王建耳边吹动枕边风,影响力巨大,朝中大臣多有依附者。王衍继位后,她们更是母凭子贵(虽非王衍生母,但凭借权势被尊封),被尊为顺圣太后与翊圣太妃,实际上把持了蜀国的最高权柄,与宦官集团勾结,卖官鬻爵,将蜀国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尤其是妹妹徐淑妃,不仅容貌“美而奇艳”,更兼才华横溢,富有文采,后世以其“花蕊夫人”之号闻名,其所作《花蕊夫人宫词》百首,细腻描绘了宣华苑中极度奢靡的生活场景,其中“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一句,何其自信,又何其妖娆,足见其对自己容貌的极端自负与那份倾国倾城的艳丽风华。这对姐妹,堪称集美貌、权势与心机于一身的尤物,是蜀国腐败政治的核心与象征。

金飞山:此女出身更为传奇,本是成都附近的农家女,然其十六岁时,便因“姿容绝世”,艳名远播,被选入宫中,初封即为贵妃,可见其容貌之惊人。她不仅有着倾国倾城之貌,更难得的是在绘画一道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尤其擅长工笔花鸟,其作品在蜀中被视为瑰宝,“千金难求”。

后主王衍对其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一度为了她,废黜了原配高皇后,意图改立她为后。虽然后来因其出身卑微,遭到朝中部分权臣的激烈反对而被短暂废后,但在另一位妃子钱贵妃(此女亦不简单)的力保之下,得以复位。金飞山性格温婉柔顺,与后宫嫔妃大多关系融洽,甚至能得到作为潜在政敌的钱贵妃的敬重与维护,其人格魅力与处世智慧,可见一斑。然而红颜薄命,前蜀灭亡后,她随着王衍一同被押解往洛阳,最终在历史的风暴中香消玉殒,遇害时年仅二十二岁,其命运之悲惨,令人扼腕叹息。

李舜玹:这位则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其祖上是波斯(今伊朗一带)商人,隋朝时家族便沿着丝绸之路迁至长安,以经营香料为生。她身上流淌着波斯人的血液,继承了其种族典型的高鼻梁、深眼眶、自然卷曲的秀发,容貌明艳大气,风格与中原女子迥然不同,别具一番风韵,因此被王衍选为昭仪,纳入宫中。李舜玹不仅以其独特的异域美貌吸引君王,更受其兄长(着名花间派词人李珣)的熏陶,精通诗词,富有才情,尤其擅长水墨丹青,于墨竹一道颇有造诣,堪称一位才貌双全的奇女子,为奢靡的蜀国后宫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

这些千娇百媚、各具风情、且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女子形象,在徐天脑海中一一闪过,如同欣赏一幅幅活色生香的历史美人图卷,让他这位坐拥后宫、见惯了绝色的帝王,也不由得心生涟漪,一种属于现代人收集历史名人、亲身体验传奇的隐秘心理开始强烈作祟。

他深知,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这些女子的结局大多凄惨,或死于乱军,或沦为俘虏,香消玉殒。

而自己,如今拥有改变她们命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确实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些在史书笔端、在诗词传说中被反复提及的绝色,究竟是何等模样。是否真如记载中那般,拥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魔力?这种混合着好奇、征服欲与一丝怜悯的复杂心绪,在他心中交织。

这种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缠绕心头。他沉吟片刻,指节的敲击声停止,抬头看向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一旁、仿佛能洞察他一切心思的李肆。

“李肆。”徐天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特殊的意味,在这空旷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老奴在。”李肆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姿态谦卑到了尘埃里。

徐天用手指,再次轻轻点了点舆图上蜀国的位置,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与些许难以言喻的深意:“待伐蜀大军开拔之时,你从司卫监中,精心挑选一批人手。要最是精明能干、心思缜密、尤其懂得察言观色、办事稳妥可靠之人。”

李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但他脸上依旧保持着绝对的恭敬,仿佛只是在聆听一道普通的旨意:“老奴明白。陛下是担忧蜀道艰难,敌情不明,需派遣得力人手,混入军中,或设法先行潜入蜀地,为大军详细刺探敌情,绘制精细舆图,并设法联络蜀中不满王衍统治的义士,以为内应。”他主动将任务往军事方面引导,这是作为心腹太监的必备素养。

徐天微微颔首,对李肆的机敏与忠诚很是满意,但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李肆心中猛地一凛,更加明确了皇帝陛下那隐藏在军国大事背后的、真正的意图。

“刺探军情,联络内应,此乃其一,亦是明面上的任务。”徐天的目光变得有些深邃,甚至带着一丝只有李肆才能察觉的玩味与期待,“此外,朕这里,另有一份名单。”

他顿了顿,从御案上一个不起眼的抽屉里,取出一张提前写好的素笺。纸上没有任何抬头落款,亦无多余赘言,只有寥寥几个用朱笔书写的名字,墨迹早已干透,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徐氏姐妹(顺圣太后、翊圣太妃)、金飞山、李舜玹。

徐天将这张轻飘飘的纸递给了李肆。

李肆双手接过,指尖甚至能感受到纸张上残留的、来自御用朱砂的微凉触感。

他只垂目扫了一眼,心中便已雪亮。他伺候这位陛下日久,深知其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之余,亦有其不容旁人触及、甚至难以理解的私欲与偏好,尤其是对有名的“祸水红颜”,似乎总抱有某种特殊的兴趣。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张承载着特殊使命的名单折好,如同对待绝世珍宝般,谨慎地收入贴身的袖袋之中,然后垂首,用一种近乎誓言般的语气,低声而清晰地保证:

“老奴,遵旨。定会亲自挑选最可靠、最懂事、手脚最干净的人去办此事。待王师克定成都之日,必会想方设法,将名单上的这几位……‘妥善保护’起来,确保其毫发无损,然后……秘密、安然地送至陛下面前。”他刻意在“妥善保护”和“安然”二字上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透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徐天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带着满意与些许期待的笑意,他挥了挥手。

李肆会意,不再多言,再次深深一躬,随即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宣政殿,身影融入殿外深沉的夜色之中,前去安排这件既关乎国战胜负,又暗藏风月玄机的特殊任务。

殿内,烛火因灯花的爆裂而轻轻摇曳了一下,将徐天独自坐在御座上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他独自望着舆图上那片即将被战火与铁蹄践踏的蜀地山川,目光幽深。伐蜀,是为了大吴的万里版图与煌煌霸业,是冰冷的国家利益与战略必然;而袖中那份名单,则是他作为穿越者的一点私心,是对历史好奇心的满足,也是对极致美色的一种另类征服与收藏。

在他眼中,富庶的蜀国与其宫廷中珍藏的这几位绝色,都已然是他志在必得的囊中之物。大吴的赤色战旗,必将插上成都的城楼;而属于他徐天的、独一无二的收藏室里,也注定将增添几件足以让任何帝王都为之艳羡的、活色生香的“传奇珍宝”。这秋夜宣政殿的决策,不仅指向一场灭国之战,也悄然系上了几缕来自历史深处的、绮丽而脆弱的红丝。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