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听得目瞪口呆,很难相信这些话是出自一个宪兵中尉之口。
伟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居然害怕起了牺牲,只用几百人换取到一次辉煌的胜利被看做是耻辱,在各个宪兵中尉甚至像个日本人一样,藐视国王的权威。
大英帝国到底怎么了?
刘华强通过查尔斯的视角,看到英国人居然如此对待一个取得胜利的中将,心也就放了下来。
“看来,我通过维克多的人发表的那些言论,在英国本土很吃香啊!既然如此,那就趁着查尔斯已经回到英国,再掀起一波舆论战吧!”
刘华强前些日子,让维克多家族豢养的文人,写了不少关于反战的论调,发表在伦敦的各家报纸上。
主要是说,上次大战使得大不列颠最优秀的年轻人,都战死在了遥远的欧洲。他们的死并没有给英国带来任何利益,只是为了几百年来的世仇法兰西续了一条命。
此战过后,大英帝国逐渐失去了话语权,不仅世界第一的宝座快要被美国人夺走了,各个殖民地的反抗浪潮,也没有的足够财力、兵力去弹压。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大不列颠主体民族的【良家子】,在这场毫无意义的大战争,被将军和政客们,像是卫生纸一样被消耗掉了。
所以,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刘华强指出,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在世界之巅,认同其文化、服从其领导,而且没有太多花花肠子的中产阶级人家的孩子们才是关键。
他们在和平时期,是这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劳动者。
战时,是他们拿起枪走上战场,成为士兵的主要构成,又或者放下锄头走进兵工厂,任劳任怨的为战场上的兄弟生产武器弹药。
他们才是构成这台国家机器的螺丝钉!
他们的作用不是殖民地的劳工可以代替的,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在紧要关头的奉献精神,是从其他国家移民过来的慕强者所不具备的。
一旦来自英格兰东南部农夫的儿子、威尔士南部矿区矿工的子弟和来自曼彻斯特、伯明翰的工人们在战场上被消耗殆尽。
就如同大树被根茎被斩断,又如抽干大不列颠这个巨人的血液。
外来的新移民即使再多,也无法从文化、语言、信仰上面和盎格鲁-撒克逊人融合成一个民族。
那么,以英国今时今日的地位,面对当前的世界局势,该如何面对战争呢?
刘华强给出了一个名词,叫做【代理人战争】!
就是指大不列颠先选定一个合适的国家作为第三方,通过向这个第三方提供人力、物资、情报、武器弹药、金钱资助等手段。在大不列颠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借助这个第三方实施战略目标的战争形式。
他指出:面对现代战争动辄数百万伤亡,大英帝国绝对不能盲目的把自己国家的优秀青年,填进那台【绞肉机】里。要学会利用国与国之间矛盾,挑起他国的战争。利用大英在财富、科技上的优势,引导战争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
即使到了不得不下场参战的地步,也要充分利用广阔殖民地里的,数量巨大的兵源消耗敌对国。
在这个过程中,大英的那些将军们,应该在代理国的最高参谋部,和这个国家的将领一起制定最有效的战略战术;
大英那些优秀子弟的作用,应该是训练别国士兵的军事技能,让他们充分了解上级的意图,并且督促他们完成各种任务;
帝国的情报机构,应该时刻监控着代理国的执政者,保证他们不被反对派推翻,或者是摆脱大英的掌控。
总之,不能再把大不列颠硕果仅存的【良家子】,当做战争耗材填进现代战争的无底洞里了!
……
刘华强自认为自己的这篇议论文写的很不错,让维克多·傻逊花了不少钱【做推广】。
果然,【代理人战争】给英国人的厌战情绪,找了个台阶下。
你看,不是我们不够英勇,是老式的【堂吉诃德式的冲锋】,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年代的战争了。
我们现在有更好的办法,让第三国、让殖民地的士兵帮我们达成战略目标。
看在上帝的份上,让大英的子民休养生息一阵子吧!
老刘的这种观点,受到了英国从上到下大多数人的认同。
尤其是新上台的那个口吃国王,正在为抢夺自己哥哥的王位,主战派看不起他的避战而发愁。
各大鱿鱼媒体的这篇推文,给他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理由。
乔治六世几乎是跪着看完刘华强的文章的,看到最后差点痛哭流涕。几次命人找到文章作者想引为知己,可惜侍从却告诉他是一位大英记者,在远东沪上写下此文的。
这篇文章在新任国王的推荐下,在英伦四岛广泛流传。不论是贵族还是普通民众,都对里面的观点深感赞同。
尤其是文章中提到的英格兰东南部的农夫、威尔士南部矿区的矿工和来自曼彻斯特、伯明翰的工人。
他们宁可在田地、矿区和工厂里劳作一生,也不愿意莫名其妙的战死在欧洲一个不知名的角落里。
甚至,刘华强的这篇文章还传到了英吉利海峡的对面。
英国人几百年来的老冤家,上次世界大战的战友,法兰西帝国的人们,也拜读到了刘华强的大作。
二十年前的那场大战,英国阵亡90万士兵,而法国阵亡了132万士兵。
读到这篇文章的法国人,更是喊出了【作者懂我】的口号。
相对于英国人而言,法国人更是感同身受,没有人比他们更理解现代战争的残酷性了!
要知道马恩河、索姆河、凡尔登可就在法国境内,不仅大量农田、工厂受到了炮火波及,更是有50万到60万平民死于战火。
法国人的年轻人更加不想打仗。
于是【代理人战争】这个新名词,一时之间登上了英法两国热搜。
一直飘在海上的查尔斯并不知道,英国的论调彻底变了。从一个崇尚英勇作战的民族,逐渐沦落到一个畏战、避战的胆小鬼。
刘华强还杀人诛心的在文章末尾写下了一句话:打了几百年的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