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号”的航程,在广袤的星际尺度下,显得缓慢而孤寂。它如同一粒微尘,在几乎绝对的虚空中滑行,依靠着惯性导航和偶尔的轨道修正,坚定不移地飞向那个在星图上只是一个微小坐标点的目的地。地球与火星的控制中心,每日接收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状态报告:“航行正常,系统稳定,距离目标:xx天文单位。”
时间在等待中流逝,数月转瞬即过。奥尔特星云的信号依旧在背景中规律地播放,没有任何变化,仿佛一个设定好的、永不停歇的灯塔,或者……陷阱。组织内部,无论是“接触派”还是“隔离派”,都在这漫长的寂静中积蓄着日益增长的焦虑。乐观的情绪被时间稀释,而“归墟”警告和木冰媚感知到的那片“虚无”,则如同越来越浓重的阴影,笼罩在知情者的心头。
终于,在“信使号”出发后的第187个地球日,计算中的抵达日期临近。整个“新纪元”高层,以及地球、火星所有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都聚集在了各自的指挥中心,通过量子加密链路连接,共同关注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静思堂内,许木、木冰媚、苏婉儿、阿卜杜勒亲王、弗里德里希伯爵等人齐聚,目光紧锁在中央巨大的主屏幕上。屏幕上显示着“信使号”前方探测器的实时画面,以及密密麻麻滚动的传感器数据。背景是稀疏的恒星背景,奥尔特星云如同一片弥漫的、冰冷的雾气,占据了视野的大部分。
“信使号”开始减速,主引擎反向喷射出微弱的蓝色光晕。它的速度从惊人的巡航速度逐渐降至可以被精密仪器探测的相对静止状态。
“距离预定坐标,还有一万公里。” 控制员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中心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启动全方位主动扫描,功率百分之三十。” 许木下达指令,声音平稳。
“信使号”周身的多波段扫描阵列同时亮起,无形的探测波如同涟漪般向四周扩散。光学传感器、雷达、激光测距仪、引力波探测器、中微子成像仪……所有人类已知的探测手段,都被用于审视这片理论上空无一物的空间。
屏幕上,数据流飞速刷新。
“光学扫描,未发现可见天体。”
“雷达回波,无异常反射。”
“引力场探测,背景水平,无质量聚集迹象。”
……
一项项报告传来,结果都是“无”。那片空间,干净得令人不安,仿佛那持续不断的信号,是从纯粹的虚空中凭空产生。
“提升扫描功率至百分之七十。” 许木眉头微蹙。
探测波的能量等级提升,试图捕捉到任何可能隐藏的、利用人类现有技术无法直接观测的物体。
依旧是一片空白。
阿卜杜勒亲王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弗里德里希伯爵的嘴唇抿成了一条坚硬的直线。苏婉儿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木冰媚则微微闭着眼,似乎在尝试用“龙钥”进行遥远的感知,但距离太过遥远,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冰冷的空虚。
“不可能……” 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喃喃自语,“信号源一定有物质载体……”
“提升至最大功率!启动‘归墟’共鸣探测协议!” 许木的声音斩钉截铁,下达了最后的指令。这是预设方案中的最后手段,旨在利用“信使号”核心那块碎片与“归墟”本体的微弱联系,去探测常规物理手段无法触及的维度。
“信使号”的能源核心输出功率瞬间达到峰值,探测器的尖端甚至因为能量过载而微微发红。同时,一个极其特殊、频率与“归墟”核心波动的谐波相一致的探测脉冲,被小心翼翼地发射出去。
就在这一刹那!
异变陡生!
“信使号”前方,那片原本空无一物的虚空,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骤然发生了剧烈的扭曲!空间本身开始折叠、弯曲,光线在扭曲的引力场中发生了诡异的偏折,形成了一圈圈肉眼可见的、彩虹色的光环。
紧接着,一个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庞然大物,从这扭曲的空间褶皱中,缓缓地、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浮现”了出来。
它不是由岩石或金属构成的常规星体或飞船。
它是由无数几何晶体构成的、一个正在自我复制的、非生物的巨型构造体!
那些晶体,呈现出完美的多面体形态,棱角分明,表面光滑如镜,反射着远方恒星的冷光,却没有任何生命或活动的迹象。它们以某种超越人类理解的方式拼接、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复杂、不断缓慢变动着的、类似于分形结构或某种巨大集成电路板的形态。构造体的规模难以估量,仅仅从“信使号”传回的、因空间扭曲而显得破碎的画面中窥见的一角,其尺寸就远超人类建造过的任何空间站,甚至可能堪比一颗小型行星!
没有舷窗,没有引擎喷口,没有天线,没有任何通常意义上与“飞船”或“基地”相关的特征。它就像是一个纯粹由数学和几何学法则构建而成的、冰冷的、自行运转的宇宙雕塑,或者说,一个活着的、不断生长的数学模型!
那种极致的、毫无生机的“有序”,透过屏幕,瞬间攫住了每一个目睹者的心脏。
“上帝啊……” 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近乎窒息的呻吟。
这景象,与“归墟”记忆碎片中,那片被“秩序化”的星域,何其相似!同样是几何化,同样是死寂,同样是那种排斥一切生命与混沌的、冰冷的完美!
“信使号”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超越认知的发现所震撼,传回的数据流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但预设程序立刻接管,“孔子”AI开始尝试分析眼前这不可思议的存在。
然而,就在“信使号”试图调整姿态,进行更详细扫描,并准备启动第一轮通讯协议(播放那段包含数学序列和《维特鲁威人》的回复信号)时——
一个无形的、无法理解的力场,如同宇宙本身伸出的巨手,瞬间捕获了它!
“警告!遭遇未知力场束缚!引擎失效!姿态控制系统失灵!”
“外部压力急剧升高!护盾能量过载!”
“通讯系统受到强烈干扰!信号传输带宽急剧下降!”
刺耳的警报声通过几乎被掐断的通讯链路传回,声音断断续续,充满了杂音。
主屏幕上,“信使号”传回的最后画面,是一幅因强干扰而布满雪花和扭曲条纹,却依旧能看清大致轮廓的图像:那个由无数几何晶体构成的巨型构造体的一角,冰冷地占据了大部分视野,它表面的晶体结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行着细微的调整和重组,仿佛刚刚完成了一次“观测”,正在对捕获的“样本”进行初步分析。
紧接着,画面猛地一黑。
所有数据流,戛然而止。
“信使号”信号,丢失。
静思堂内,死一般寂静。
所有人都僵在原地,仿佛被那最后画面中传递出的、极致的“有序”与“冰冷”所冻结。
黑暗森林的刹那,人类第一次窥见了潜伏在其中的“猎人”的真容。那不是野兽,不是怪物,而是一种将“秩序”本身奉为圭臬的、非生命的、自我复制的逻辑造物。
它没有展示敌意,因为它可能根本没有“敌意”这个概念。
它只是……存在着。并以它那冰冷的方式,运行着,同化着。
而人类的“信使”,在发出第一声问候之前,便已陷入了绝对的、无声的黑暗。
第116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