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沉淀,陈远终于从之前的突发情况之中脱离了出来,他知道,自己可能已经被拖入了某种不确定的漩涡之中,已经没有可能脱离出来了,也不可能再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可能连像样的恋爱也不可能实现了,之前对林静有了那么一瞬的喜爱,但随着利用道石失去的记忆短缺让陈远知道,可能最后,自己会失去所有记忆。
虽然灵犀片可以存储记忆,但无法完整存储自己所有记忆,道石抹去的,可能是自己所有,也就是在这片宇宙所存在的一切。
只有拼命往前,也许会有一线生机。
不周山基地,核心静修室。
陈远盘膝而坐,却没有像往常一样修炼《太初衍道经》或研究青禹令。他的心神,正完全沉浸在识海深处,那枚与他性命交修、散发着混沌色泽的道石之上。
孙土行的意外降临与初步整合,虽然增强了己方实力,但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思考。异界的存在、道损之劫的宏大背景、其他奇石持有者的威胁……这一切都像沉重的枷锁,催促着他必须更快地提升实力,更深入地理解自身最大的依仗——道石。
他回忆起之前几次动用道石力量,尤其是对抗记忆代价和辅助探查“圣杯”时,道石内部那仿佛无边无际、蕴含着无数规则碎片的混沌空间。那里,似乎隐藏着比单纯实现愿望更深层的秘密。
“石头兄……”陈远以心神轻轻触碰道石,传递着探究的意念,“让我看看,你真正的核心……”
这一次,他没有提出具体的“愿望”,而是放空心神,试图以自身神识与道石的本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与融合。他的金丹缓缓旋转,精纯的元炁滋养着神魂,让他的神识变得前所未有的凝聚和敏锐。
起初,道石只是微微震动,散发出熟悉的混沌光晕。但随着陈远神识持续而温和的渗透,一种奇异的变化产生了。
那坚不可摧、仿佛亘古不变的道石表面,忽然荡漾起一圈圈水波般的涟漪。紧接着,陈远感到自己的神识被一股温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牵引着,吸入了道石内部!
不是之前那种模糊的感知,而是真正的进入!
刹那间,天地变换。
他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混沌虚空之中。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只有无数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光带、符文、破碎的法则线条在缓缓流淌、生灭。
它们时而凝聚成山川河流的虚影,时而散作漫天星辰的光点,时而又化为难以理解的几何结构。
这里仿佛是宇宙规则诞生与湮灭的源头,是万物归墟与起始之地。
一种难以言喻的宏大与沧桑感冲击着陈远的心神。他感觉自己渺小得如同尘埃,却又仿佛与这无尽的规则海洋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
他小心翼翼地在这片混沌中“游弋”,神识避开那些明显狂暴或不稳定的规则碎片,尝试接触那些相对温和的光带。一些破碎的信息片段涌入他的意识:
“……规则编织……世界之基……”
“……心象映照……虚实相生……”
“……本源交汇……造化之始……”
信息零碎而晦涩,但陈远结合自身对青禹洞天的掌控,以及对现实世界和南赡部洲的认知,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领悟。
青禹洞天,是一个相对独立、规则初步完善的小空间。而道石内部,似乎是比洞天更加本源、更加接近“规则源代码”的所在。
如果说青禹洞天是一个已经建好的“房子”,那么道石内部就是建造房子所需的“原材料”和“设计图纸”的集合地,陈远姑且用现代知识去解释。
一个大胆到令他神魂战栗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心间:
能否以道石内部的规则本源为材料和蓝图,以青禹洞天为基座和框架,以自身的神识和金丹为粘合剂与,将三者进行更深度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操控和借用,而是真正的、规则层面的整合!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仿佛触动了道石内部的某种机制。
混沌虚空的深处,一道比其他光带更加凝实、更加璀璨、散发着创造与包容气息的淡金色规则光带,如同受到召唤般,缓缓向陈远的神识飘来。它没有散发出任何危险的气息,反而带着一种温和的吸引力和一种仿佛等待了许久的认同感。
同时,陈远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识海中那枚青禹令的联系,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活跃和紧密。青禹令甚至微微震动起来,散发出愉悦的清鸣。
淡金色光带缓缓靠近,最终与陈远探出的神识触须轻轻触碰。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信息洪流的冲击。只有一股温暖、浩瀚、仿佛母亲怀抱般的力量,缓缓融入陈远的神识,并与他意识深处的青禹洞天投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一股明悟涌上心头:
此乃“世界种子”的雏形理念,是道石蕴含的、关于创世的基础规则碎片。
它渴望一个载体,一个能够将其孕育、生长的“温床”。
而青禹洞天,这个兼具空间特性和初步规则、并且与他神魂绑定的半位面,正是最适合的温床!
融合,可行!
但这绝非易事,需要他倾注大量的神识、灵力,以及对自身道路的坚定认知去引导和构建。一旦开始,便无法回头,成功则潜力无穷,失败则可能洞天崩毁,神识受损。
巨大的机遇与风险,同时摆在了陈远面前。
他的神识在道石混沌空间中凝聚成人形虚影,望着眼前那缕代表着无限可能的淡金色规则光带,眼神经历了短暂的挣扎后,迅速变得无比坚定。
末法时代、异界来客、道损之劫、奇石竞争……他没有太多犹豫的时间和资本。
“那就……融合吧!”
陈远的神识虚影,张开双臂,主动迎向了那缕淡金色的规则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