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后殿只有御前伺候的人,此时她身边兰莺姑姑和春桃都不在,她索性做出一副要安心静养的模样,走到床边坐下,伸手放下了床帐。
厚重的床帐隔绝了光线,也营造出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
叶瑜倚靠在床头,心念微动,从空间中取出一支炭笔和自己的计划书。
就着帐内昏暗的光线,她趴在柔软的锦被上,开始梳理纷乱的思绪,将接下来的计划一条条落在纸端。
首先,原先计划的流产后低调沉寂一段时间的策略,显然行不通了。
主要是皇后失权来得太快,她得趁机抓住。
其次,眼下她身在养心殿,简直是天赐良机。她可以以请教的名义,让皇帝亲自指点她如何处理宫务。
一来增进感情,让他感受到被依赖、被需要,成为她学习权术的导师。毕竟没有谁比皇帝更懂权术。
二来借皇帝的威势,震慑后宫那些见风使舵,盘根错节的老油条,让他们不敢在刻意刁难、阳奉阴违。
还有郑贵人手中那部分宫权,必须尽快拿到手。这一点,皇帝大概率是不会反对的,毕竟他正怜惜她,又显露出要扶持她的意思。
她担心的是惠贵妃和肃嫔那边会横生枝节。
郑贵人手中最值得争抢的,便是分配调遣宫女太监的人事权。这部分权力看似琐碎,却关乎耳目与根基。
惠贵妃协理六宫,肃嫔背景深厚,她们会眼睁睁看着这块肥肉落入自己这个新晋宠妃口中吗?
不行,不能用乐观的态度看敌人,总要想个办法,让这部分宫权踏实的落在自己手上。
想了想,叶瑜在肃嫔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除了宫权,还有收买可靠的人科举的事。
这件事几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事情比叶瑜之前想的要复杂。
之前叶瑜以为,考科举,只要有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便足够了。
可真的接触了考生她才知道,不是这样的
一个普通的天才学子,可能寒窗苦读十数载,满腹锦绣文章,一朝踏入考场,却仅仅因为文风不合主考官的喜好,就会落榜。
而有门道的学子,生长在皇城根儿,别说熟悉主考官喜欢什么文风了,就是请主考官去他家里做私教的都比比皆是。
这些学子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会考不上,就算考试后考生的姓名是糊上的又怎么样?以他们的身份,考官们会去熟悉他们的文风,他们的字体。
她之前暗中接济,看好的几位学子,才学无疑是够的。
若在绝对公平的环境下,他们金榜题名并非难事。
可眼下的科场,早已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关系网。即便她此刻能说动皇帝安排人插手,也未必能保证他们顺利通过层层筛选,直达殿试。
这一点哪怕是去年的皇帝都没有做到。
普通学子要考上的路只有一条。
将自己的得意诗文投献给文坛领袖或官场名流,求得他们的赏识与推荐,说白了,就是拜入某个山头,打上派系的烙印。
而肃嫔的父亲,正是当朝首屈一指的文坛泰斗,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如今朝中大半文官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想通过科举安插自己的人,要么,就是去撼动改变这积弊已久的科考制度与环境,这对于现在的她而言,无异于痴人说梦。
要么,就只能放弃在文官体系内安插人手,转而投向军中,培养一名武将,走军功晋升之路。
然而,寻找合适的武将苗子同样困难重重。
她能接触到的有些武艺韬略的人,多半不愿投身行伍。
如今的大启王朝虽非鼎盛,但表面还算太平,参军往往意味着要去苦寒边关戍守,若无大规模战事,很难有建功立业、快速晋升的机会。
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叶瑜的笔尖在纸上轻轻点着。穆大将军麾下,听说军功晋升的机会还是有的。
可是她的人去穆将军麾下发展.....这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想来想去,果然还是科举安插人脉更靠谱吧?
说起来皇帝在第一次科举挫败之后应该会有所准备?也不知道他有什么打算,自己能不能想办法,蹭蹭皇帝的顺风车。
写着画着,困劲就真的上来了,强撑着将纸笔收回空间,检查过没有错漏后,叶瑜这才沉沉睡去。
这一觉睡得并不算安稳,她做了个奇怪的梦,她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有个人拉着她在山间玩,玩得很快乐。
梦里的她好喜欢那个人,好想一直和他在一起。可那人忽然就变成了鲜血淋漓的肉块,那些肉块还会发出细碎的哭声,说他好疼,让她救救他。
她不知道该怎么救,好着急,急得哭出声音来。
这一出声,她就醒了。
醒来后就怔怔的看着床帐,她想不起来梦里那个人的长相,可心还似乎因为梦里的哭声一阵阵的疼。
天色逐渐昏黄,室内光线变得朦胧。
叶瑜感觉有什么东西轻盈的跳上了床,一颗毛茸茸的脑袋在自己胸前拱来拱去。
叶瑜怔了一瞬,随即反应过来,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是黄娇娇。
“喵喵~”
大胖猫拉长了尾音,踩在叶瑜身上使劲儿蹭她的脸,喉咙里发出一连串呼噜声。
“黄娇娇!你怎么这么胖了!”叶瑜一把捞起小猫,不意外的看到兰莺姑姑正站在她床边,也不知等了多久了。
“姑姑,皇上让你过来的?”
兰莺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得体:
“皇上担心娘娘身边没人伺候,特意叫了奴婢过来。奴婢想着娘娘有些日子没见娇娇了,怕是想极了,便擅自做主,将它也带了过来。”
“小猫咪!妈妈的小猫咪!”叶瑜将小猫扑到床上,自己则是埋进它柔软的肚腩里,一个劲儿的猛吸,惹得小猫发出抗拒的喵喵声。
等叶瑜玩够了猫,才坐到桌前吃她的病号餐。
此时隔壁已经亮起灯来,后殿院子里却是静悄悄的,没有传膳的意思。
皇帝还没有吃饭吗?
像是听到了叶瑜心中所想,兰莺姑姑一边为叶瑜布菜,一边开口:“皇上今日在前边忙了一整日,这会儿才到寝殿,又要批折子,怕是什么东西都没吃上呢。”
“这样啊……” 叶瑜闻言,目光落在自己面前琳琅满目的餐食上,略一思忖,便伸出纤长的手指,指向其中一道她因口味不合几乎没动过的山药煲老鸭汤。:
“姑姑,等会儿你亲自把这道汤给皇上送过去。就说是……御膳房精心准备的,最是养胃安神,请皇上务必趁热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