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助的精密设备如同给瓦窑堡兵工厂这台巨大的机器更换了强劲的心脏和敏锐的神经,带来的变化是立竿见影的。零件加工精度的飞跃,仅仅是第一步。林烽和厂部领导层的目光,立刻投向了已经完成样炮定型、亟待量产的红星-1型轻型迫击炮。他们决心借助新设备的东风,将这款备受期待的步兵利器,快速、优质地生产出来,尽快装备部队!
经过周密计划,林烽决定在“制械连”下,组建一条专门的红星-1轻型迫击炮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将打破以往各车间分散加工、最后组装的模式,尝试进行更集中、更流畅的流水化作业。
生产线的组建会议开得热火朝天。制械连连长,一位姓雷的虎将,拍着胸脯保证:“厂长放心!咱们连现在鸟枪换炮了,又有新设备,又有老师傅,保证把这条线给捋顺了!”
林烽指着墙上画出的生产线流程图,详细部署:“咱们这条线,核心就是专业化分工,无缝衔接。”
“第一工序,炮管加工。这是核心中的核心!就放在新到的精密车床和那台大型镗床旁边!”他看向负责炮管的老师傅和小豆子等年轻骨干,“你们的任务最重,要用新设备,确保每一根炮管的内膛光洁度、直线度和壁厚均匀性都达到最高标准!这是火炮的‘嗓子眼’,决不能出半点差错!”
小豆子兴奋地挺起胸膛:“保证完成任务!厂长,那新镗床干活又快又准,比咱们以前用手工校准省力多了!”
“第二工序,炮架和座板制作。 放在锻造区和新增的焊接工位。”林烽看向锻造车间主任和几位焊工师傅,“炮架的镂空减重结构、座板的曲面造型,利用新到的切割和锻压设备,要提高效率,保证强度!既要轻,又要结实!”
“没问题!新气锤劲儿足,形状打得准!”锻造老师傅信心满满。
“第三工序,总装调试。 设立独立的组装区。”林烽最后说,“所有零件检验合格后,送到这里进行总装。要严格按照调试规程,校准炮架上的刻度,测试高低机和方向机的灵活性,确保每一门出厂的炮都是合格的!”
方案既定,全连立刻行动起来。设备重新布局,工位精心安排,物料流转路径规划清晰。雷连长带着各班排长,像布置战场一样,反复推演生产流程,确保各个环节衔接顺畅,没有瓶颈。
生产线正式启动那天,林烽亲自到场。与以往车间里那种各自为战、略显嘈杂的景象不同,这条新生产线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节奏感。
在炮管加工区,小豆子和其他技工熟练地操作着精密车床和大型镗床。新设备运行平稳,噪音低,加工出的炮管内壁光滑如镜,尺寸精度极高,大大减少了后续打磨校直的工作量。
在炮架制作区,新的切割设备轻松地将钢板切成需要的形状,锻压设备则高效地完成各种弯折和强化处理。工人们不再需要挥汗如雨地反复锻打,效率提升明显。
最重要的总装调试区,几位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坐镇。他们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将各个部件精心组装在一起,然后一遍遍地调试,确保那精心刻制的角度刻度精准无误,每一个活动部件都灵活可靠。
李云龙听说轻型迫击炮开始量产了,心痒难耐,又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跑回了兵工厂。他围着生产线转了一圈,看着那流畅的节奏和崭新的设备,啧啧称奇:“嘿!老子这兵工厂真是越来越像样了!这干活架势,比老子当年看阎老西的厂子还带劲!”
他走到一门刚刚组装完成、正在接受最后检验的轻型迫击炮前,单手一用力,竟然轻松地提了起来!他掂量了一下,满脸喜色:“哈哈哈!好!就是这个分量!老子一个手都能拎起来跑!这下咱们的步兵可要如虎添翼了!”
有了新设备的加持和科学的生产组织,红星-1轻型迫击炮的生产效率实现了惊人的提升。在克服了最初几天的磨合问题后,产量稳步上升。
之前依靠老设备和小批量试制,平均下来日产量勉强达到0.5门。而新生产线运行稳定后,日产量迅速提升并稳定在2门! 足足翻了四倍!
一个月下来,当月的生产报表送到了林烽的案头:“本月共生产红星-1型轻型迫击炮,三十五门!”
三十五门!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感到振奋!这意味着,仅仅一个月,就能装备起相当数量的迫击炮排了!
这些崭新的、闪着蓝黑色幽光的轻型迫击炮,经过严格检验后,被精心包装,迅速送往了各个主力部队。前线部队盼这些“贴身小炮”早已望眼欲穿。拿到新炮的战士们兴奋不已,迫击炮排的组建和训练工作也随之展开。
很快,前线就传来了好消息。某个主力团刚刚换装了一个迫击炮排,在一次拔除日军外围据点的战斗中,这些轻便的迫击炮被步兵扛着紧随突击队行动。当突击队被敌人工事火力压制时,迫击炮排迅速架炮,几发精准的炮弹过去,立刻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敲掉,为步兵冲锋打开了通道!指挥员在战报中特别表扬了这种新式迫击炮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足够的威力。
消息传回瓦窑堡兵工厂,整个生产线都沸腾了!工人们生产的热情更加高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手下流淌出的不仅仅是冰冷的钢铁,更是前线战友的生命保障和胜利的希望。
红星-1轻型迫击炮的成功量产和迅速形成战斗力,标志着瓦窑堡兵工厂不仅具备了研发新型武器的能力,更拥有了将其快速、规模化生产的实力。这条融合了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理念的生产线,如同一棵茁壮的苗木,预示着八路军军工生产的美好未来。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夏天,那批远道而来的设备,和那群永不服输的兵工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