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92年7月28日。
地点:英属印度,科伦坡港。
“龙威”特混舰队,这支钢铁舰队,再次以强势姿态,出现在了英国另一处至关重要殖民地的门户——锡兰(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
依旧是那“庞大”阵容:“杀神”号无畏舰带着两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和四艘“疾风级”轻巡洋舰。
舰队没有完全进港,就那么霸气地锚泊在主航道外侧。
科伦坡的英国殖民当局,反应比新加坡更加不堪。
锡兰总督(比新加坡的布政司级别更高)带着一群文武官员,早早地就在码头——不是出于欢迎,而是出于“不得已”的礼节(友好访问)。他们看着远方那比科伦坡岸防炮台还要雄伟的巨舰,看着那粗得能塞进一个成年人的炮管,一个个脸色苍白。
“总督阁下……我们……我们的岸防炮最大口径才9.2英寸(234毫米),而且都是老式架退炮……”当地驻军司令官低声汇报,“射程和威力,恐怕连那艘巨舰的主装甲带都蹭不破……”
总督的脸色比吃了苍蝇还难看,只能强装镇定,用手整理了一下领结:“保持冷静!他们是来‘友好访问’的!记住,是‘友好’!所有部队保持最高戒备,但绝不允许任何挑衅行为!谁要是走了火,我把他送上军事法庭!”
当地的印度人和锡兰人,反应则复杂得多。他们好奇地围观,看着那面陌生的金色龙旗,指指点点。一些受过教育的本地精英,眼神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他们看到了英国人的恐惧!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总督和军官,竟然也会露出如此惊慌失措的表情?
在科伦坡进行了短暂的停留和基础补给后,“龙威”舰队继续北上,于数日后抵达了英属印度真正的核心——孟买港!
如果说在科伦坡是震慑,那么在孟买,这支舰队带来的就是一场地震!
孟买是英国在印度西部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白起号”战列舰威武的身躯停泊在港外,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整个孟买城的头顶。而英国皇家海军印度分舰队的几艘老式巡洋舰就干脆躲进了内港,连头都不敢露。
然而,就在舰队停靠孟买的第二个深夜,一场秘密的会晤,在“杀神”号上进行着。
来访者,是一位包裹在深色头巾和长袍中,自称“维卡斯”的印度男子。他是印度刚组建的“穆斯林反殖民”组织(原历史1892年组建)的秘密代表,冒着杀头的风险,千方百计才联系上了舰队的安全军官。
“尊敬的将军阁下,”维卡斯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道,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请允许我代表无数渴望自由的印度人民,向您和您强大的祖国,致以最高的敬意!”
舰队总司令林永升中将坐在主位,面色平静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
“我们目睹了贵国海军的强大!”维卡斯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英国人他们在害怕!他们在您们的战舰面前瑟瑟发抖!这是我们从所未见的!”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真正来意:“将军阁下,印度的财富被英国无情掠夺,我们的人民被他们奴役压迫!我们渴望挣脱枷锁,但我们缺乏力量,缺乏外部的支持……我们恳请,强大的大夏帝国,能否……能否给予我们一些帮助?无论是武器、资金,或者是……国际上的声援?”
林永升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维卡斯先生,”林永升缓缓开口,语气平稳,“大夏帝国秉持和平共处,尊重各国主权完整的原则。我们与英国之间,目前仍是‘友好’国家。”
维卡斯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
“但是,”林永升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帝国同样同情一切被压迫民族寻求独立和发展的正当愿望。对于印度人民的处境,我们表示理解。”
他没有承诺任何具体的军事援助,但却意味深长地说道:“强大的力量,是扞卫自身权利的基础。或许,不久的将来,当世界格局发生某些……变化时,有志之士总能找到获得必要资源的途径。而现在,积蓄力量,耐心等待时机,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虽然没有得到直接承诺,但维卡斯的眼睛再次亮了起来!他没有被直接拒绝!这位将军的话里充满了暗示!
这已经基本达到他的预期,毕竟第一次见面!
“感谢您!将军阁下!您的理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维卡斯躬身行礼。
会晤结束后。维卡斯消失在孟买的夜色中,怀揣着希望和模糊的承诺。
而“龙威”舰队,在完成了又一次成功的“友好访问”后,于次日清晨,在英印当局如释重负又忧心忡忡的复杂目光下,缓缓驶离孟买港。
下一站,将是通往欧洲的咽喉——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的巡视,不仅震慑了殖民者,更在殖民地的地下,埋下了一颗火种。
大夏的龙旗,将继续向着最终的目标,一路西行!